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砍頭遊戲推薦

砍頭遊戲推薦

遊戲 更新时间:2024-10-09 00:38:52

砍頭遊戲推薦?文/劉宏安20世紀80年代以前,甯夏城鄉青少年都喜歡玩一種叫做“砍尖”的擊木遊戲,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砍頭遊戲推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砍頭遊戲推薦(砍尖年少時玩耍的遊戲你還記得嗎)1

砍頭遊戲推薦

文/劉宏安

20世紀80年代以前,甯夏城鄉青少年都喜歡玩一種叫做“砍尖”的擊木遊戲。

這項遊戲流行之廣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砍尖”所需器材和場地比較簡單,内容豐富多樣,有較強的娛樂性、競技性和較高的健身價值。

200多年來,甯夏各族人民不斷改進、充實并傳承了這一古代民間體育遊戲。

“砍尖”與甯夏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風土人情融為一體,成為一項具有濃郁民族風情和風土特點的民間傳統體育遊戲。

“砍尖”遊戲的由來

“砍尖”在民間俗稱“打木尖”“打峁球”“打卵子”,史書記述為“打尜尜”“打梭兒”。

《現代漢語詞典》注釋“尜”為一種兒童玩具,兩頭尖,中間大,也叫作尜兒。

《甯夏體育志》記載:“一個打梭兒能手,在臨近幾個村子裡人人皆知,成為青年人心中的偶像。據說清朝就有打梭兒這項活動,有幾百年的曆史了。”

“砍尖”這項民間傳統體育活動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當時這項活動被稱為“打梭兒”。

在明代人劉侗所著《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二月二日龍擡頭……小兒以木二寸,制如棗核,置地而棒之,一擊令起,随一擊令遠,曰打梭兒。古之所稱擊壤者那。”

清朝,“砍尖”已經廣泛流行,當時把這一民間擊木遊戲稱為“打尜尜”。

清人所著《帝京歲時紀勝》中載有當時的童謠:“楊柳青,放空鐘;楊柳活,抽陀螺;楊柳發,打尜尜;楊柳死,踢毽子。”

明清鼎革,甯夏為西北邊防重鎮,“砍尖”在清代傳入甯夏。

據史書記載:“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因防噶爾丹甯夏地方最為重要,二月,命内大臣郎談和阿南達、碩鼎等領京營兵出駐甯夏”。

據記載,雍正三年(1725年)設甯夏府,雍正年間來到甯夏的滿族官兵有5000人,連同家屬、工匠共1.2萬餘人。

由此可知,清初先後有大批八旗軍隊及其家屬、工匠等駐軍遷居甯夏。

滿族人在甯夏府修建多座滿城,對甯夏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生活習俗等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這些滿族人既會說滿語,又會京腔漢語,在經曆多年後仍保持京城的生活習俗與禮節。他們把“打尜尜”這一清代京城體育遊戲傳入甯夏,自然在情理之中。

“打尜尜”傳入甯夏,最初隻在滿族人中玩耍,後來逐步傳播開來。

從甯夏“砍尖”遊戲術語中可以發現,打木尖前一方要喊“超了嗎?”意思是準備好了嗎?對方齊聲回答“超了!”意思是準備好了!這一術語明顯帶有滿漢語言混雜迹象。

器具與場地

“砍尖”器具簡單、規則明确,民間打法不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

“木尖”均為自制,一般由長10~15厘米的一節木棍将兩頭削尖而成,因中間較粗形狀如同棗核。

擊闆長30~40厘米,寬10~15厘米,兩側削鈍,下端略窄,便于抓握,形狀類似切菜刀。

擊闆選用硬度強的木材,最好為柳木,結實而不易破裂。

遊戲場地要求一側靠牆,在牆根下畫一個直徑一米多的圓圈,稱為鍋或城。

在鍋的中心畫圓形标志叫做鍋心。在鍋前方開闊地10米左右處畫一條橫線,為投尖線。

“砍尖”是一種男孩子喜歡玩的集體遊戲,比賽雙方人數相等,比賽以“打沙鍋”決出勝負,勝隊為攻方,負隊為守方。

比賽開始後,防守隊員脫下上衣,把前衣襟朝後反穿,雙臂由衣袖伸出捧起後襟,呈簸箕狀,站立在距鍋15~30米的場地上分散進行防守。攻方派出一名攻手,一手握闆另一手持尖,站在鍋旁準備打尖。

遊戲過程

攻手将木尖打出後,如果沒能越過投尖線,則攻方為敗;在落地前若被防守隊員用“簸箕”接住,即為截殺,攻方與守方截殺成功者對換,重新開始遊戲;若擊出的木尖在空中未被防守隊員截擊而落地,則可繼續遊戲。

這一階段攻手總是盡力把木尖由空當打得遠遠的,不讓守方觸及,而防守隊員須敏捷地快速奔跑,盡量在木尖落地前将其截擊。

木尖順利落地為有效,防守隊員撿到木尖後站在投尖線上,遊戲進入投殺階段。這時守隊派出最有經驗的投手擲尖。

投手四指并攏将尖持在掌心,拇指由上握住尖的一頭,然後垂手由後向前擺臂擲尖。攻手則站在鍋前全力以赴防範投殺,奮力将尖擊出。

投手擲尖講究準确、快速,且能巧妙避開攻手的防範,有時也可以做假動作來迷惑攻手,出其不意将尖投入鍋内叫直接投殺;投手也可把尖投到牆上墜入鍋内為間接殺,隻要投殺成功,攻手即被淘汰而成為守方隊員。

投手投出木尖遭攻手攔擊或尖投在鍋外即為投殺失敗。

這時攻手在尖落地處,用擊闆刃敲擊尖頭,尖從地上蹦起後,然後迅速用擊闆将尖擊遠,待尖落地後再次擊打,用同樣的方法可連打三次。

若投出的木尖正巧落在鍋線上,攻手須兩腿左右分開,然後後下蹲用擊闆伸入腿下裆内用闆刃砍尖,等木尖彈起再用闆擊由空中将尖擊遠,名為“掏打”,第二三次恢複正常擊打。在第三次擊打木尖落地後開始丈量成績:以攻手擊闆單位,丈量木尖落點至鍋線之間的距離。10闆為一丈,丈量的距離不足一丈時,攻手即淘汰出局,換下一名攻手上場。丈量距離的數量,即為成績。

特别的受罰方式

一輪比賽結束後,兩隊開始計算各輪次總成績,多者為勝。赢隊懲罰輸隊的方式叫作“喝鬧”。

這時勝方會選出一位力氣最大的隊員,從鍋前把木尖打出幾十米以外,越遠越好,輸隊隊員輪流以“喝鬧”的形式受罰。

木尖打出後,輸隊一名隊員須從鍋前迅速跑出去,将木尖撿回來扔進鍋裡,往返途中一邊學着驢叫的聲音喊:“鬧……鬧……鬧……”一邊往回跑,如果中途間斷則為“斷氣”,勝隊可以重新實施懲罰。

施罰也可以變換花樣,以增加難度,如:倒退快跑、背着人跑、向後翹起一條腿,單腿一瘸一拐地跳跑,或腿在地上畫着叉跑等等。

此時,遊戲達到最精彩的時候,勝利者往往眉飛色舞,喜笑顔開,輸者垂頭喪氣,一臉無可奈何的表情。

随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群衆業餘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如今“砍尖”這項極具濃郁鄉土氣息的傳統體育遊戲已逐漸消失遠去,民間已經沒有人再玩起,甚至面臨失傳境地。

作為優秀曆史文化遺産,它将永遠留在那個年代人們的記憶裡,令人難以忘懷!


文章作者系靈武市文物管理所長 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