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視頻
視頻為2021年順德區小學數學說課決賽内容
教師介紹
潘宏業,佛山市順德區大良實驗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本科學曆,二級教師。從教已12年,工作認真負責,思想進步,樂于助人。所寫論文多次獲區、市獎項,多次獲得校内優秀教師及優秀班主任稱号。
教育格言是: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階,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說課稿
說課内容: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69頁第一課時《生活中的比》。
一、說研究
(一)說聯系
《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和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比各種版本的教材,我發現,雖然導入新課的情境不同,但都是依據倍比關系,以除法來定義“比”。北師大版教材更注重活動探究,它設計了“哪幾張照片與原圖比較像”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讨論和思考,理解同類量“比”的意義。通過“試一試”的教學,理解非同類量的“比”。
本課是後續比的化簡、比的應用、比例做鋪墊。構建“比”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内容的核心。
(二)說學情
共情學情:六年級學生已經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索的能力,但對事物的認識仍然以感性為主。
個性學情:為了了解學生真實起點,我對班級42名學生進行前測,得知
1.大部分學生對“比”并不陌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2.容易混淆比賽場上的“比分”與數學上的“比”。對“比”本質意義的理解存有偏差;
3.沒有學生提及不同類量的比,對“比”的認識不全面。
(三)說教學目标
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經曆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體會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義,能正确讀寫比,會求比值。
能力目标:能利用比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廣泛運用。
情感目标:聯系生活實際,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美與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比”的意義
二、說過程
(一)說教材處理
根據研究結果,我尊重教材,活用教材,采用“非線性教學”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開展教學,将教材中“哪幾張照片與圖A比較像”探究内容前置到《預習單》,将教材中有關“比”的知識介紹作為學生自學内容。
将學生預習後提出的“數學問題”作為本節課“導學”内容,旨在聚焦在對“比”本質意義的理解、數學思想的感悟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我設計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二)說教學過程
為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在預習導航環節,先讓學生小組交流、再全班展示自己預習成果,提出數學問題;在導學反饋環節,聚焦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開展導學,深入探究比的必要性、比的本質;在反饋環節設計說一說、寫一寫、猜一猜練習檢測學習效果;在歸納積累環節先獨立寫收獲、再小組交流、全班彙報;最後布置了實踐性和預習性課外作業。
1.預習導航,找準起點
哪幾張照片與原圖(1号)比較像?相像的原因是什麼?
預設1:學生可能會這樣比較:2号照片和1号對比,長和長比是2倍的關系,寬和寬比也是2倍的關系,它們的倍數關系是相同的。
預設2:也有同學可能會這樣比較:1号照片長是寬的1.5倍,2号照片長也是寬的1.5倍,它們的商是相同的。
也有同學提出驗證:3号照片、5号照片長除以寬的商與1号不同,所以不像,照片相像的奧秘就是長是寬的1.5倍,或長和寬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照片才相像。
通過開展獨立預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讨論預習中的發現和疑惑,核對前置作業的結果。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全班彙報找到了照片相像的奧秘,同時學生可能提出以下是三個問題。
本環節通過檢查預習,梳理問題,找準教學的起點,為後續學習活動導航。
2.導學反饋、聚焦問題
導學1:“已經學習除法,為什麼還要學習比?”
我組織學生進了二次探究,提出:“你能從比的角度說一說照片相像奧秘嗎?”
學生通過交流彙報,可能會得出所有相像的照片,“長和寬的比值都是1.5,長都是3份,寬都是2份”。“如果繼續将照片放大或縮小,長和寬可能是多少呢?請你想一想,畫一畫”,學生畫完後,組織學生判斷,學生可能會發現隻要保持長與寬的比是3:2畫出的照片就像。并順勢追問“如果長是30,寬是幾呢”如果長是0.6,寬又是幾呢?
史甯中教授指出:“比是兩個數量倍數關系的表達或者度量”。學生在畫長方形照片的過程,直觀體會“比”就像一把尺子度量長和寬的關系,突出“比”的簡潔性和優越性,感悟“比”的度量作用,再次體會學習“比”的必要性。
接着我将幾張相像的照片進行疊加,通過信息技術處理讓學生直觀體會長方形照片長和寬的變化情況,體會“變中有不變”的規律,滲透函數思想,深刻理解“比”的意義,從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導學2:足球比賽中“比分”是數學中“比”嗎?
我組織學生進行辨析,并現場模拟足球比賽現實場景,學生通過模拟比賽、對比、交流,可能會得出:
導學3:比是誰創造的?
針對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說一說,接着引導學生自學比的“數學史”,滲透數學文化。
(三)說練習處理
在反饋環節,按照“雙減”政策對作業”控量””增效“的要求,有層次地設計了如下的課堂練習和課外實踐作業。
1.課堂練習
(1)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比”?學生可能會舉出這些“比”
①合唱隊男生和女生的比是1∶4;
②做飯時米和水比是2∶3;
......
(2)寫一寫,下面的信息中有“比”嗎,如果有,請你寫出來,并求出它們的比值。
①标準的中國國旗長50分米,寬33分米。
②消毒液在消毒毛巾時,10克消毒液,需要1000克的水來稀釋。
③嬰兒的頭長約占身高的1/4。
④某小區的住戶數與車位數是一樣的。
課堂練習,以學習單形式呈現,讓學生用“比”表示兩個量的數量關系,溝通比與倍、份、分數之間的聯系。
(3)猜一猜,福爾摩斯是怎樣破案的呢?
福爾摩斯在一次案發現場發現一個腳印長。福爾摩斯在一次案發現場發現一個腳印長25厘米,他快速地得到嫌疑犯的身高。你知道福爾摩斯是怎樣破案的嗎?(課件出示)
其實福爾摩斯是掌握了人體上蘊藏的比的信息來破案的,請看!
(1)成人的頭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
(2)成人的腳長與身高的比約是1∶7
(3)人的心髒大小與拳頭的比約是1∶1。
(4)血液與體重的比大約是1∶13.
(5)兩手平伸的長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約是1∶1。
通過這一練習,即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接着播放“黃金分割比”的視頻。
“黃金分割比”讓學生了解“黃金分割比”的同時,感悟了比在生活中廣泛運用,了解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的獨特魅力。
2.課外作業
最後,我布置了課外實踐作業和預習作業。
實踐性作業:“樹葉裡的奧秘?”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可能會驚奇地發現:同一種樹葉長與寬的比值都比較接近。
此題,讓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中增進了對大自然的了解,懂得了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
(四)說評價
在教學中,我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将教師激勵性評價(課件出示)、學生自評、小組他評(課件出示)相結合,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通過“寫收獲”的方式,讓學生歸納知識和方法;通過課内有層次的練習和課外實踐性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進行結果性評價。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又發展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說闆書設計:
簡潔明了,突出問題“導學”。
(六) 說教學特色
1.采用“非線性”教學,敞開教材,讓學生有備而來,因學而導,打開學生心靈之窗,成就學生的精彩;
2.在尊重學生、讀懂學生的基礎上,堅持學生“問題”導學,凸顯“學生本位”;
3.聚焦數學本質,感悟數學思想,讓學習深度發生!
說課課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