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姜曼 見習記者 武鑫悅
2月26日,一場做燈籠,學習民俗活動的親子手工體驗課在臨沂市文化館舉行。
活動過程中,老師手把手教導孩子們如何制作元宵節燈籠,圓形、八邊形,畫有十二生肖的、舞龍舞獅的等各種樣式的燈籠令人目不暇接。不同種類的燈籠制作難度也不同,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适合自己的燈籠,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制作,喜氣洋洋過元宵。
猜燈謎,賞花燈。謎語也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臨沂市文化館公共區域擺放着做好的燈籠上,每盞燈籠上都挂着燈謎小卡。小朋友的燈籠制作完畢後,就在公共區域的燈籠上進行猜燈謎活動,猜中的解下來,獲獎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品呢。
8歲的徐丞澤是第一個完成燈籠制作的小朋友。他說:“我做得最快,是因為做得用心。”孫銘遠是第一次接觸立體手工燈籠的制作。他在哥哥的陪同和幫助下,完成了制作。他表示這次體驗“感覺很好,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一盞盞精巧别緻的燈籠在小孩子們的手中被創造出來,随行家長表示欣慰。6歲的小女孩淩若琳和爸爸第一次體驗親子活動。“這次活動太有意義了,增進了我和女兒的交流互動,有機會還願意和孩子一起體驗這樣的傳統節日吉祥物的手工制作。”
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春節期間的群衆文化生活,臨沂市文化館開展2021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第四屆沂蒙“鄉音鄉韻”展演季系列活動。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