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綜合科學知識比拼、無人機硬核對決、機器人編程比拼……11月22—23日,由省科協、省文明辦、省科技廳等主辦,省科學傳播中心等承辦的第31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總決賽在南京科技館舉行。最終,蘇州市吳江區、南通市海安區、南通市海門區以及南京市代表隊等獲得大賽特等獎。記者了解到,從今年4月起,全省共計16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大賽。
此次大賽賽題,既聚焦前沿熱門科技話題,也關注身邊的“小常識”。“從諾獎話題,到火災應急辦法,今年的賽題都有涉及,大賽看重的是青少年的綜合科學素養。”大賽評委、江蘇省二師範學院教授郭琦舉例表示,今年諾獎花落的“锂電池”,看似涉及很前沿的化學、材料學,但基本原理就是電子轉移,并不高深,初高中課本中就有。她認為,大賽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并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60年代,生物學家童第周毅然歸國,潛心魚類細胞核移植技術,開創了我國克隆技術先河,被稱為“中國克隆之父”;計量單位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的度量衡,成語“退避三舍”就有計量标準的概念——三十裡為一舍……今年大賽賽題中不乏頗有特色的中國元素。“當今世界,新技術不斷湧現,未來,誰掌握了科技創新力,誰就有主動權,青少年要從小樹立為民族複興謀創新的遠大志向。”大賽現場,工程院院士贲德深有感觸地表示,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教育要注重培育科學觀,也要加強愛國主義精神的指引,倡導做有利于國家、民族的科技創新。
“化學必須學,它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性學科。”蘇州吳江實驗中學化學老師朱玉林帶領吳江代表隊獲得此次團體賽特等獎。他立足教學實際談到,當前不少高中生對化學有畏難心理,但如果初中階段學校做好銜接教育,注重對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對基本原理的引導,高中後的化學學習可能會更省力。近年來,該學校通過科技“嘉年華”、科技社團、科技幻想畫等特色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打卡”各種小實驗,在試劑、材料、編程等科學氛圍中理解公式,鍛煉思維能力。 省科協副主席徐春生緻辭中表示,金鑰匙科技競賽已在我省連續舉辦了24年,被列入《江蘇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重點項目,大賽已成為江蘇培養青少年科學素質最重要的重要平台,每年參賽人數都在百萬以上,将持續助力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交彙點記者王夢然/文 劉成賀/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