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中,有老子的名言,就是中國政治思想史及政治哲學上一句很重要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發揮起來,可引述的道理及實例很多,簡單地說,“小鮮”像是小魚,或一塊小肉之類的。要注意“烹”這個字,什麼叫做“烹”?我們都曉得,做中國菜叫“烹調”,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所以炒菜的火叫“武火”,尤其炒牛肉絲、豬肝都要大火,火開得很大,東西一倒下鍋,炒兩三下,就要把鍋提起,離開大火遠一些,否則炒得老了不好吃。從前學廚師,膀子的力量是要有工夫的。尤其在大叢林裡用很大的鍋,一樣菜要分裝二十幾大碗,一倒下鍋,炒兩下,一隻手端起來炒,将整鍋菜抛向空中,打一個轉再落下,那種本事就是少林寺、武當派的武功都比不上;那真有本事,手法快得很,那是炒。
所謂“烹”,是文火、細火,慢慢熬炖。像現在人喜歡吃白木耳,我們現在是電器化了,一般電飯鍋煮出來的白木耳,是半個鐘頭熬出來的,不是烹出來的。以前如何烹呢?從很早五更天亮前開始,油燈點上三四根燈草,上面放一小碗四川萬縣烏山的白木耳,在陰濕的地方炖,一直到天亮油燒幹了,白木耳也炖好了,再放進冰糖,吃到嘴裡好像沒有東西,一溜就下去,咽都不要咽的,與現在的白木耳味道絕對不同。所以這叫“烹小鮮”。很多名菜都是如此烹出來的,甚至用文火烹上一天兩天才好。中國老土話說:“請客三天忙,蓋房子三年忙,讨個老婆一輩子忙。”精美的菜是要細心烹調的。
講到“烹小鮮”的道理,是用文火慢慢地、小心謹慎地炖。“大鮮”就不是這樣一回事了,大火烹又是另外一種做法,要猛火煎炸。小火是調理“小鮮”,這個道理就像前面所謂“治人事天,莫若啬”,一點點慢慢地烹出來。為什麼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呢?是告訴我們,處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青年們前途無量,将來如果做什麼大事,不管工商界、學術界,一個大問題到手的時候不能大意,要謹慎小心。但謹慎小心又不要過分,太過分用心,火又太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則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烹小鮮”的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