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會吃臘八粥,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古時候,人們常在十二月初八這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漸漸形成傳統的節日。如今的臘八節,更多意味着春節序幕已經拉開,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
臘八一過,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殺豬宰羊。在外漂泊的遊子歸鄉,與倚闾而望的親人團聚,共話家常,句句都是鄉音。這是團聚的時光,是安詳的季節。
過完臘八,就等于開始準備過年了。
我國各地慶祝臘八的習俗各有不同,但都顯示出濃郁的地方特色,除了耳熟能詳的臘八粥,這些臘八的食俗你都知道嗎?
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八寶粥”,以粳米或糯米搭配7樣食材熬制,在南宋文人周密撰寫的《武林舊事》一書中便有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熬煮八寶粥的記載。稻米性質溫和,易入味,與幹果豆類同煮,既可調和五味,又能健脾消滞,益氣安神。圖中,安徽亳州的白依律院正在煮臘八粥。臘八粥營養豐富,如今早已從節令食品演變為日常也能随意享用的美食。
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據說始于宋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當時臘八粥是供窮人食用的,到了年底窮人沒有吃的東西,将鍋蓋、缸沿打掃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習俗,最終傳到官府、宮廷和寺廟。後來,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将小米、栗子、杏仁、瓜子、花生等徹夜熬制,一直熬到天亮。熬好後的臘八粥香糯濃稠,或供在桌前敬神祭祖,或分贈親友正午前送出,或贈送窮人行善積德。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争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華北地區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幹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顔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隻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衆所周知,臘八粥主要以谷物、豆類、果仁等為原料進行熬制,屬于藥食同源,兼顧美食口感和養生保健。臘八粥内容豐富,粗糧細糧搭配,營養全面,可以保健強體。其中粳米,糯米,小米,薏米,芡實等益氣健脾養胃。
另外,臘八粥中的豆類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賴氨酸含量也很豐富,與大米等谷物搭配起來可形成有效的營養互補。豆類中的赤小豆,中醫認為其可以健脾燥濕、利水消腫,對于脾虛腹瀉以及水腫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枸杞、紅豆、花生、大棗、桂圓、蓮子等補益氣血,适合普通人群,特别是年老體弱,産後貧血的人。
科學熬制臘八粥
1、在食材處理時,要對不同食材依據其特點進行清洗、浸泡、剝皮、去核、精揀等操作。例如豆類等不易煮爛的食材,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後才會更加柔軟可口。
2、民間有熬煮臘八粥時加食用堿的習慣,認為這樣熟得快并且粥的稠度好。但是,這種做法容易造成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流失。專家建議熬制臘八粥時不要加堿,巧用電飯鍋和電壓力鍋的“雜糧粥”功能,就可輕松煮出美味的臘八粥。
傳統臘八粥做法
材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1、先将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2、将桂圓去掉皮、核,隻要肉;将栗子剝掉殼及衣。3、鍋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幹淨倒入鍋内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将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幹淨倒入鍋内一起煮,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内攪拌均勻,開鍋後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内,撒上白糖。
根據體質選擇熬粥食材
很多市民都認為臘八粥就是一鍋炖,隻要是有營養的東西都可倒入鍋中熬煮,其實,這種不分體質随意選取配料的吃法,是不合适的。中醫強調,飲食養生首重食物的“性”,分寒、涼、溫、熱,必須切合人的體質,不同體質的人,需适當選擇不同“性”的食物。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臘八粥的主要食材——米,看哪種米最适合你和你的家人食用。
米之“最”
粳米最滋補
蒸米飯用的普通大米就是粳米。清代的食物藥學著作《食鑒本草》認為,粳米可補脾胃、養五髒、壯氣力。用粳米熬成的粥,有“世間第一補”之稱,最上一層的粥油能夠補液填精,最适宜病人、産婦和老人食用。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糙米最排毒
碾磨帶殼的稻米,去除粗糠外殼,保留胚芽和内皮,這樣的米就是糙米。糙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堪稱胃腸蠕動的加速器,多吃糙米,不僅有助于治療胃病、便秘、痔瘡等疾病,還能降低膽固醇,減少中風和心髒病發作的幾率。
黑米最補血
黑米屬糯米類,可藥、食兼用,有“藥米”之稱,多吃黑米,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統的保健和兒童骨骼、大腦的發育,并可促進産婦、病後體虛者的康複。
糯米最補氣
糯米又叫江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多汗、血虛、脾虛、體虛、盜汗、肺結核、神經衰弱等症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但性粘滞,難于消化,故一次不可食用過多。
現在,我們再來根據全家人的體質來選材熬粥。
脾胃虛弱
平常一吃油膩或生冷的食物就拉肚子的小夥伴,或者平常食欲不振,又或者大病初愈、腸胃功能弱的,臘八粥中可以以小米為主,選擇性加薏苡仁、山藥、雞内金等,健脾化濕又開胃。
消化不良
熬臘八粥應該少放黃豆、黑豆等,可以放點暖身的糯米,多加點養胃的糙米。熬之前将食材充分浸泡,要煮得軟爛些,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
控制血糖
熬臘八粥時不要加入精白大米,更不要加糯米、糯小米、紫糯米等糯性食材,含糖高的大棗、葡萄幹、桂圓等要少放或不放,應該選用燕麥增加黏稠感,多放雜豆,不要把粥熬得太軟爛,以便控制血糖。
健忘失眠
臘八粥裡不可缺少補益氣血、養心安神的蓮子、花生、龍眼肉、酸棗仁、核桃仁和紅棗。
虛寒咳嗽
冬季裡虛寒咳嗽的人較多,臘八粥裡可加入百合、銀耳、白果和大棗,有助于止咳。
氣血不足
大出血後或者月經量多的女性氣血不足,會手腳發冷、中氣不足、氣色暗淡。趁這時可用紅棗、紅豆、紅衣花生、芝麻、黑米熬粥補氣血。
腎氣不足
如果有怕冷、夜尿次數多、腰膝酸痛、精神不振的症狀,說明腎氣不足,可以用羊肉、當歸、核桃、黑米熬粥來補充腎氣。
孕婦
孕婦最适合食用香糯軟爛的糯米臘八粥。孕中期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孕晚期需要加強鈣的補充。所以,對準媽媽來說,也可以多考慮糙米、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棗等。
心血管病人
心血管有問題的人群可以在臘八粥中添加黃豆。黃豆營養十分豐富,并且有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種惡性腫瘤、預防骨質疏松等多種保健功能。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的風味特産。每年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花都要曬制豆腐。
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鹽水,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幹,這種自然曬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把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密封的罐子裡,往裡面倒入适量醋,封上口放到一個溫度較低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新年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拿出來享用,碧玉般的蒜瓣配上深紅的米醋,不僅十分地好看,而且爽口味美。
臘八蒜為何會變綠?是因為在酸性環境中,蒜中的一些含硫物質在蒜酶的作用下轉化成黃色和藍色的色素。而且,蒜酶隻有在低溫時才會被激活。
臘八蒜泡綠秘籍
1、制造溫差,白天放室内,夜晚冰箱冷藏。
2、使用米醋。米醋顔色淡,泡蒜色澤翠綠。老醋、熏醋泡過的蒜顔色偏暗,不夠綠。
3、過去都說不是臘八這天泡的蒜顔色不綠,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臘八蒜的功效
1、開胃防癌。
2、美容養顔,殺菌防毒。
3、預防流感,久吃不上火。
臘八蒜的禁忌和副作用
1、禁忌
臘八蒜的功效因為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潰瘍及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此外,臘八蒜的功效會加重對腸黏膜的刺激,加重腹瀉的症狀。
2、副作用
臘八蒜的功效并沒有毒,蒜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醋酸結合有健體之功效,但吃多了會産生抗物酶,這就會使臘八蒜的功效讓人精神疲憊。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餘。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麥仁飯
西甯臘八節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
臘味
在南方,家家戶戶在年關到來之前都要制作臘腸、醬魚等臘味。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衆号、生活日報微信公衆号、新華網、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