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被孩子充值遊戲怎麼退款?株洲晚報 記者/姚時美 謝嘉 實習生/吳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手機被孩子充值遊戲怎麼退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株洲晚報 記者/姚時美 謝嘉 實習生/吳倩
孩子的沉迷、家長的疏忽、遊戲平台的開放,讓手機遊戲成為一頭“吞金獸”。孩子玩手遊不能自拔,吞噬家長銀行卡中的餘額,給家庭帶來巨額的損失,也讓家長對孩子荒廢學業充滿擔憂。
近期,不少家長反映上述問題,株洲晚報聯合我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聚焦民生熱點,推動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本期關注“未成年人手遊充值”問題。
家長投訴 9歲男孩玩手機遊戲
刷了16萬元不長記性,又偷刷了5700多元
▲一位投訴家長提供的遊戲充值扣款截圖。 受訪者供圖
去年6月22日,株洲晚報A09版以《坑爹 9歲兒子玩電遊花了老爸16萬》為題,報道了9歲的小龍玩手機遊戲,充值16萬元刷各種禮包用于遊戲裝備升級,他父親被氣得中風。之後,在市婦聯出面維權,幫助追回12.8萬元損失。本來以為此事告一段落,小龍也會吸取教訓,然而不久後,類似的事情再次出現。小龍需要手機用于學習打卡,父親劉先生就給了他一部去掉電話卡的舊手機。
“以為沒有電話卡就不能玩遊戲,也不能充值了。”今年3月6日,劉先生檢查這部手機,發現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小龍又在玩手機遊戲,并有多筆充值記錄,共計5700多元。這讓劉先生當場氣憤不已,立即解除了這部手機與銀行卡的綁定。
近日,記者從市長熱線了解到,2022年1月1日至今,我市有近10位市民向市長熱線投訴未成年人遊戲充值問題,他們反映的事情跟劉先生類似。
68歲的齊阿姨和10歲孫子一起生活,上個月她去銀行存錢時,發現卡裡7000多元不見了。通過查詢銀行轉賬記錄,才知道錢全部轉給了網絡遊戲公司。
“每筆錢金額都不一樣,3月17日最多,陸陸續續充了925元。總共充了7000多元。”4月14日,齊阿姨告訴記者,孫子玩“新葫蘆娃”“決戰羽毛球”兩款遊戲,充值金額分别為3467元和3709元。
“我兒子很聰明,擔心被我發現後挨罵,第一時間就把交易記錄删了。”市民袁女士說,7歲的兒子用家裡人手機玩遊戲,在完成充值後删除交易提醒和短信,等到她要用錢時,才發現工資卡的3000多元全沒了,全部充進一個名為“逃跑吧少年”遊戲App内。
市民漆先生說,受疫情影響,2021年底他12歲的孩子在家上網課,開始沉迷“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手機遊戲。正常開課後,他跟其他家長交流得知,孩子班上有不少同學在玩同款遊戲,孩子之間還會互相攀比排名、裝備、級别,“不充值,很難玩下去。”
“前後充值了10000多元。”漆先生說,平常孩子會拿手機買東西,所以知曉支付密碼,每次遊戲充值,又會删掉付款信息。
記者調查
●因為舉證難,投訴家長均未獲得全額退款
記者從株洲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科了解到,關于未成年人玩手機遊戲充值的投訴舉報,因證據不足,難以證明手機遊戲玩家的身份為未成年人本人,而且遊戲平台注冊地在外地,維權成本較高,導緻投訴人的維權難度很大。最終投訴人反饋給12315的信息,幾乎沒有維權成功的案例。
▲黃女士申請退款,被遊戲平台拒絕。受訪者供圖
“我向遊戲平台反映後,他們讓我提交一些證明材料,結果還是沒能退回充值款。”袁女士說,遊戲公司一開始給她發短信稱,提交信息不準确,需要重新填寫。袁女士目前仍在申請中。
齊阿姨由于年紀大,對很多申請流程不會操作,隻能讓一位年輕朋友幫忙申請退款。但提交材料後,同樣被要求重新填寫。
“這對我們家庭來說是一筆較大的支出。”齊阿姨稱,小孩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密碼、偷偷充值、進而消費,同時删除了手機短信通知,家長很無奈。
漆先生因申請一次被拒後,認為維權太難,放棄退費申請了。
也就是說,經記者調查後發現,上述投訴家長均未獲得全額退款。
●遊戲公司回應:有不少成年人惡意投訴
對于未成年人遊戲充值退款問題,記者聯系了騰訊遊戲客服,對方答複:平台已建立相對完善的反饋渠道和受理流程,如果判斷由未成年人消費的可信度較高,平台會進行妥善處理。不過,平台每天也會收到惡意申訴,成年人在遊戲或網絡平台消費後,再以未成年人的名義申訴退款,達到“免費消費”的目的。
針對未成年人遊戲充值問題,晚報記者近期也發起一次調查,共有30名家長參與。調查結果顯示,42%的人曾給遊戲賬号充值,其中有10%進行過大額充值。有的家長會給孩子玩益智類的小遊戲并充值。49%的家長稱孩子充值後,他們希望能拿回錢,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有22%的家長遭遇過退款難,一分錢都沒拿回來。
●平台默認成年人操作,未成年人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2019年10月,遊戲防沉迷新規出台,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遊戲企業兩個月内完成實名注冊制度,不得為未實名注冊的用戶提供遊戲服務。
然而記者實測發現,雖然多款熱門遊戲都需實名認證,但對身份證審核的嚴格程度不一,對未成年人的認證存在明顯漏洞。
記者使用一款安卓系統手機在應用市場“遊戲榜”中下載多款遊戲進行測試,發現如果未成年人用家長的微信、QQ等平台賬号登錄遊戲,遊戲平台就會默認玩家是成年人。這意味着,如果孩子使用父母的手機,可以直接用微信或QQ賬号登錄遊戲,繞開實名認證的步驟。部分手機也可以直接選擇使用對應的手機賬戶登錄,免除實名注冊。
另外,不少遊戲平台以免費玩的形式提供娛樂,玩家在免費試玩後,平台提示付費買裝備、升級,步步誘導付費,未成年人在知曉支付密碼的情況下,輕松就能實現充值付費。
婦聯維權
幫助追回損失,加強心理輔導
去年年底,玩手機遊戲充值16萬元的小龍,在市婦聯的幫助下,最終追回12.8萬元損失。
昨日記者從市婦聯了解到,此時又有新進展。除了此前公開報道捕魚海島遊戲研發運營方桂林力港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益陽市公安局赫山分局凍結資金近3億元外。不久前,益陽警方來到株洲,找到小龍父子,對該起案件進行調查。記者從益陽警方獲悉,當地公安機關已經成立專案組進行偵查,具體情況沒有透露。
除了關注案件進展,市婦聯花費了大量精力關注小龍的身心健康,在婦聯公益律師桂露雲的努力下,小龍見到了自1歲多起就再未謀面的母親,得到了部分撫養費,獲得了久違的母愛。市婦聯心理輔導團隊多次對小龍開展心理輔導,讓小龍慢慢有了孩子本該有的歡笑,比如4月10日,心理輔導團隊成員馬老師、黃老師和文媽媽帶着小龍和他的鄰居淘淘弟弟到渌口區消防救援大隊體驗生活,小龍一路上興奮地高唱熱門歌曲《孤勇者》,在消防大隊院子裡放飛自我,坐消防車、踢足球、打籃球、打羽毛球,玩得不亦樂乎,玩累了,午飯破天荒地吃了兩碗飯。
婦聯幫助維權的對象,不止小龍一人。上個月,本報報道了黃女士11歲的兒子偷偷用她的手機玩手機遊戲,充值近2萬元,向遊戲平台申請退款遭拒。桂露雲得知情況後,建議黃女士與她見面,她将手把手教黃女士維權。
消費警示
時刻監督、有效引導,避免孩子沉迷遊戲
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律師志願服務團成員、湖南天舒律師事務所律師聶維芳分析認為:未成年人玩手機遊戲充值的行為,在法律責任的認定上,主體在于監護人和遊戲平台兩方。
聶維芳認為,未成年人玩手機遊戲充值,本質上與拿監護人的錢到購物場所消費一樣。根據《民法典》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該類未成年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該類群體實施的純獲利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适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才有效。孩子的消費行為,家長可以同意或者追認,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内未予以追認的,視為拒絕追認。
不過未成年人玩遊戲充值的消費模式,與普通的消費行為在維權模式上有特殊性,主要是舉證較難,特别是未成年人掌握了父母手機的指紋、密碼等方式進行支付的情況下,平台很難辨别,此時要證明遊戲玩家為未成年人本人有難度。
作為遊戲平台的運營方,對遊戲的注冊是否盡到實名注冊,人臉、指紋認證,限制消費額度等方面的認證和限制責任,如果沒有盡到這些義務,導緻未成年人大額充值消費,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維權支招
注重抓證據,緊盯投訴進展
聶維芳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并已造成損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維權。
1.保存所有的充值記錄等消費憑證,未成年人在遊戲中的聊天記錄等一切證明未成年人充值操作的證據,并及時向遊戲平台所在地相關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2.進行投訴舉報後,緊盯案件的進展情況,一旦發現遊戲平台在運營過程中因涉嫌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被查處,可以向相關部門報備,提交證據證明遊戲玩家為未成年人,申請退回充值款項。
為了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手機遊戲,給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12315投訴舉報科相關負責人建議:
1.家長要履行好監護權,為孩子配備專用的電子産品,将手機設置時,限制或關閉充值轉賬等功能。
2.家長管理好手機的指紋、密碼等支付功能,避免孩子錄入自己的指紋,或掌握支付密碼。
3.家長多檢查孩子的手機,留意手機的消費記錄,發現孩子有遊戲充值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和引導。
記者手記
家、校、企共挑重擔,幫孩子減掉遊戲“包袱”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青少年網絡遊戲用戶規模已經超過2億,6-14歲是青少年接觸網絡遊戲的主要時期。在10歲以下的群體中,近兩成的孩子不到5歲就接觸網遊。
未成年人沉迷手機遊戲、充值造成經濟損失現象,已經逐漸演變為社會問題,令家長深惡痛絕。孩子是沒有錯的,受年齡、學識、社會閱曆所限,他們對外界的認知是極為有限的,要肩負起責任的,是家長、遊戲平台、學校三方。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必須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給予孩子陪伴和教育,引導孩子樹立正确的娛樂觀念,遠離有害身心健康的娛樂方式,多參與健康的活動,對于孩子沉迷遊戲的行為堅決予以制止。
學校是孩子成長學習的關鍵場所,學校要充分激發未成年人的學習興趣,适當開展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讓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集體活動中,鍛煉孩子堅韌的毅力和獨立完整的人格。
作為遊戲平台,應當盡到約束責任,通過更有效的技術手段嚴格做好未成年人身份認證、充值繳費限制,并在玩家操作遊戲過程中,做好跟蹤,發現充值金額頻繁、較大等異常,應當及時甄别并提醒,避免未成年人大額消費。
來源:株洲晚報
審核:羅小玲
編輯:陳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