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在如今的育兒界,流行着一種“精英教育”,每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智力超群,表現優秀,把孩子往“神童”的方向培養。
父母希望孩子學拼音比别人早、認漢字比别人多、說英語比别人好,這樣就能證明孩子智商高。現在就連孩子的開口說話的時間早晚,都能被當作判斷智商高低的一個标準。
兒子開口說話遲緩,智商發展指數低于普通孩子,媽媽懷疑生出“弱智”李女士的兒子一歲多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非常遲緩,比同齡人差出很大一截。無論家裡人每天怎麼教,兒子都無法早日學會說話,隻會發出一些“啊”“咿”類似的聲音。
等到一歲十一個月的時候,還隻是會含糊地叫“爸爸”,連“媽媽”都不會叫。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會學着大人說話了,可李女士家的兒子說話水平仍然止步不前。
對兒子說話問題實在放心不下,李女士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智力測試,結果得了74分,醫生說這分數太低了,兒子的智力發展指數處于邊緣水平。
李女士聽完醫生的檢測結果,瞬間崩潰了。回家之後,李女士看着可愛的兒子,怎麼也無法相信自己的兒子難道是個“弱智”嗎?
明明兒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健健康康的,自己和丈夫也都是高學曆人士,兒子怎麼會在智力發育上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呢?
畢竟每個孩子的發育成長過程不一樣,說話有的早有的就稍晚。說話晚并不是代表不會說話或者智商低,說話早也不是說明孩子就是“天才”了。
在孩子不會說話時候,如果理解能力沒有較大問題的話,家長不用操之過急,對孩子的成長加以過多的幹涉,尤其是類似這樣生硬的智力測試。
即便從智力篩查的角度來看處于邊緣水平,但這種測試隻是數據上的一種測試,隻能作為參考。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千萬别給孩子貼上“弱智”标簽。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不管别人怎麼說,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自信,按照正确科學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在幼兒時期早點開口說流暢的話,那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不要過于迷信數據
朋友小白家的女兒在2歲的時候也去做過這樣的智力檢查,最後得分是80,還被醫生懷疑女兒得了自閉症。小白吓得夠嗆趕緊去特殊兒童中心做了咨詢,結果發現小白的女兒的各種表現并不符合自閉症兒童的症狀。
智力發展指數隻是一個參考數據,孩子的智力問題還需要從多方面觀察才能得出結論。孩子小時候,智力發展水平表現得不是很明顯,家長不要過于迷信數據,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引導。
二:多陪伴在孩子身邊
據調查研究顯示,現代白領家長人群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近60%的家長不同程度地錯過了孩子成長期。
有句話講得好“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什麼比家長的陪伴更重要的了。在發現孩子不愛說話、不願說話的時候,家長首先估算一下自己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否做到了合格的家長呢?
陪伴孩子也不意味着拿個手機坐在孩子一旁就好,這樣的陪伴是“人在心不在”。孩子需要的是有效的陪伴,孩子小的時候多對他說說話、逗樂,大了之後帶孩子出去做遊戲、認知世界。
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的存在和積極性,自然而然地,孩子也會願意與家長溝通,加快說話的進程。
三:多給孩子鼓勵和引導
教會孩子說話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可能有的家長每天教了好幾遍,日複一日,仍然還是沒有得到任何反饋。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先不要氣餒,别對孩子說一些“你怎麼這麼笨”“學了多久都學不會”等這樣消極的話。
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不會像大人一樣有那麼成熟的思維。家長應該耐心一些,多給孩子鼓勵性質的引導,輸出一些正向積極的話語“對,再大聲一點”“寶貝真棒,再說一遍”。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内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