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9:37:08

2019-03-06 14:00

春雷響/ 萬物長

驚蟄

驚蟄:2019年3月6日5時10分,太陽到達黃經345°,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1

點擊觀看H5

驚蟄節氣物候

古代分驚蟄為三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鹂)鳴;三候鷹化為鸠。”

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一候桃始華:陽升而萌,雨足而華,桃令以作,粲然而花華。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2

二候,倉庚鳴:倉庚乃黃鹂,鳥出而鳴啼,春暖花開之慶也。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3

三候,鷹化為鸠:驚蟄前後,鷹不見,而鸠開始出來活動。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4

驚蟄節氣風俗

01

祭白虎

在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人若犯之則在這年之内,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緻百般不順。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5

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02

驚蟄吃梨

驚蟄吃梨源于何時,無迹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内的晉商渠家,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赢利。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6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緻富,将開設的字号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03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7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态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04

打小人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也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8

驚蟄養生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9

驚蟄節氣,正處于乍寒乍暖之際。此時,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萬物複蘇,春暖花開,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

《黃帝内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複蘇,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

那麼驚蟄過後,該如何養生防病呢?

◎飲食養生

驚蟄時天氣雖然有所轉暖,但餘寒未清,在飲食上宜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以壯陽禦寒,如韭菜、洋蔥、天蒜、魔芋、香菜、生姜、蔥等,這些食物性甘味辛,不僅可祛風散寒,而且能抑制春季病菌的滋生。

另外,驚蟄時還應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的養生原則,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健脾,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麥、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等。驚蟄以後,野菜陸續上市。野菜吸取天自然之精華,其營養豐富,有些本身就是藥材,多食有益健康,如荠菜、蒲公英、馬蘭等。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10

◎運動養生

驚蟄過後,自然界呈現複蘇之勢,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樣,身體各髒器的功能都還未恢複到最佳狀态,特别是關節和肌肉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時不宜進行激烈的運動,應選擇走路、慢跑、太極拳等比較和緩的運動方式。

另外,放風筝也是特别适合在春天裡進行的一種運動,大家不妨一試。因為冬季裡人們久居室内,趁驚蟄陽氣生發之際,到曠野郊外去放放風筝,可以在享受天自然美景的同時,使身體各部位得到鍛煉,加快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機體順應自然界陽氣生發的特點。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11

◎起居養生

驚蟄後天氣逐漸轉暖,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有時還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因此,驚蟄時人們還不可急于換上春裝,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時刻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根據天氣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進入驚蟄以後,随着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困倦無力、昏昏欲睡, 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春困”。之所以出現“春困”,是因為人體的皮膚在冬天裡受到寒冷刺激,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和毛孔閉合。

驚蟄春雷一聲響萬物齊生長(今日驚蟄春雷響)12

随着驚蟄時氣溫慢慢升高,人體皮膚的毛孔、汗腺和血管也逐漸舒張,所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人體内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液增多了,供應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加之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人們就會出現“春困”現象。為了避免此“春困”情況的發生,驚蟄時人們應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情緒養生

驚蟄時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容易發生肝火偏盛。尤其是老年人,易發怒,易發眩暈、中風等疾病。年輕人則因春季陽氣驟然上升引動體内熱氣,如果此時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則易出現長痤瘡、怕熱出汗等症狀。

因此,驚蟄時要重視情志養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緒,學會通過發洩和轉移的方法使怒氣消除,切忌妄動肝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