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央視一檔對話節目對郭敬明進行了訪談,
在節目中,馬東特别犀利的提問:
“作為一個南方人,你從沒有去過北京,為什麼能夠寫出如此貼近老北京的生活和語言,甚是髒話都充斥其間。”
對此,郭敬明的解釋是:
“身邊的朋友比較多,問一問身邊的朋友就可以解釋了。”
馬東似乎對這個答案不是很滿意,
他暗暗諷刺道說:
“以前的老作家要想寫出一本書來要去感受生活很久,而你就隻是跟朋友聊一聊就能寫出如此京味十足的作品,真是不得了。”
而郭敬明似乎将這當成了誇獎,
十分自豪地說:“是的,是可以完成的。”
與當時驕傲又自信的神情相比,
2020年底,郭敬明卻隻能灰溜溜地發了一篇道歉聲明後,
消失在曆史的舞台中。
從作家發展到導演,郭敬明建立的王國被自己親手摧毀,
落得這樣一個名聲,
或許,在他當年選擇抄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預料到了。
01.
1983年,在四川的一個小資家庭,郭敬明出生了。
家境相對優渥的他,
從小便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
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又是男孩,
父母對他可謂是有求必應,
各式各樣的玩具和圖書堆滿了郭敬明的房間,
家裡的零食和奶制品更是從不短缺。
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1987年,4歲的郭敬明因為長時間的嘔吐腹瀉,
被父母送到了醫院。
醫生的一番話讓郭敬明的父母覺得天都塌了。
醫生說:“孩子得了敗血症,幸虧送來的及時。但有一個後遺症就是不容易吸收,會導緻營養不良。”
這場突如其來的病症,
将郭敬明的童年禁锢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看着兒子躺在病床上虛弱的模樣,
父母心裡無比心疼,
深入了深深地自責中。
病痛雖然伴随着他,
但也讓他養成了一個愛好,
那就是讀書。
從四大名著到國外經典著作他全部都讀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郭敬明痊愈出院了,
但生病留下的後遺症,讓他看起來瘦瘦小小的。
當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爬樹與捉泥鳅的時候,
郭敬明隻能坐在家裡,
手邊圍滿了圖書和藥品。
年紀小小的他便不愛說話,
性格沉沉悶悶的。
一轉眼到了上學的年紀,
在學校中,他也時常獨來獨往。
因為愛讀書,所以在作文方面,
他時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随着年齡的漸漸增長,
郭敬明的身高便停止不長了。
升入初中後,
他的身高甚至沒有身邊女同學高,
這也讓他成為了很多同學嘲笑的對象,
高年級的學長更是時常把他作為欺淩的對象。
因為身體瘦弱和自身性格的原因,
讓他并沒有什麼力氣去反抗,
隻能獨自承受。
不管很快,郭敬明的生活便迎來了轉機。
初二那年,文學雜志開始流行,
在雜志的最後一頁,常常會有征稿的提示。
本就熱愛讀書的他,看見這個消息後,
便動了寫作的心思,
他就向雜志社投稿了自己寫的名為《孤獨》的詩。
不久後,他就收到了一筆寫着稿費的錢款,
這是郭敬明的第一桶金,
盡管微薄,
但這更多像是對他的肯定,
這讓他的内心無比的激動。
在這之後,隻要是有空閑時間,
他就會将精力放在寫作上。
高中的時候,郭敬明就已經成為雜志的簽約作家,
他也給自己起了個筆名——第四緯。
這也是他外号小四的由來。
盡管高三功課繁忙,但也無法熄滅他心中對寫作的熱愛。
2000年,新概念作文比賽名聲大噪,
向全國征收優秀的文學作品,
奪獎者可以享受高考的加分政策。
郭敬明此時意識到,這或許是通往成功的另一塊跳闆,
他仔細研究了前兩年獲獎的作品,
為了能夠獲得獎項,
他用1個月的時間,投稿了7篇5000字的作文,
甚至到報名截止的當天,他還依然在進行投靠。
這樣的努力和付出,也讓郭敬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那年的作文比賽中榮獲了第一名。
第二年,郭敬明攜新作再次殺入決賽,
并再次拿下了當年的冠軍獎杯,
成為了新概念作文比賽創辦以來第一個雙冠王。
由此可見,郭敬明的文學功底和才華是值得肯定的。
可正當他人生處于小高光時刻的時候,
那一年,高考取消了這一項加分政策,
這也讓郭敬明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最終,他被調劑到了上海大學影視學院。
而這也給他開辟了新的一條道路。
02.
初到上海的郭敬明就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燈光璀璨。
因為讀的是影視專業,身邊的學生都是非富即貴,
相比之下,從小城市裡來的郭敬明顯得十分格格不入。
在家裡,能夠裝一台電視,一台電話,
他都覺得十分高興。
可來到上海後,身邊同學的手機每個學期都用得不一樣。
看着同學每天穿着名牌,
一有時間就出去逛街,
而自己什麼都不能穿,隻能永遠在吃食堂。
郭敬明産生了上海并不屬于我的想法。
因為他讀的專業是影視編導,
整個班裡就他一個外地的學生,
上課的時候,老師全程用上海話講,
小組讨論和排作業的時候,同學們也不願跟他一起,
這也讓他再次感受了初中時期被排外的感覺,
甚至是産生了自卑的心理。
為了不耽誤學業,
他甚至刻意去學習了上海話。
或許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成功,這兩個字便刻在了郭敬明的心裡。
他将自己整天關在宿舍裡,埋頭看書寫作,
在大一的時候,他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
大二的時候,他開始創作小說《幻城》,
這部小說的創作過程可以說是十分艱難,
每每在寫故事大綱的時候,
郭敬明都覺得不是很滿意,
經常寫了改改了寫,
甚至寫到一半之後,将稿件全部撕碎了。
而兒子這樣的内心掙紮,父親也看在眼裡,
他将兒子撕碎的紙全部撿了起來,
用了一個晚上的時候将這些紙全部貼了回去,
他告訴兒子說:“不管怎麼樣,爸爸媽媽永遠都支持你。”
父親的話就像是一劑強心劑,給了郭敬明巨大的力量,
在這之後他的靈感如泉水般奔湧而至,
他以為自己在寫完的時候有很大的榮譽感,
但真的到了落下句号的那一瞬間,
他卻覺得無比平靜。
之後,他将這部小說發送給了雜志出版社,
在那個年代,像《幻城》這樣的魔幻題材的作品并不常見,
這部作品遭到了出版社絕大多數人的反對,
但出版社的主編卻看中了他的題材新穎、大膽,
他決定将這部作品出版,
不過主編向郭敬明提出了一個要求,
就是在短時間内,将這篇小說改為長篇小說,
郭敬明一時間犯了難,
不過他把這次機會看成是一個挑戰,
他選擇去正面戰勝它。
2003年,《幻城》一經出版就銷售了上百萬冊,
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說最初的10塊錢稿費是他開啟創作的初心,
那麼《幻城》所得到的收益則是他充滿野心的開始。
其實如果他能沉下心來認真創作,
或許能夠在今天的文壇上寫下自己光輝曆史,
但他太過于求成,這也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03.
在這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郭敬明接連推出了兩部作品,
都取得不錯的銷量,他的身價逐漸上漲,
他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羨慕同學的小男孩了。
2003年,年僅20歲的郭敬明就登上了作家富豪榜,
一時間風光無限,備受書迷的追捧。
為了專心寫作,他搬離了宿舍,
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公寓。
在那個時候,郭敬明的商業頭腦就已經顯現了出來,
他意識到或許自己也可以成立一間工作室,
招收一些作家,出版自己的作品,不用去依靠别人。
2004年,在野心的趨勢下,郭敬明創辦了名叫“島”的工作室。
為了能夠讓自己在文學界站穩腳跟,
他給自己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每天寫幾萬字的稿子,
什麼時間出版作品,
作品的風格、定位
甚至是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安排的特别詳細。
在2004-2006年的3年時間裡,
他先後出版了多部作品,
其中《悲傷逆流成河》更是直接開創了青春疼痛文學的題材,
他将目光放在了學生群體,
抓住學生叛逆時期的心理,
用浮躁華麗的語言,給學生編制了一個個美麗的夢。
工作室旗下出版的雜志《最小說》,
更是成為暢銷的作品,
幾乎每個學生的書桌中都偷偷放着一本。
在那個時期,隻要是冠有郭敬明的作品,
全部都是買到脫銷,
銷量剛是常年保持在第一的位置。
但有句俗話說的好,人後是非多,
沒過多久,郭敬明便陷入了抄襲的漩渦中。
知名作家莊羽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表示,
郭敬明抄襲了自己早年的作品,
并整理出來的抄襲證據更是長達幾百頁。
但與郭敬明比起來,莊羽的名氣實在微弱,
看着評論裡維護郭敬明的言論,
莊羽的内心十分生氣,
她一紙訴狀将郭敬明告上了法庭,
然而事情并沒有她想的那麼簡單。
對于她的訴訟,郭敬明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
他将自己抄襲的地方,全部打亂,
放在不同的章節,盡管有很多相似之處,
但卻無法讓人一眼看出。
這樣的做法,也讓莊羽的維權之路變得一場艱難,
訴訟更是一拖再拖。
對于這場官司,莊羽後來說道:“我真的身親俱疲,太難了。”
與備受煎熬的莊羽相比,
郭敬明倒顯得異常輕松,
他甚是十分大膽的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這邊有了開頭的場景,
盡管後來郭敬明被問到跑到廁所哭泣,
但他還是表示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幾個月後,法院下達了最終的判決,
郭敬明抄襲的事實成立,
賠償莊羽21萬元經濟損失,
同時停止銷售抄襲書目。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
對于這個結果,郭敬明選擇了視而不見,
他的名氣一點沒收到影響,
其他作品的銷量更是逐年增長。
在2007年的時候,
郭敬明更是直接登上了作家富豪榜的榜首,
這場風波甚至沒有帶給他一點影響。
同年,郭敬明與長江文藝出版社合作,
将自己的工作室升級為了“上海柯艾”,
他占股75%,剩下的股份一部分是長江的,一部分是天娛的。
有了出版業和娛樂圈兩位大佬的加持,
郭敬明的人生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低,
他開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第一步就是進入作家協會,
在王蒙的介紹下,郭敬明成功加入作家協會,
并享受副處級的待遇。
第二步便是參加各種綜藝節目,
維持自己的熱度,
他甚至跑到唱歌比賽當起了評委。
第三步便是轉戰電影界,
科班出身的專業背景,讓郭敬明對于拍電影這件事信手拈來。
2010年之後,中國電影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郭敬明抓住時機,将自己的作品《小時代》改編成了電影,
他創造了一個屬于獨屬于郭敬明的電影風格。
影片中,幾個女孩的青春和經曆的故事,
與現實相差甚遠,
夢幻的色調、漂亮的建築和奢靡的場景,
給觀衆呈現出了一場如泡沫般的夢境。
盡管這部影片的成本不過4700萬元,
但卻取得了7.8億的票房。
跟一個字一個字碼字賺錢相比,
拍電影賺錢似乎更容易一些,
郭敬明上瘾了,他在電影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大。
随着互聯網行業漸漸興起,
紙媒便退出了曆史舞台。
郭敬明旗下的雜志紛紛停稿,
而他自己也不在寫書,
将全部的經曆放在了拍電影上。
在這之後,他先後推出了《小時代》同系列電影,
都收獲了很高的票房。
他也一舉成為了暢銷導演,
完美的實現了自己的轉型。
他甚至得到了當年“中國夢踐行者”的稱号。
看着自已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
郭敬明覺得無比的自豪,
他表示:“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夢”。
04.
《小時代》四部曲完成之後,
郭敬明又推出了電影《爵迹》,
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可以用十分豪華來形容,
在特效方面更是用上了CG和動作捕捉的技術,
這部制作成為高達1.3億元的作品,
卻沒有達到郭敬明的預期。
制作技術的粗糙和演員尴尬的演技,
讓《爵迹》剛上映便收獲了無數惡評。
盡管在全國路演時,郭敬明淚灑當場,哭泣賣慘,
但這部作品最終僅僅取得了3.82億的票房,
仔細對賬之後發現虧損了将近兩成。
從《爵迹》的衰落,不難看出觀衆對郭敬明的态度,
其實在《小時代》上映的時候,
對于郭敬明的罵聲就頻頻傳來。
此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不幸遠不止票房虧損這一件事,
作為電影投資方的樂視爆發債務危機,
最終于2020年退市,
他投資的500萬血本無歸。
正當他準備用《爵迹2》為自己赢回臉面的時候,
主演範冰冰卻因為稅務問題慘遭封殺,
他不得不将電影撤檔,
并斥重金修改所有範冰冰出現的鏡頭。
2020年,《爵迹2》改名為《冷血狂宴》轉土重來,
本想着能夠打一場翻身仗,
可等待他的卻是自己王國的崩塌。
2021年初,郭敬明以導演的身份參加了《演員請就位2》,
在節目中,他我行我素、不按常理出牌的态度,
讓坐在評論席裡的李誠儒老師都看不下去了,
對他說出了如坐針氈這四個字。
在最後一期的錄制現場,他更是氣的爾冬升憤然離場。
随着節目的播出,
他随意發放S卡,随意評價演員的做法,
将自己的路人緣徹底敗壞。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國内156名編劇、作家、制作人聯合簽名抵制郭敬明種種不當行為,
站在風口浪尖的郭敬明在重壓之下,不得不出面道歉,
而他欠莊羽的那篇聲明也終于在16年後兌現,
至于他是不是真心悔過,大家也無從得知,
不過從他的道歉信中,不難發現,
他将自己的錯誤歸結到了年少無知。
而他發聲明的時間點,正是他的新電影剛剛上映6天的日子。
其中的緣由或許能夠一探究竟了。
結語:
如今,39歲的郭敬明已經銷聲匿迹了很久。
從最初純粹喜歡寫作的少年,
到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的商人,
郭敬明的發家史可以用唏噓兩個字來形容。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野心取代了他寫作的初心,
名利迷失了他的眼睛。
有野心是好事,但也要走在正道上,
不論是作家、導演還是任何人都要愛惜自己的羽毛,
畢竟有時候摧毀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