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

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16 13:50:47

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謝謝關注“語文英語教學”,駐足這裡就能學習和進步),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文言文中六個主要兼詞)1

語文常考的文言文字詞

(謝謝關注“語文英語教學”,駐足這裡就能學習和進步!)


兼詞,是古漢語語法現象中的的一種獨特的詞。何謂兼詞?說穿了,就是一個音節(或稱一個字)中包含着兩個音節(或稱作兩個字、兩個詞)。對于這種語法現象不了解,或者說缺少必要而足夠的認識,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文言文閱讀的質量,輕則讀不順,給理解帶來障礙;重則使我們對句子作出錯誤的翻譯。

古漢語中的兼詞主要有下面六個。

作為兼詞,它在許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構成的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經常是這樣兩個詞:何不。翻譯時,或者直接譯為“何不”,或者譯為“為什麼不”。如果不知道“盍”的這種兼詞性,在具體翻譯的過程中,就可能出錯。

如:

《論語》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字:“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注意文中加線的句子。如果不知道在這個句子中的“盍”是“何不”兩個詞的兼詞,而把它當成“何”的通假字,翻譯成下面的樣子:“為什麼各自談你們的志向呢?”這,與孔子的原意就剛好相反了;孔子的原意是啟發他的弟子,讓他們各自談一談志向,準确的翻譯應該是:“為什麼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

盍,作為兼詞,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是相當高的。再如下面一段古文(請注意文中中加線的句子):

濟陽之賈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濟上之巨室,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盍救諸”,一句話中就有兩個兼詞。如果不知道“盍”與“諸”均為兼詞,憑想當然去翻譯,翻譯成“為什麼救他”,就大錯特錯了。正确的翻譯應該是:“為什麼不救他呢?”

在《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盍”作為兼詞就出現過兩次:

①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句中的“盍”就是一個兼詞,在翻譯的時候,也應該譯為“何不”,或者“為什麼不”。

②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盍(原文是“蓋”,通“盍”,今本也寫作“盍”)亦反其本矣。

作為兼詞,它比“盍”稍微複雜了點,因為,它如果處在句中,不是代詞的話,就是兼詞,是“之于”(“之”是代詞,“于”是介詞);如果處于句末,是“之乎”(“之”是代詞,“乎”是語氣助詞)。

先舉幾個處于句中必須理解為“之于”的例子。如上文中的“漁者載而升諸陸”,句中的“諸”就是這種用法,必須理解為“之于”(之,代濟陽之賈人,于,介詞,表處所)。

再如教材中的《殽之戰》一文中,(陽處父)追諸河,則在舟中矣。句中加點的“諸”也屬于這種用法;全句應翻譯成“(陽處父)追趕他們(指的秦軍的三個主帥)到了黃河邊上,他們原來已經坐在船上了”。

還不僅如此,懂得了這一點,對于現代漢語也還是有幫助的。如病句“訴諸于法律”、“付諸于行動”,句中的“于”都必須去掉,因為“諸”是兼詞,裡面已經包含者一個“于”字了。

再舉幾個用于句末的例子。如上面的例句“盍救諸”中的“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再如《孟子·莊暴見孟子》一文中,“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句中的“諸”就是一個句末兼詞,必須理解為“之乎”,之,代的是“王嘗語莊子以好樂”這件事,乎,是一個表詢問的語氣助詞。

再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不識有諸”,句中的“諸”也屬于這種用法,也得理解為“之乎”,之,代的是“牽牛”那件事,乎,表示的是疑問語氣。

作為兼詞,用于句末;是介詞“于”和代詞“之”,兩個詞的兼詞。翻譯的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下面舉幾個教材中的例子。

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愚公移山》)(在那裡)

②青麻頭伏焉。(《促織》)(在那裡)

③彭蠡之扣有石鐘山焉。(《石鐘山記》)(在那裡)

④餘收爾骨焉。(《殽之戰》)(到那裡)

⑤或師焉,或否焉。(《師說》)(向老師)

作為兼詞,它是“而已”兩個詞的兼詞;用在句末,表示的是限止性語氣。可以直接翻譯扯“而已”,也可以翻譯成“罷了”。

如:

①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莊暴見孟子》)(而已)

②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裡耳。(《鴻們宴》)(譯為“而已”,或者“罷了”)

《說文新附·可部》中說:“叵,不可也。”意思說的就是它是一個合音兼詞。現代漢語已經不用,隻保留在某些成語中,如“居心叵測”中的“叵”就是“不可”的意思。它用于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不能實現或無法實現,可譯為“不可”、“不可能”。因為在教材中,我們還沒有與它“遭遇”過,所以,隻能舉課外的例子。如:

①布因指(劉)備曰:“是兒最叵信者。”(《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譯文:這小子是最不可信任的。)

②(尹愔)嘗受學于國子博士王道珪,稱之曰:“吾門人多矣,尹子叵測也。”(《新唐書·尹愔傳》)(譯文:我的弟子很多,尹愔是最不可測度的)

作為一個兼詞,它除了具有代詞性,指代人或事物外,還兼有勸勉或揣度語氣,可以理解為它就是“之焉”(或者理解為“之也”亦可)兩個詞的兼詞。因為在教材中沒有出現過,所以也還是舉兩個課外的例子。如:

①舍旃!舍旃!苟亦無然。(《詩經·唐風·采苓》)(譯文:丢掉它吧!丢掉它吧!确實不要認為是那樣。或者譯為:莫理睬它啊!莫理睬它啊!造謠之人心不正。)

②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後漢書·應劭傳》)(那些看到了這種情況的人掩起口來胡噜而笑,斯斯文文的俗人,恐怕與此相類似吧。“無乃……乎(欤)?”屬于古漢語中的固定格式,應該翻譯成“恐怕……吧”。該句中沒有“乎(欤)”,“吧”是由“旃”中隐含着的“焉”(或“也”)翻譯出來的。)

③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漢書·楊恽傳》)(譯文:正當漢朝非常昌盛之時,(你)為自己的功名努力吧,不須跟我多談論。)


(覺得不錯,有請關注點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