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課文知識點
一、生字詞
1.易錯字音
蒙(měng)古包 好(hào)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2.近義詞
渲染—烘托 熱鬧—喧鬧 明朗—晴朗
奇麗—瑰麗 疾馳—飛馳 回味—體味
境界—境地 拘束—拘謹
3.反義詞
迂回—徑直 拘束—自然 灑脫—拘謹
舒服—難受 羞澀—大方
4.理解詞語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
迂回:回旋、盤繞。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态度顯得不自然。
二、課文分析
1.本課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選自《内蒙風光》。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描繪了三幅動人的畫面: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讀了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說說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理解: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麼忍心馬上分别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着惜别之情。
體會:這句話作為全篇的結尾,點明了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内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三、品味語句
① 在天底下,一碧千裡,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裡”指草原的範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②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鮮嫩,顔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将草原拟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置身于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歎,并産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③ 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裡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着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拟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④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着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豔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将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四、課後習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①内蒙古的景區有呼和浩特,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包頭。
②内蒙古自治區北面鄰蒙古和俄羅斯,東緣嵌着茫茫林海的大興安嶺,嶺東南山麓西遼河平原,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地旅遊資源的豐富多樣。
③内蒙古最吸引人的當屬獨特的自然風光,境内同時并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個大小湖泊。其北部草原居全國牧場之首,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淨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遙遠而親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更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樸自然的神韻。
④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内有不少的名勝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⑤蒙古包一般為圓形,大多用條木做成網壁與傘形頂,上蓋毛氈,用繩索勒住,頂中央有圓形天窗,容易拆裝,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⑥奶茶摻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飲料。
⑦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盤子裡做點心,并不是豆腐。
⑧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習慣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寫得美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在抄下來。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不用墨線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美得沒有明顯的界線。“翠色欲流”是說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綠色濃厚,就像要流下來一樣。“輕輕流入雲際”是說綠色的草原一望無際,與天相接,仿佛翠綠的顔色流入天邊。體會到草原的景色非常美麗。
(2)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答:這句話是動态描寫,把蒙古族同胞穿着鮮豔的服飾,策馬疾馳,遠迎來客時襟飄帶舞的樣子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體會到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3.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答:意思是說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忍心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下,相互傾訴着惜别之情。從這句話中體會到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圖文解讀
1 草原
總結:闆書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