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3 21:51:22

蒙古語中的“anda”(即漢語文獻中作“安答”、“安達”等),比較頻繁出現于《蒙古秘史》《史集》以及《聖武親征錄》、《元史》等文獻當中。另外,在蒙古民間文學和民俗中,也能經常看到關于“安答”的描述。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1

電視劇《成吉思汗》中的幼年鐵木真和紮木合

在古代突厥蒙古語詞典中,“安答”被解釋為“同一了性命的”、“同一了供詞的”、“一方面的”、“賓客朋友”等含義;在《蒙古秘史》中,“安答”,旁譯為“契友”、“盟誓的伴當(朋友)”;《多桑蒙古史》中,則有“誓與也速該永遠友善,即鞑靼人所謂成為按答是矣”等記載。

“結為安答”,僅僅是單純“拜把子”那麼簡單嗎?我查了一些資料,接下來跟大家聊聊。

“安答”的内涵

最早将“安答”一詞納入到蒙古社會研究,并做出解釋的學者,是前蘇聯科學院院士、著名蒙古學家鮑裡斯·雅科夫列維奇·符拉基米爾佐夫。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2

符拉基米爾佐夫,前蘇聯科學院院士、東方學家,世界最權威的蒙古學家之一,著有《蒙古的社會制度》等

他認為,“在古代蒙古人中所看到的義兄弟制度,是屬于氏族間相互關系的這一範圍的。兩個人訂盟結好,交贈禮物,便成為安答,他們盡管可以有親近的血緣關系,但通常是屬于兩個不同的氏族的,這是古代蒙古人的習慣。”

他在結合了諸多曆史事件記載的基礎上,進一步诠釋了“安答”的内涵:“兩個安答不必要生活在一起,安答隻應該相互支援和相互幫助。”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3

,《成吉思汗傳》中文版封面(上海三聯書店版)

對于“安答”的内涵,蒙古國學者達·貢古爾認為:

“遵守兩姓和睦的義氣,是通過姻親、異姓酋長和首領之間建立友好關系來體現的。把那兩個姓氏或個人之間的友好關系,稱為安答、‘安答—嘎爾’(做誓)....翻閱史籍,結為‘安答’的人們,是交換貴重物品,立誓并承諾互盡義務的。安答之間,所交換的那些物品稱為‘禮物’,諾言稱為‘安答嗄爾'或‘誓詞””。

在此基礎上,他依托衆多相關文獻史料,作為了概括性表述:

“總之,安答之道,在原始時期,是為了應付大自然與社會的可怕的現象和敵人的進攻,而采取的統一集體力量的有效措施,是基于血緣關系的氏族之間的結盟兄弟關系。”

“到了11—12世紀時,随着氏族的分化解體,‘安答結盟現象’超出了兩個姓氏或個義氣的關系範圍。這樣,氏族時期的安答之道的平等關系,隻剩下其名稱标簽。随着草原新生貴族把它利用于吞并對手的紛争當中,安答之道亦逐漸變為基于私有制思想的具有财産、政治性内容的封建主義不平等關系。”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4

電影《蒙古王》中的鐵木真和紮木合

還有學者認為,“在蒙古社會中,‘安答’究竟是何時出現的,由于史料欠缺,尚難确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其出現的時間并不十分久遠。”

“安答”系貧富差别和階級分化進一步激化之産物。随着掠奪戰争的日益頻繁和加劇,為了自己和掠奪的目的,僅血緣親族關系的力量已不能滿足此種需要,聯合某種同盟者成為勢所必然。結果使彼此利害關系一緻的異族聯合在一起,結成“安答”。這是“安答”産生的社會前提和基礎。

“安答”與蒙古古代圍獵

“一個性命般”的“安答”或“安答盟誓”,在蒙古氏族社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所以,它的興起、發展以及内涵,明顯地保留着古代狩獵時期蒙古人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習俗的痕迹。

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現,以狩獵為謀生方式的個人,不得不和同外人合夥狩獵了。盡管這是自願的聯合體,但“聯合體”的穩固情況,直接影響着個人、家庭乃至整個氏族的生計。為了維系這一聯合體的“穩定”,需要以特殊的盟誓作為保證。

于是,“結為安答”的形式應運而生,并有着“一個性命般的朋友”的内涵。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5

古代匈奴主題繪作

“結為安答”的儀式,在一開始有可能隻有“殺死某一牲畜,分着喝其血”,表示以後“為了各自終生互相幫助,履行互惠性義務”。

随着利害關系的複雜化和矛盾沖突的加劇,“分着喝其血”的行為,不止有“同命相連”的意義,并有了“如果誰在什麼時候違背它,那就意味着要流血償命”的表征,并最終演變出了“歃血結盟”的儀式。

在“歃血結盟”的儀式上,除了殺牲立誓(嘴唇上塗牲畜的血)之外,立誓的雙方要互相舔血,或采用飲酒的方式飲對方血、飲含有金屑或金粉的飲料、“刺臂血和金屑飲之”等形式,确認 “誓言的牢靠不可動搖”。“誓言之所以會對發誓者産生約束力,就在于違背誓言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6

哈蘭真沙坨之戰後,鐵木真與19名随從在斑竹泥河畔河畔仰天盟誓

在蒙古民間口頭文學中,有很多譬如兄弟結義、舔傷、向護法神膜拜等與“立言為誓”相關的的描述。

譬如英雄史詩《格薩爾》中,也有陶嘎台·莫爾根跟格薩爾比賽射箭,失敗後“割掉大拇指挖地而入”等描述。要知道,弓箭是狩獵時期以及後來征戰的主要武器,使用弓箭時,大拇指起着最重要的功能;割掉大拇指,就意味着不再争鬥或者不再生存的意思。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7

格薩爾王雕像

用手指血來保證盟的習俗,在成吉思汗時代也有遺存。比如,與成吉思汗不和睦的王罕歎息說:貼木真兒子行,有不可離的道理,我已離了,于是心内艱難,将刀刺破小指流血,就盛在小桦皮桶内,說:‘我若見貼木真兒子害他呵,似這般教刺着!’遂将那血與去的使臣将來了”。

在《蒙古秘史》中,結為安答時,經常表現以承諾圍獵時給予幫助合圍等誓。成吉思汗與王罕結為安答時,以“今次又結為父子,以“多敵人(之)處巢捕時,一同巢捕;野獸行圍獵時,一同圍獵”為誓言。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8

電視劇《成吉思汗》中的王罕和其弟劄合敢不

實際上,結為安答的大多數情景,均與圍獵或狩獵有關。畢竟,圍獵的聯合,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活動而言,是個決定性的力量。因此,在結為安答的儀式上,“頻繁承諾戰利品”的誓言可謂比比皆是。如“多敵行俺做前哨,但掠得美女婦人,并好馬都将來與你。野獸行打圍呵,俺首先出去圍将野獸來與你”等。

一言概之,結為安答的規矩,起先是原始蒙古社會中作為生計上的聯盟而産生的,後又演變為政治聯盟。随着社會的發展,盡管其内容特點發生了不小變化,但原始思想意識中的習俗,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保持了下來。

小結

到20世紀初,将狩獵作為生活支柱或必要補充的蒙古地區,仍然保留着獵獲野獸,同喝獸血“結為安答”、“結為盟誓”的習俗。

不過,在諸如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等北方其他經營狩獵業的民族,“安答”一詞僅限于“在狩獵當中,互相幫助的伴當”之義。據有關調查:

“清朝統治者利用鄂溫克人的少數貴族,與鄂倫春人建立安答(朋友)關系。通過建立安答,了解鄂倫春人在山中的内部情況。除此之外,通過這些鄂溫克人供給鄂倫春人糧食,并讓這些鄂倫春人打皮子、肉和鹿茸給鄂溫克人的貴族。....這種‘安答’關系是鄂溫克貴族把鄂倫春人生活上缺的糧食、鹽、火藥、鉛、單衣等供給他們(鄂倫春人),鄂倫春人把打到的所有獵物都交給’安答(鄂溫克人)’。

一言概之,這個時候的“安答”關系,已成為一種民族與行業之間獲取利益的手段。

蒙古語安答是什麼意思(讀書筆記蒙古語中)9

左:鄂倫春人;右:鄂溫克人

其實,在今天的蒙古語中,依然有“馬兒跑了能抓回,話兒出口難追回(甯失駿馬,勿食己言)”的諺語,這顯然是蒙古古代狩獵文化的烙印,其意為萬萬不可違背承諾(言)。當然,現代蒙古人在現實生活中所說的“安答”,意為最親密的朋友、好夥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