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2-02 19:54:48

電影票房收入連續兩年破億,增速卻從32%下緩到9.4%

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

2015年,株洲票房收入首次破億元,增幅達到32%。

2016年,株洲票房收入再次過億元,不過,增幅僅為9.4%。

通過這兩組數據,能明顯感受到,去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震蕩”在株洲的反映。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1

(市民在電影院購票。 本組圖片 譚浩瀚 攝)

動蕩中,一方面,株洲千金影城(下稱千金)、中影國際影城(下稱中影)2家老牌院線票房收入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各路院線又看中株洲市場,紛紛湧入,縣域市場也表現出了強大潛力。

株洲電影市場,如何見招拆招,逆流而上?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2

【變局】老牌院線齊下跌,新增院線勁頭足

“還在掌控之中。”

看完大年三十至初六的“賀歲檔”票房收入,中影市場經理黃香玲平靜地說。

2016年賀歲檔,株洲票房收入增幅達到30%;而2017年,增幅僅為6.8%。對比兩組數據,明顯感覺到,“隐憂”仍未散去。

2010年至2015年間,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每年以30%以上的增幅高速增長。在此期間,株洲票房市場的收入也逐年攀升,2015年32%的增幅,創下曆史新高。

然而,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全國電影市場迎來大拐點,開始急速下降。到年底,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以3.3%的增幅尴尬收尾。

去年,株洲票房收入達到1.16億元。細細梳理官方數據,不難發現,長期占據株洲票房收入半壁江山的兩大老牌龍頭院線千金和中影,去年的票房表現,足以說明這場震動。

2016年,千金影城實現票房收入2275萬元,為株洲第一;中影以2204萬元票房收入緊随其後。對比2015年數據發現,兩者分别下降了520餘萬元、370餘萬元。

2016年株洲票房收入成績單上,最亮眼的,要屬橫店國際影城。開業一年多,就創下1496萬的票房收入,與上述2家成鼎足之勢,将株洲其他院線甩在身後。

“我們主要得益于宣傳的到位,和與周遭影院差異化的排片。”橫店國際影城負責人鐘宇認為。

這映射出的,是株洲電影市場的激烈争奪,“而且是在全國大盤頹勢下的激烈競争。”

黃香玲介紹,雖然千金一直是龍頭老大,但是中影與之的差距在日益縮小,“2014年,兩家票房相差1000多萬元,去年差距僅為71萬。”

院線也在逐漸增多。截至目前,株洲目前擁有電影院22家,銀幕數132塊,株洲五個縣(市)都至少有一家數字影院,實現了城區和五個縣(市)的全覆蓋。

生活在長株潭城市圈的株洲市民,已将觀影作為一大娛樂支出。面對電影市場這塊大蛋糕,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主動投向株洲。萬達有望今年在河西引進IMAX,韓國CGV等大牌院線,也有望在今年入駐株洲。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3

【探因】國産片質量差,第三方“票補”少了?

關于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收入放緩的原因,各界衆說紛纭。那在株洲影迷和院線方眼裡,真相又是如何?

“去年我就沒怎麼進影院看片子,感覺沒什麼吸引我的,尤其是國産片。”家住三三一的市民餘繁是位資深影迷。在她看來,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缺少現象級或話題度高的影片。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4

日前,中國證券報援引藝恩數據顯示,中港合拍片《美人魚》以33.92億元總票房成績穩坐2016年票房第一,緊随其後的則是三部進口片--《瘋狂動物城》《魔獸》《美國隊長3:英雄内戰》。年度票房前十中僅有兩部純國産片,分别是《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盜墓筆記》。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5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6

“對院線來說,影片質量永遠是主導因素。”黃香玲坦言,“2015年,校園風、輕喜劇,動不動就幾個億,現在好景不再。”

不單單是株洲,對比2015年與2016年同類型國産電影的單片表現,也能明顯感受到全國大盤這腳“急刹車”的猛烈:《盜墓筆記》作為2016年暑期檔國産電影票房冠軍,交出了9.8億元的成績。乍一看表現不俗,事實上,2015年同檔期的《捉妖記》是以20億元“封王”,同類型的《尋龍訣》也達到了16億元;5.5億元收官的《大魚海棠》,也與2015年9.5億元的《大聖歸來》差了近一半。

而在鐘宇看來,觀衆也變得理性了,“以前是跟風看電影,現在更加理性,自己喜歡的就推薦,不喜歡的拍磚。”

記者統計的豆瓣電影相關數據也顯示,2015年豆瓣打分平台超過7分的國産影片共有27部,2016年,這一數字是15部。

此外,第三方購票平台“票補”退潮,也是票房收入增長乏力的重要原因。

市内某院線負責人趙寒(化名)介紹,“票補”是“互聯網 電影”的産物。在線票務平台興起後,為吸引用戶下載APP,低價策略成為主要競争手段。這些或來自于制片方,或來自于發行方的票房補貼,直接計入了全年總票房中。價格的優惠,使得一些消費者被“票補”拉進影院。

“早期票補培養了觀衆的低價觀影習慣,現在票補沒了,很多人就不會去看了。”趙寒認為, “票補”的減少,使那些适應了9.9元看場電影的消費者,開始認為電影票40元一張是“黑心暴利”。

不過,第三方購票平台的來來去去,對影院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帶動影院消費,另一方面也影響着影院客源的穩定。“票房收入有近60%來源于第三方帶動。”黃香玲不無擔心地表示,不參與第三方,帶動不了消費,而第三方占比太大,自己的會員就會流失,會被第三方牽着鼻子走。

然而,也有不少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各個第三方平台的競争格局已定,“票補”并不會馬上消失。做在線票務起家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思考:“互聯網産業作為這個時代的先進生産力,除了低價促銷,還能夠給市場帶來什麼?”

【來勢】院線大打“升級戰”,縣域市場活力足

數據顯示,2016年有408萬人次走進株洲影院觀影,比2015年增長11.8%。

今年甚至以後,株洲電影票房市場走向又大緻如何?“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是記者收到最多的回答。

盡管前途不可預測,但院線的“升級戰”,早已硝煙彌漫。

“去年5月份,我們就換了一半以上的激光熒屏。”黃香玲說,競争越發激烈,各個同行,都在卯足勁升級硬軟件,“觀衆是越來越挑剔的。”

而在橫店國際影城,一系列惠民措施,也在去年相繼推出。在千金國際影城,2016年有10多對戀人在電影院包場求婚。

梳理近年來株洲電影票房收入,縣域影院所表現出來的強大潛力,可謂一大亮點。

2015年,五縣市6家影院的票房為964.8萬元,比上年增長了48.59%;2016年,五縣市區院線票房收入累計達1872.6萬元,比2015年增長94.86%。

而事實上,株洲城鎮電影市場尚未得到有力開發。

記者走訪了解到,縣域影院觀影群體主要為學生和中老年人。因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多,大多數縣級影院在春節、寒暑假等旺季時上座率才能達到60%-70%,而淡季的日均觀影人次有的則以個位數計算,日營業額隻能以百元計。

“我們2015年年底才開張,目前正花大力氣培育市場。”株洲縣電影院負責人喻禮介紹,他們通過送券、低價等方式,來吸引更多人走進電影院,增加競争力。

“縣域電影剛完成布局,五縣市城鎮居民的觀影習慣還需要時間來培養。”市電影辦主任陳靜對縣域市場充滿信息,“在未來幾年,縣域票房無疑将是株洲票房的重要增長點,大有潛力可挖,這将會成為株洲又一個票倉。”

不過,縣域影院跟市區影院,仍存在不小差距。

1月22日,記者通過貓眼電影梳理發現,株洲縣域和城區院線排片和價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當日,茶陵縣星美國際影城共上了8部電影,而同屬星美影城的石峰區分店則上了15部影片。浏覽下來還發現,城區的價位有更多的優惠政策,縣域的普遍沒有,即便是團購,價格也在大多在35元以上。

“去年隻在茶陵看過兩場電影。”曾在包頭上學的茶陵居民譚一波對記者表示,茶陵的電影票都比包頭貴不少,排片、衛生、服務一般。“逢年過節,都在家,誰不想去影院看部電影?但眼下的情況很容易讓人感覺不值。”

可見,想成為株洲另一個票倉,縣域影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株洲日報 記者/吳楚 通訊員/田家樂)

編輯/馮超

今年内地電影票房已破180億元(變局中的株洲電影江湖)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