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ib考試由哪裡評分

ib考試由哪裡評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0 22:57:28

在IB中文考試當中,為了考察學生對自選作品的理解,會專門考察作品比較題。中文A文學與語言SL大綱上也規定,至少選讀兩部自選作品,在2017年的真題考試當中,就有一題是考察兩部作品比較的,那麼這類題如何拿高分,選擇作品就是關鍵了。

我們來看看這類題是怎麼考察的:

回答下列任何一個讨論題。你的回答必須以課程第三部分選修的兩部文學作品為基礎。如果沒有根據這兩部作品進行讨論,就不能得到高分。回答中應闡明你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和相關背景來閱讀理解每一部文學作品的。

由題幹我們可知,這種題需要對兩類相似的作品進行比較,你所選擇的兩部作品一定有一個共同特點來進行考察,所以我們在選擇作品的時候,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一通亂讀,這樣的話,就算你讀了很多的作品,考試的時候仍然沒有系統的答題材料。

根據以往真題的考察題型要求,我們可以從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做選擇,例如:

01

選擇相同流派的作家,他們的作品是有共通之處的。

02

選擇流派不同,但有着共同社會背景的作家,他們也會寫出有共同議題的作品。

03

選擇同一議題不同時代的作者作品。根據時代的發展,作家們也會對一個相同的主題做反思,這樣就會對同一主題有一個遞進式的理解。這樣分析有利于我們選擇選修作品,更有針對性地答題。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喜好和答題習慣,對以上方式做選擇。

我們可以分析一道真題來感受一下第二種選擇的答題方式。

請以你選修的兩部文學作品為基礎,論述作者如何刻畫城市生活的不同面貌,以及其作用。(2017)

以這個真題為例,三十年代例如茅盾、老舍、沈從文等作家都對都市和鄉村生活做過描寫。他們有相同的主題,但是筆下展現了不同的風貌,像這樣的作品就很好答題。同為城市主題,茅盾和新感覺派表現都市的寫作方法就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視角來分析:

1相同點

作品背景都是繁華的都市,但是在資本的壓迫下,在城市浮華的包裝下,不斷湧動着資本鬥争,工人暴動,農民起義等社會現象,30年代中國仍然面臨着内憂外患的局面,不同的人在這種生活背景下都對自己的生活前路做了思考。

2不同點

人物選擇方面,《子夜》中作者筆下主角為吳荪蒲這樣的資本家和普通工人階級的形象,雖然農民階級和吳荪蒲這樣的民族資本家一直都在努力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但是他們本身的階級局限性都讓他們最終走向了失敗。而新感覺派的《都市風景線》就完全不同,作品塑造了一批舞女,資本家等人物,通過對他們消沉和頹靡生活的描寫,暴露了當時剝削階級的糜爛和貪欲。

内容描述上,《子夜》注重對中國社會整體面貌和全方位的描繪,但能以小見大,理性分析,是社會剖析作品的代表作,同樣是描寫城市生活,《都市風景線》更注重描寫大都市紙醉金迷的景象描寫,作品當中有繁華的舞場,熱鬧的茶館、豪華的别墅和富人們的生活,這樣的都市景觀描寫無疑是更直觀的。

ib考試由哪裡評分(IB中文考試作品比較題分析)1

那麼如何根據以上線索進行書目選擇呢?

這裡可以給出一些推薦。如果你想從共同的社會背景出發選擇作品,那麼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錢理群的《中國現代文學30年》,這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編寫的,有利于縱向比較,也有利于大家對同一議題做遞進選擇。

如果有同學喜歡橫向比較,那推薦一下《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由溫儒敏等主編,可以對同一主題,不同作者和寫作方式做比較。總之,從真題分析出發,我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善于比較分析,才能更系統地拿到分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