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

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1 06:33:15

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第一篇:性緩  人性緩,冬日共人圍爐,見人裳尾為火所燒,乃曰:“有一事,見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傷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問何事,曰:“火燒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明清笑話集》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小學小古文閱讀)1

小學生經典古文名篇及譯文

第一篇:性緩

  人性緩,冬日共人圍爐,見人裳尾為火所燒,乃曰:“有一事,見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傷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問何事,曰:“火燒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明清笑話集》   

注釋 裳尾:舊時人所穿衣衫的下擺。古代稱下衣為裳   

:被   :想要   恐:擔心   :損失   

:于是  :說    然則:那麼   

譯文   有一個慢性子的人,冬天與别人圍爐向火,見别人衣服的邊角被火燒着了,便慢吞吞的對那人說:“有一件事,我早就發現了,想對您說,又怕您沉不住氣;不對您說,又怕您損失太多,那麼到底是說好呢還是不說好呢?”那人問到底是什麼事。回答說:“火燒着您的衣服邊了。”那人于是趕快把火滅了,對他吼道:“既已發現,為什麼不早告訴我?”慢性子人說:“我說您會性急的吧,果不其然!”

第二篇:性剛

有父子俱性剛,不肯讓人。一日父留客飲,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門,值一人對面而來,各不相讓,遂(suì)挺立良久。父尋至見之,謂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飯。待我與其對立在此。"——《明清笑話集》注釋 俱:遣::買 :适逢,恰好碰上,遇到  :于是 良久:很久 :暫且 之:

謂...曰:對•••說  :将要 :進  譯文 有一對父子都性格剛烈,一點都不肯謙讓于人。一天,父親留客人飲酒,派兒子入城買肉。兒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門,恰巧一個人面對面走來,兩人不肯相讓,挺着身子面對面地站在那裡,僵持了很久。父親見兒子這麼長時間也沒有回來,就去尋找,看到這種情景,就對兒子說:"你暫且帶着肉回去陪客人飲酒,等我跟他在這裡對站着!"  寓意

人與人之間,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相互諒解,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倘若使氣鬥狠,對誰也沒有好處。  "子入城市肉"不能及時回家的原因是:将出城門,值一人對面而來,各不相讓,遂挺立良久。《父子性剛》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為人不能倔強固執,使氣鬥狠;要學會謙讓諒解,要有寬大的胸懷。這則故事諷刺了那些不懂得謙讓、氣量狹小、凡事斤斤計較的人。

第三篇:活見鬼

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見一人立檐下,即投傘下同行。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奮力擠之橋下而趨。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門,告以遇鬼。俄頃,複見一人,遍體沾濕,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視愕然,不覺大笑。——《古今譚概》  譯文  有一個人赴宴後深夜回家,正趕上天下大雨,就撐起傘來遮雨。看見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過來一下子鑽到了自己的傘下,和自己一塊走起來。  走了好一陣,那人也不說話。他懷疑是鬼,就用腳撩試,正巧沒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個人擠下橋去,撒腿就跑。  這時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來的時候。他趕緊跑到糕點鋪門口,告訴大家自己遇見鬼了。不一會兒,又見一個人,渾身濕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來,大喊着“有鬼”,也跑進做糕人家中。兩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覺大笑起來。

第四篇:虎與刺猬

  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食,見一刺猬仰卧,謂是肉脔(luán,切成塊的肉),欲銜之。忽被猥(wěi)卷着鼻,驚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蟲醒,甚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鬥,乃側身語雲:“旦來遭見賢尊,願郎君且避道!”——《啟顔錄》  ①大蟲:老虎 ②脔(luán):切成小塊的肉  ③橡鬥:帶殼的橡實 ④旦:早上  ⑤遭:遇見,碰見 ⑥賢尊:對他人父親的敬稱  譯文  有一隻老虎,想到野地裡尋找食物,看見一隻仰卧的刺猬,認為是肉丸子,準備咬它。猛的被刺猬卷住了鼻子,驚吓得狂奔,不敢休息,一直跑到山裡。老虎又困又累,不知不覺昏昏睡着了,刺猬便放了老虎的鼻子跑了。老虎忽然醒來(發現刺猬沒了)非常高興,來到橡樹下,低頭看見橡樹的樹果,就側過身體在一旁對它說:“今天早上遇見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暫且給我讓讓路!”  故事寓意  ①遇事應該冷靜應對,不能亂了陣腳。對事物進行準确的分析,不要被表象蒙蔽。更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待事物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得出正确的結論。  ②可見我們遇事要分析研究,弄清究竟,三思而後行。

第五篇: 李廣射虎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沒(mò)镞(zú)。視之,石也。因複更(gèng)射之,終不能複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史記•李将軍列傳》  1、镞:金屬制作的箭頭。  2、右北平:古地名,今河北境内。  

譯文 李廣出門打獵時,看見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頭吞沒了箭頭。于是,李廣在原地多次重複射箭,但是箭沒有能夠再次射進石頭裡。李廣以前住過的郡裡曾經有老虎,他親自射殺了它。在右北平住時,李廣射過老虎,老虎跳起來傷了李廣,李廣最終也射殺了它。

第六篇—卧薪嘗膽

  吳既赦(shè)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rǔ)忘會(kuài)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勞累 :放置 :飯;食物  :悼念 :赦免 :座位

  譯文 吳王已經赦免了越王,(讓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着如何複國,于是就每天勞累地思索着,還把一個苦膽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麼?”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裡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豔的顔色。他降低身份對待下面有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扶助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

第七篇—祁黃羊舉薦

晉平公問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xiè)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jiān),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内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呂氏春秋》

:縣令 :好,可以 :時間 :都尉

:兒子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缺個縣令,哪一個是擔任這官職的合适人選呢?”祁黃羊說:“解狐可以勝任。”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适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贊任命解狐好。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任合适?”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适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贊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緻稱贊任命祁午好。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推薦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祁黃羊去私"是出自《呂氏春秋·去私》的一篇文章,文章通過對祁黃羊唯賢是舉的事迹的描寫,贊揚祁黃羊以國家利益為重,不顧個人恩怨的優秀品質。

第八篇—公儀休拒收魚

  公儀休相魯而嗜(shì)魚,一國盡争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曰:“夫(fū)子嗜魚而不受,何也?”曰:“夫(fú)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免于相,則雖嗜魚,此必不能緻我魚,我又不能自給(jǐ)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不受魚,我能常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shì)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淮南子•道應訓》1.公儀休:複姓公義,名休。 2.而:表承接,并且 3.相:名詞用如動詞,做宰相。 4.子:對人的尊稱 5.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6.夫:句首助詞,不譯。(夫子嗜魚而不受者)

7.即:如果 8.下人:下,謙下,屈己尊人;下人,即遷就别人。9.色:神色 10.枉:歪曲。11.明:明白。 12.曰:說。13.嗜:喜歡14.夫:助詞,用在句中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15自給:自己供應。16.免:被革去官職。17.吾:我。18.雖:即使。19.恃:依靠。    譯文 公儀休做魯國的宰相,很愛吃魚,全國的人都搶着買魚送給他,公儀休不接受。他的學生勸他說:“老師愛吃魚卻不接受别人送的魚,為什麼呢?”他回答說:“正因為我很愛吃魚,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魚,就必然有低就别人的臉色;有了低就别人的臉色,就可能歪曲違背法律;法律被歪曲違背了,宰相就會被罷免。雖然我喜歡吃魚,别人肯定不會長期供給我魚吃,那時,我又不能自己供給自己魚吃;如果不接受送的魚,宰相就不會被罷免;雖然不能吃别人送的魚,我能夠自己長期供給自己魚吃。”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為自己辦事的人不如自己去辦事的道理啊!

第九篇—曾參(shēn)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rǔ)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妻适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内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2、彘(zhì):豬.3、适:到……去4、特:隻.5、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6、子:你,對對方的尊稱.  7、而:則,就.8、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9、烹(pēng):殺.  10、女:通“汝”第二人稱。你,你們。11、反:通“返”,返回。12、止:制止。  13、曾參:孔子的學生14、特與嬰兒戲耳:耳:罷了。

15、嬰兒:小孩子16、有知:懂事

17、曾子之妻之市:之,到

18、其子随之而泣:之,她,代曾子之妻  19、妻止之曰:之,他,曾子

20、今子欺之:之,代詞,他,代曾子之子  21、顧反:回來。反:通“返”,返回。  曾參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兒子跟在後面哭。他的母親就說;“你回去吧,等我回來以後,給你宰一頭豬吃。”  妻子從市集上回來了,曾子想要捉一頭豬來殺了。他妻子馬上阻止說:“我不過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  曾子說:“可不能跟小孩開玩笑啊。孩子小,把父母當作老師向他們學習,聽父母的教育。現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撒謊。做母親的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母親,以後就難以教導他了。”于是就殺豬做菜了。

第十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道德經》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争,停留在衆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注釋]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裡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處衆人之所惡:即居處于衆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于道:幾,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于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