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自考大學語文考點複習

自考大學語文考點複習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23:17:17

《大學語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科課程中的一科公共必考課,很多同學專科未畢業就卡在公共課上,其中大學語文考三四次都未通過的大有人在。今天南充志遠胡老師就該課程總結了一些學習技巧。

自考大學語文考點複習(自考專科大學語文備考指導和試題解析)1

考生在學習《大學語文》過程中存在的認識誤區

1.《大學語文》很容易,不用怎麼學,考試就可以通過。

回答:《大學語文》是大學的一門必修課,難度并不小,既考核考生是否認真閱讀了課文,也考核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該課程應該掌握的知識。

2.整本教材52篇課文,我沒有時間都學。希望老師給畫出重點課文。

回答:自考有的課程有重點章節與非重點章節之分,重點章節是考試的重點。《大學語文》52篇課文沒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需要全部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掌握。

3.《大學語文》有許多課文高中已經學過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學了?

回答:高中語文與大學語文教學要求、考核要求不一樣。高中學過的課文,大學仍然要按照大學的教學要求好好學習。

4.某位老師押題特别準,平時不用學習,隻臨時聽這位老師的押題就可以了。

回答:“押題準”隻是輔導到位,符合自考輔導教學要求;沒有任何一位輔導教師能夠押準試題的。

5.某位老師可以保證我考試通過。

回答: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考生考試通過。考試通過隻有建立在自己紮紮實實刻苦學習,真正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

《大學語文》學習複習的重點

《大學語文》主要複習掌握四部分内容:

(一)認真研讀教材中的課文

共52篇課文,議論文10篇,記叙文17篇,詩詞18篇,小說7篇,四部分内容所選的課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閱讀掌握,加強對課文内容的理解。這裡特别強調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強對教材所選取的課文内容的理解。

在過去《大學語文》考試中,考核考生對課文的内容是否記憶的試題較多。

1.《秋水》(節選)中說“仲尼語之以為博”,語中“仲尼”指的是

A.伯夷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答案]C

[解析]這是考核一名大學生最基本的人文常識的試題。沒有絲毫難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國的生活經曆,用以說明的論題是

A.抱定宗旨 B.端正學風 C.砥砺德行 D.敬愛師友

[答案]D

[解析]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閱讀教材的試題。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共闡發“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愛師長;閱讀課文掌握闡發三事具體論述的内容。

餘在德國,每至店肆購買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價接物,互相稱謝,此雖小節,然亦交際所必 需,常人如此,況堂堂大學生乎?對于師友之敬愛,此餘所希望于諸君者三也。

3.下列著作中,作者為韓愈的是

A.《壯悔堂文集》 B.《昌黎先生集》

C.《震川先生集》 D.《樊川集》

[答案]B

[解析]課文中作者介紹的内容也是需要認真閱讀掌握的知識内容。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 要掌握。《壯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歸有光;《樊川集》:杜牧; 韓愈自稱郡望為昌黎,故世 稱韓昌黎。

(二)有一定難度,需要考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掌握考試大綱的要求,對[提示]的知識 ,動腦筋思考掌握有關知識的試題。

1、下列《蒹葭》詩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順流而下追尋意中人的是

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B.所謂伊人,在水之?

C.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D.溯遊從之,宛在水中?

[答案]D;

[解析]這道試題有一些難度。但是考核的也是掌握這首詩的最基本的知識。[提示]《蒹葭》中心 意象是:“在水一方”。表明人類面臨的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追尋的兩種境況:一種,逆流 追尋,茫茫秋水,縱橫間隔,山高水複,道阻且長;另一種,順流追尋,癡情恍惚,若有若無, 幻像迷離,“宛在水中央”。兩種的結果都是可望不可即。逆流追尋: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 洄從之,道阻且跻;溯洄從之,道阻且右;順流追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溯遊從之,宛在 水中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

2.下列《嬰甯》人物中,督導嬰甯從“笑辄不辍”、“少教訓”到成為“全人”的是

A.王子服 B.狐母 C.鬼母 D.婆母

[答案]C;

[解析]這道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提示]掌握 鬼母在全文的作用。鬼母形象具有整體建構和主題深化的雙重價值。小說的表層叙事:王子服遇 美,思美,尋美,娶美。内層結構是:鬼母養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過程。表面上重重偶然巧 合,實際上都是鬼母為了完成托養狐女的義務而有意的安排,是她精心策劃的一部戲劇。而鬼母 無所不能,則是她導演這一幕幕喜劇的真正機杼。特别是她對嬰甯的一再教誨,督導嬰甯從“笑 辄不辍”到“笑須有時”,從“少教訓”到成為“全人”,更是加速了嬰甯自然天性的失落,從 而也就十分鮮明地彰顯出小說披露人類困境的主題。

3.下列《垓下之圍》項羽的言語中,表現出對敵人的鄙視和視死如歸精神的是

A.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B.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C.吾為公取彼一将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答案]D

[解析]考核對課文内容的閱讀與每個句子的理解

(三)有較大的難度,考核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1.下列《馮谖客孟嘗君》情節中,能夠顯示孟嘗君禮賢下士品格的是

A.彈铗三歌 B.收責于薛

C.西遊于梁 D.立宗廟于薛

[答案]A

[解析]此試題一考核閱讀課文,二考核對課文的内容的較深入的理解與分析能力。ABCD所描寫的 行為主體都是馮谖。BCD是馮谖主動為孟嘗君效力;A表現馮谖貪得無厭,而孟嘗君并沒有責怪他 ,反而滿足他的要求,反映了孟嘗君的禮賢下士。

(四)考核語文知識的試題。

這類試題比較靈活,考核考生對語文知識的靈活掌握與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