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9 12:09:56

魏書生是當代教育家,生于河北泊頭,長于沈陽,工作在盤錦。他曾任語文老師、教導主任、中學校長、教委主任......行政職務多有變化,但唯一不變的身份是中學語文教師。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1

魏書生曆任多年教育行政職務,但一直沒有離開課堂,是邊行政、邊外出講學、邊堅持上課的唯一人。當代國際國内有教育專家稱号的人很多,但堅持一線教學、外出講學與學校教學兩不誤的人,估計隻有他一人。

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是其一線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深刻影響着基礎教育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指導,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新時代也有相當的指導作用。他早年提出的抓教學質量的四個絕招,如今也還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2

一、抓學習習慣就是抓教學質量——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着力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是提升教學質量的第一絕招。

魏老師認為,學校育人就要從培養正确的行為習慣開始。學校營造各種環境,制定各種規範,包括時間、行為、守紀等。讓學生在特定的範圍内自由發展,通過長期規範的約束培養出各種優良的習慣,教學質量随之提高。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3

1.學習習慣。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别樣,學習始終是在校學生的第一要務。尤其是中小學階段,學生必須嚴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學校與老師的規劃,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使自己全面發展。

比如說:要着力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在校不僅是跟着老師學習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學習的方法、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如老師要求學生“先預習,再聽課”“先複習,再作業”這就是培養習慣。

上課前先預習,就是先自主學習,當然不奢望一開始就能讀懂學會,但長期堅持養成習慣,自主學習能力慢慢得以培養。通過老師的反複校正,就能從學會轉變成會學。再通過複習鞏固,以熟生巧,實現創新學習。

通過這些習慣遷移,在以後的具體工作中,也能循着先通過觀察了解現象,深入研究分析原因,進而集思廣益尋找對策,嘗試确立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不斷優化使其方案更加完善,其實,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4

2.生活習慣。要想學生成為有用之才,僅關注學習文化知識本身是不夠的。還必須培養起各種好的生活習慣。而習慣往往也會反過來助力學習,因此,在學校培養學生生活習慣,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比如說惜時的習慣——按時起身,準時出操,上課不遲到早退,這些惜時與準時的習慣養成,不僅可以保證學習時間,還影響着學生的終生發展。有人說大多發達地區的人都是守時,欠發達地區之所以欠發達與不守時有一定關聯。

當前國内外好多學校,都采取一種寄宿制封閉管理的方式,目的就是要在全方位培養良好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成長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除了學習,還要學會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做。凡事不依賴别人,不依賴環境,逐漸從自理到自立再到自強。形成獨立而堅毅的性格。培養起不畏困難、勇于拼搏的勇氣。

校園無小事,事事都育人。諸如:衛生值日、宿舍内務整理、用餐秩序、學習用品擺放、随手關燈關水、規範着裝、端正“站、走、坐”姿勢;還有各種禮儀、學生之間的相處等等習慣的養成,都直接關聯着教育的品質。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5

二、抓教學細節就是抓教學質量——把簡單的事做到極緻就是不簡單,教學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抓好教學中的每個細節是抓教學質量的絕招。

魔鬼藏在細節之中。千裡之堤毀于蟻穴,說的是百密一疏,事情毀于細小的疏漏;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說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做起來的。要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就得從細節做起,抓細節就是追求完美。

新高考語文占比很大,有人說“高考者得語文者得天下”。而語文中最能拉開差距的莫過于作文,如何才能寫好考場作文,好多人研究出很多捷徑,結果收效甚微,其實,學語文在于積累,非得從閱讀、觀察、思考的細節入手不可。

有人說新高考物理學科很重要,但相當一部分人死活就是學不進去,嘗試多種“秘訣”都不奏效。其實最大訣竅是基礎與細節,隻有逐個弄清搞明最基礎的概念與規律的細節,再融會貫通,學好高中物理就會水到渠成。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6

萬丈高樓平地起,是建設高樓必須首先深打基礎,在建設過程中,要關注并做好每一個細節,不能這裡差一寸,那裡傾幾度。否則,即便建起了高樓,也沒有人敢入住,說不定一有風吹草動,就傾覆散架。

學習與建樓也是一樣,必須花大力氣、下苦功夫把基礎夯實,把細節做實做透。不同的是起高樓隻要嚴格按圖紙做好每一個細節就好,而學習在弄透細節後,還當深入思考各個細節之間的關聯,融會貫通,有量變的積累才有質變的飛躍。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7

三、抓學困生補弱就是抓教學質量——學生的目标是成就自已,而學校、老師關注全體學生的合格與升學,其中合格率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指标。

在學校,優生一般是指總生數前10%的學生。升學率是達到升學分數線以上的學生占總數的比例;合格率一般是指達到學校認定的合格标準以上的學生數與總數之間的比值。

作為學校與老師,當然也關心優生率,這往往是一個學校的門面;但更關注學校的升學率,這代表着該校有多少學生實現了升學的理想;但學校更應該關注的是合格率。因為培養合格人才是學校的終極目标。

抓優等生是錦上添花,促進學困生脫困是雪中送炭;優生能否保住,中等生能不能争優,需要老師提醒與督促。學困生的轉化需要老師更多具體的幫扶,且直接對應着合格率,是學校的教育成敗标志。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8

學困生之所以落後,是因其自主性、自覺性、毅力較弱,克服困難的信心不足,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些優等生很容易理解問題,學困生就是理解不了;優等生不犯的錯誤,學困生往往一犯再犯。需因材施教,督促糾錯。

從教學效益最大化來講,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學困生轉化上,教學效益是高的。因為保優與提優,即便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提升的幅度也不可能很大,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會顯效。

因此,從總的教學産出與投入比來講,轉化學困生的教學效益一定遠大于保優與提優工程。當然,教師的教學工作,是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可能的軌道上取得最好的發展。老師能做的就是按需供給。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9

四、抓學生讀書就是抓教學質量——學校抓教學質量重在使學困生轉化,加強閱讀是促進學困生轉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抓學生讀書就是抓教學質量。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大多并不是智力低下,多是沒有良好的習慣,不讀書、少思考,遇到問題腦子一片空白,缺乏自信,沒有興趣。對這些同學,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臨時補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根據學困生知識儲備少、思維能力弱與缺乏學習信心之現實情況,靠直接補課本内容與手把手幫扶,往往不能解決問題。而應靠閱讀使其腦子動起來,通過對文字的感應使其逐漸提升學習能力,才是正确的應對之策。

1.讀科普,激發興趣,愛上科學。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是因其對相關知識沒有概念,不了解,沒興趣,通過引導其閱讀一些淺顯科普讀物,引發興趣,促進其産生進一步了解的欲望,才有可能進入學習狀态,否則一切都是白說。

有經驗的老師在進入新課教學時,總是通過引入故事、實驗現象、問題讨論等形式勾起學生的興趣。而後再進入新課教學。而對學困生,知識儲備太少,聯系實際缺乏,需要更多的閱讀,彌補其不足,才能進一步激發其潛意識。

最大的悲哀莫大于心死,最怕學生沒有想法,沒有目标,沒有學習的欲望!通過引導其閱讀,激發其了解自然的興趣,同時積累知識,慢慢就可以促進其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的提升,再引導進入系統知識學習就有可能了。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10

2.讀傳記,樹榜樣,立志向學。引導學生讀一些名人傳記,勵志等讀物,由于都是故事類,趣味性強、可讀性強,容易讀下去,若再适當設置一些淺顯的閱讀問題,激發興趣同時也可以把其閱讀引向深入。

這些名人故事類、勵志類讀得多了,思想上就會受其感染,無意間就會引發一些思考,若在設置一些閱讀問題,引導其深入思考,就會進一步為其樹立榜樣,促進其向學習方向轉變,同時讀多了也有助于表達與理解能力的提升。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11

3.讀名著,悟人生,感受經典。待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興趣與體驗後,能夠進入讀書狀态後,還可以引導閱讀經典名著,促進其深度閱讀。盡管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碎片化閱讀更多,但最好還是要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才能有更多感悟。

當然,大多數名著的閱讀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與能力,學困生不一定能讀下去,這就要求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推薦其閱讀,比如說可從易讀熱鬧有趣的開始,如《西遊記》《水浒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有些學生陷入遊戲比較深,喜歡看電視武打片,就可以先引導其閱讀《射雕英雄傳》等武打小說,先讓其從電視片轉移到閱讀小說上來。當然,轉變學困生需一個過程,要循序漸進,提高認識度,逐漸從書本走向課本。

不要擔心學生讀“閑書”會耽誤學習,學困生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對文字的感悟力沒有得到提升,硬教給他幾句話,幾個定理與公式,對其學習能力的提升,知識系統的構建,一點作用都不起。

而閱讀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深層學習動機的系統性激發。通過閱讀使其知識面擴寬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了,并且還學會了思考,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進而愛上學習,厭學思想情緒得到根本轉變。

要學困生從根本上脫困,不是填鴨式補課與強化訓練;而是要從根本上引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是治本之策。通過引導并指導閱讀是一條可靠的捷徑,曾在相當一部分學校得到驗證,值得嘗試。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12

五、理直氣壯抓教學質量不動搖——在新課标、新高考、高歌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狠抓教學質量不過時,不讓一個讓孩子掉隊仍是學校的莊嚴使命。

有些人面對當今的新形勢有點迷茫,在學校都不敢再說狠抓教學質量了。有些校園充斥着“快樂學習”“釋放天性”的思潮,認為蹦蹦跳跳就是快樂;任性而為就是素質,這是極端錯誤的。

學習是逆天改命的過程,本身就是違背人之天性的。人的天性是懶散,而學習需要勤奮;人的天性喜歡戲鬧玩耍,而學習需專注投入。人的天性是率性而為,學習需要心無旁骛。人性是學習的天敵,學習就是改變人性、磨煉意志的過程。

五步十問怎麼提高教學質量(習慣細節補弱與讀書)13

國家制定學生守則、學校有班規校紀,就是約束學生行為,培養習慣育人成才;教學要從細處着眼,紮實基礎,為進一步騰飛奠定基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學校的承諾,轉化學困生是學校的使命,引導其愛上閱讀有治本之效。

無論什麼時代,學校都是教書育人的場所,目标是立德樹人。要教知識、傳技能,也要育、也要管。抓教學質量毋庸置疑。老師、學生、家長、社會必須形成共識,否則立德樹人就會落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