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定于2016年7月10~11日在北京鐵道大廈舉辦“2016第十一屆中國電工裝備創新與發展論壇”,主題為“電工行業十三五規劃研究與解讀”,并設“智能制造與電工裝備行業的轉型升級”“智能開關設備的關鍵技術與最新發展”兩個分論壇。
請感興趣的讀者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衆号“電氣技術”),浏覽會議詳情和進行快速注冊報名。注冊時請準确填寫相關信息,會議服務人員将及時與您确認參會事宜。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的研究人員彭明法、王洪儉等,在2016年第3期《電氣技術》雜志上撰文指出,目前無人值守變電站和大集控管理模式已成為普遍流行的變電站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變電站内輔助系統的技術提升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大多數變電站僅做到對站内主設備的監視,相關輔助控制技術還未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就嘉興某110kV變電站安裝的一套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對其構成、功能及在變電站中的應用成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随着電網規模的擴大,變電站的數量急劇增加,為提高勞動效率,合理分配人力資源,現變電站普遍實行無人值班與集中監控模式。在該模式下,變電站内的安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近年來,變電設備被破壞,被偷盜的事情時有發生,導緻了一些停電事故。因而,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手段對變電站内相關輔助系統實行監控,做到無人值班變電站安全管控、智能管控成為一項迫切的需求[1,2]。
現電力行業普遍采用的“四遙”技術,即“遙測、遙信、遙控、遙調”電力自動化技術,僅針對站内主設備的狀态進行監控,而對站内的輔助系統,例如安保系統、環境情況等并沒有采取相應的監視和控制措施,因而并不能完全滿足變電站無人值守和保證變電設備安全運行的需要[3]。
随着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人巡視代替人工巡視已成為可能,其大大減少了人力,為人員的合理調配提供了幫助。然而由于機器人的巡視路線、巡視時間比較固定,且巡視内容和相應的控制功能比較獨立,并且未與相關輔助控制系統相結合,因而并不能實現站内的完全監視和控制功能。
近年來随着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圖像壓縮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變電站内智能輔助監控技術得到大幅提升,實現站内真正無人值班已為可能。通過安裝網絡攝像儀、傳感器、控制器等手段,實現數據采集、紅外遙控、遠程控制等功能,達到對站内輔助系統的實時監視和控制的目的,在“四遙”功能之外新增“遙視”的功能[4]。
本文就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在嘉興供電公司某110kV變電站中的應用及其相關特點進行了探讨。
1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組成及主要功能
1.1 輔控系統的組成
2015年5月,嘉興供電公司某110kV變電站實行了安裝變電站輔助設備一體化監控子站的項目。該110kV變電站實行無人值班的監控模式,通過集控站以及市屬監控兩個部門對站内的主要設備進行集中監控。
該站110kV部分采用單母雙分段接線方式,每段母線各有2回進線;10kV母分采用單母分段接線。110kV部分和兩台主變都敞開式布置于戶外,10kV部分以及二次部分布置于戶内小室中。該站四周化工廠較多,空氣中粉塵含量大,經常會有漂浮的雜物,且該站的地勢比較低,容易積水。
由此可見,該站的運行環境比較惡劣,導緻該站設備發生異常和缺陷情況較多。因而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該站的運行環境進行實時監視,保證在第一時間内監測到設備的異常,并通過遠程控制在最短時間内采取有效的措施。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基本實現了全站的“遙視”功能,達到對站内所有輔助設備的集中監控。該監控系統主要由視頻監控、環境監控、安全防衛、智能門禁等子系統組成。通過對這些子系統整合、優化及管理,運用監測、預警、控制等技術手段,為變電站的安全生産提供可靠保障。
視頻監控系統主要實現對站内重要電氣設備、運行環境、安防消防等全天候的圖像監視。其主要監視的對象有:站内室外區域的安保情況、主要電氣設備的表計讀數、開關和刀閘的狀态、室内場景等。
環境監控系統主要實現對變電站内各重要場所和重要設備的實時監測。主要監測對象包括:溫度、濕度、風速、SF6氣體濃度、水位、火災情況等,可實現燈光、空調、風機、水泵等輔助設備的控制功能。該系統主要由溫濕度傳感器、水浸探測器、紅外熱成像攝像儀、空調控制器、風機控制器、燈光控制單元以及煙霧傳感器等組成。
安全防衛系統可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通過遠程的監視,對變電站入侵事件進行告知,并通過遠方喊話系統進行警告,變被動為主動。安全防衛系統主要由脈沖電子圍欄、聲光報警等設備組成。
智能門禁系統是變電站一種新型現代化安全管理系統,集自動識别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現代安全管理措施為一體,具有對變電站大門等相關門戶出入遠程控制,實時監視,狀态記錄等功能。智能門禁系統可支持刷卡開門、密碼開門、遠程開門等多種開門方式。
1.2 輔助系統主要實現功能
該輔助控制系統可實現遠程監測和控制,智能防範和告知,使變電站真正實現無人值守的自動化模式,具體功能如下。
1)監控、錄像和遠程自動巡視功能
該系統可實現對變電站周邊環境和儀表設備的遠程監視、錄像,并且具備遠程自動巡視功能,通過球形和槍形攝像機自動巡視并實現對表計、油溫、油位等關鍵點位定時拍攝浏覽功能。基于輔助一體化監控平台可設置攝像機的巡視路徑,通過将巡視結果(主要為表計讀數)截圖,反映于遠程巡視記錄表中,供運維人員分析,遠程巡視記錄表如表1所示。
表1 智能輔助控制系統遠程巡視記錄表
表計識别功能
由于一些表計讀數無法直接通過傳感器獲得,為讀取這些表計的讀數,提高智能化水平,該系統可通過視頻智能算法,識别指針式表計數值,并将相關數值導入到遠程巡視表中。
周界防護功能
對變電站内原有安防盲區進行監控,實現對整個變電站非法入侵等突發狀況報警。通過在圍牆四角新增4個安防攝像頭,對站内的邊界進行監視,具有移動偵測、入侵報警、視頻遮擋等功能,在報警的同時能同步錄像,實現全站全天候實時保衛工作。
4)燈光遠程控制功能
通過在各區域安裝燈光控制箱,以實現對主控室、電纜層、10kV開關室以及戶外區域燈光遠程控制,便于巡視及提高攝像機畫面的清晰度。
5)空調遠程控制功能
在空調安放的室内設置空調控制器,當監測到環境溫度過高時,對空調進行遠程控制,并具備失電自啟功能。
除上述功能外,該系統還可實現水位監測、消防告警、門禁控制等功能。
2 智能輔助一體化平台
2.1 智能輔助一體化平台的結構
該輔助監控系統所有功能通過智能輔助一體化平台得以實現。該平台根據浙江省公司相關規範而構建[5]。站級輔助一體化子站系統包括站級輔助一體化監控子站AMC和視頻服務系統兩部分組成,其結構組成如圖1中虛框内所示。
圖1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結構圖
站級輔助一體化監控子站AMC主要由後台主機、傳輸設備,綜合控制機櫃、數據接入設備以及各類輔助生産子系統組成。在各子系統相對獨立運行和自動閉環控制的前提下,後台主機以标準的IEC 61850通信和建模規約與各輔助生産子系統通信,通過各子系統實現對變電站現場視頻以及各種生産信息的采集、處理、監控等功能。
視頻服務系統将模拟攝像機和網絡攝像機接入視頻服務器,且能夠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通過攝像頭對站内情況進行監視和錄像,并保存于硬盤錄像機DVR和網絡數字視頻錄像機NVR中,上傳于視頻服務器。
視頻監控系統後台如圖2所示,其能夠對視頻服務的綜合整體進行管理,以界面菜單的形式展示各種數據和日志等,可以導入/導出設備台賬等;且可實現與智能視頻技術的融合,采用圖像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實現周界侵入識别,彙控櫃指示燈識别,油壓表、避雷器洩露電流表、SF6壓力表等儀表讀數分析及遠程讀取功能。
圖2 視頻監控後台
2.2 輔助一體化平台架構及通信
該輔助一體化平台分運維站、省公司2級部署,全省隻部署一個輔助系統數據庫,如圖3所示。
a)圖中,輔助數據接入變電站AMC,AMC通過相關協議上傳到運維站一體化平台、嘉興管控平台和省輔助一體化平台;視頻信号存儲在NVR上,省輔助一體化平台、運維站輔助一體化平台、嘉興管控平台通過B接口向變電站視頻服務器請求視頻,視頻服務器從NVR獲取視頻流并轉發。省視頻統一平台通過B接口或者SDK訪問變電站NVR,獲取視頻流。
b)圖中,省公司部署數據總線,統一訪問數據庫;省部署CAG,用來接收變電站輔助數據,部署B接口服務來訪問視頻;運維站隻部署B接口服務程序和客戶端,通過數據總線訪問數據庫;運維站人員通過運維站客戶端來查看視頻和數據;其他人員可用省公司客戶端來查看視頻和數據。
圖3 智能輔助一體化平台的架構與通信方式
3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在變電站中的應用
該變電站采用半戶外式結構,其中110kV設備全部位于室外,而10kV以及二次設備全部位于室内。為實現全站輔助監控,系統總裝共計41台攝像機,實現了變電站室内100%和室外92%的覆蓋率;安裝的紅外熱成像儀實現了站内覆蓋率87.6%,覆蓋區域溫度識别率達100%;由于智能标記識别成本較高,因而在該站中僅選取一個表計,通過智能算法對其數據進行識别,識别率達到100%。據統計該系統的搭建投資成本較少,總價為85萬元。
3.1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的特點
與智能機器人巡檢相比較,該系統的特點主要有: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可實現全站全天候的監視作用,且遠方可實時獲得現場情況的圖像;機器人監控僅按照規定的時間或特殊需要對站内設備進行巡檢,無法做到全天候實時的效果。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的覆蓋率達90%以上,對于一些特殊地點能夠起到明顯的監視作用,為運維及檢修作業提供有效的安全管控;機器人在站内的巡視仍按照規定的路徑,對于變壓器上部等視野無法探測的地方存在盲區。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的投資為85萬元,且可實現全站的安全、智能管控;機器人在變電站的總投資為200萬元左右,主要實現站内巡視和告警功能,目前還未能實現全站聯動的功能。
通過以上對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的特點進行梳理,相比智能機器人巡視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尤其對于采用半戶外式布置結構的110kV變電站,采用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在便捷性、經濟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對于配置智能機器人巡視的變電站,也可采用智能輔助監控系統作為其巡視技術的補充,相輔相成提高巡視效率和成效。
3.2 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的具體應用
對于運行人員無需到現場許可的工作,可通過電話許可的方式許可工作。通過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可實時查看工作班安全措施是否布置妥當,工作班成員在工作中是否有違章現象,如發現違章行為,可通過電話立即制止。該監控系統為工作中的各部門提供了有效的視頻監控證明,加強了工作班成員的責任心。
對于發生大風以及大雨等一系列惡劣天氣後,可按需要對該站進行特巡,若是夜間,可通過開啟燈光進行夜巡,及時發現站内的缺陷,而無需運行人員再到現場,有效提高了變電站運維的效率。
綜上,遠程智能輔助監控系統具有覆蓋率廣、實時性強、功能全面、經濟高效的特點,該系統在變電站中的應用可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運維效率。
4 結論
在變電站内實現輔助系統的集中監控可有效提高站内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使得變電站在“四遙”功能之外增加“遙視”功能。由于表計讀數大部分仍通過截圖的方式提供給集控站人員,智能化表計識别功能的費用相對較高,因而如何在較低成本下實現輔控系統的完全智能化還需進一步探究。
《電氣技術》雜志社微信群dianqijishu∣電氣技術關注電氣工程技術、聚焦學科前沿發展
dggrid∣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關注新能源行業技術發展動态
ctgdjs∣城鐵供電技術關注軌道交通供電系統技術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