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36氪創始人吳敏的農貿創業一周年

36氪創始人吳敏的農貿創業一周年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5 07:51:53

作者|韋世玮

**

時隔11個月,沐曦拿下了兩筆10億元融資。

至此,這家年輕公司的成績單上已累計完成數十億元人民币融資。在競争激烈的GPU市場江湖中,前有英偉達、AMD、高通等巨頭盤踞,後有天數智芯、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新銳企業湧入,而成立不到兩年的沐曦,已迅速成長為實力不可小觑的玩家。

與許多國産GPU玩家相似,沐曦成立的契機離不開時代浪潮的推動。當今芯片行業挺立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潮頭,算力不僅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生産力,亦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基于算力的高性能GPU市場在全球範圍内飛速增長。

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相關數據,2021年全球GPU市場規模為254.1億美元(約1717.2億人民币),預計到2028年,這一數據将達到2465.1億美元(約1.67萬億人民币),年複合增長率為32.82%。

由于極高的技術難度和工程門檻,長期以來高性能GPU市場一直被國外巨頭所壟斷。但近年随着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超大規模市場的頭部效應不斷增強,有望催生一批跻身全球市場的本土企業,進而逐步提高我國高算力芯片的供應鍊安全。

其中,沐曦的市場打法從産品路線圖中可見一斑。公司選擇從市場增長最快的GPU通用計算切入,以高性能GPU産品兼容國際主流GPU生态,降低客戶存量應用的遷移成本,同時自主研發MACAMACA軟件棧,支持DirectX、OpenGL和Vulkan。

基于高性能GPU芯片及軟件解決方案布局,沐曦逐步進入GPU渲染市場,覆蓋科學計算、雲遊戲、數字孿生、元宇宙和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朝着數字經濟的未來深踩油門。

在沐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維良看來,在如今充滿不确定性的大環境下,通往未來的路徑反而更加清晰,那就是創新,而創新背後的底氣源于核心團隊。“集成電路行業歸根結底是以技術為支撐的行業,而技術最終落實在人才上。”他談道。

36氪創始人吳敏的農貿創業一周年(沐曦創始人陳維良)1

沐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維良

沐曦擁有一支覆蓋芯片研發、量産和運維的全建制團隊,核心成員平均具有20年高性能GPU芯片的設計經驗,豐富的5nm流片和7nm芯片量産經驗,曾主導過十多款世界主流高性能GPU産品研發,包括核心IP設計、GPU量産交付和産品生态應用全流程。“這支核心團隊将是沐曦成為世界頭部企業的基石。”陳維良笃定地說。

這是一個數據經濟時代,也是計算範式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陳維良相信,得數據中心者,得天下。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沐曦,已然拿到了沖往數據中心行業頂峰的入場券。

接下來,沐曦該如何順勢而興,站上競争制高點?答案或許不是唯一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芯片生意,早已沒這麼簡單了。

以下為36氪與陳維良的專訪對話,經編輯:

01、産業窗口期之下,沐曦的護城河

36氪:沐曦現在處于哪一個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核心工作和目标是什麼?

陳維良:當前沐曦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産品技術研發、市場生态布局、融資均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産品研發層面,我們首款采用7nm工藝的異構GPU産品已于2022年1月流片,預計将于2023年初實現規模量産。該産品作為高端算力芯片,主要用于智算中心人工智能(AI)推理場景。同時,第二款主要用于科學計算、AI訓練、數據中心彈性計算的旗艦GPU芯片研發也進入收尾階段,明年也會進入量産。

市場生态層面,沐曦已與服務器OEM、大數據中心、互聯網運營商等行業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與衆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密切開展産學研合作,快速推進産業上下遊生态的建設,推進前沿技術應用落地。

36氪:沐曦的技術護城河是如何構建的?

陳維良:高性能GPU被西方兩家企業壟斷,核心技術門檻是高性能GPU IP(也稱Graphics IP,GFXIP)。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性能GPU IP不存在IP授權的商業模式,而數據中心需要的是基于高性能GPU IP的高性能GPU産品。

沐曦的目标是打造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configurable和scalable的高性能GPU IP,基于自主研發的高性能GPU IP打造高性能GPU産品,并構建兼容全球主流GPU生态的軟件生态MACAMACA,從而建立起技術護城河。

公司研發的高性能GPU IP采用完全自主設計的指令集和架構,并引入可重構并行計算架構,可以大幅優化核心算力能耗比,突破傳統GPU性能和能效瓶頸。同時,我們自主設計了兼容主流GPU生态的軟件棧MACAMACA,能夠最小化用戶的存量計算的遷移成本,廣泛适配AI、科學計算等各類應用場景。

得益于強大的團隊實力、高度聚焦的産品規劃及多地研發中心的協同發展,現在沐曦的高性能GPU芯片研發進展超預期。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新架構、新算法、新數據管理方式等方面,我們已遞交專利申請90餘項,其中95%以上為發明專利,已授權專利超過20項。而持續推進核心發明專利申請,也将是我們提高核心競争力,奠定公司長期穩固發展的基石。

36氪創始人吳敏的農貿創業一周年(沐曦創始人陳維良)2

沐曦MXN系列GPU(曦思)産品概念圖

36氪:MACAMACA運算平台的特點?為什麼公司在成立初期就要補齊軟件生态?

陳維良:MACAMACA是沐曦GPU軟件棧的名字,“MACA”的縮寫是MetaX Advanced Compute Architecture,包含了沐曦GPU的底層驅動、編譯器、數學庫及整套軟件工具套件。

我們自主研發的MACAMACA軟件棧能全面兼容主流GPU生态,兼容的目的是讓用戶快速低成本低門檻遷移存量應用。比如,在AI應用領域,兼容的生态為用戶提供從數據搬移、數據處理、訓練到推理部署的全面解決方案的遷移方案,涵蓋深度學習端到端數據處理的全部流程。

36氪:從設計角度看,公司是如何優化提高PPA(功耗、性能和面積)的?

陳維良:PPA的優化是全面性的,包括GPU IP的架構和設計、GPU芯片的設計、GPU底層軟件的優化等等。沐曦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GPU産品,敬請期待沐曦産品的發布,到時候會有相關數據分享。

36氪:目前沐曦的落地情況如何?

陳維良:沐曦集團總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南京、成都、杭州、深圳、武漢等地均有落子,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暨研發中心,并初步與服務器OEM、大數據中心、互聯網運營商等目标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目前我們的全國員工人數已超700人。

在産業合作層面,我們先後與浙江大學、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浪潮達成戰略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與中國海洋大學開展海洋科學計算平台加速計算創新研究,推動高性能GPU芯片在海洋科學計算等關鍵技術應用領域的産學研落地,加快将海洋科研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與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開展可重構GPU架構研究,提高GPU在目标應用領域的性能和能效比。

02、生态和創新是新生科技企業的突破路徑

36氪:在您看來,與先前2015年左右那一波AI芯片創業浪潮相比,沐曦在2020年誕生的時間點,行業機會與之前相比有何本質變化?

陳維良:現在國内大力推進新型數據中心、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建設,加速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同時政府也在不斷強調算力是核心生産力,算力安全是國家科技自強的基礎,是國家獲得全球戰略競争優勢的立足點。

近兩年,“東數西算”工程為國内芯片産業發展,尤其是以高性能GPU為核心的高端算力芯片産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包括下遊應用行業對數據處理需求的快速增長,直接刺激相關算力芯片的發展。在工程實施熱度的牽引下,許多國内芯片公司都紛紛加大對存儲、計算等類型芯片的投資力度。

算力設施的建設離不開硬件設施的配套完善,數據中心需要“高性能、高能效、高通用性”的GPU處理器。我們的目标不是為某個單一的應用熱點提供定制化産品,而是打造世界一流的GPU公司,提供國産自主可控的高性能GPU芯片,為我國算力基建的安全性和自主性保駕護航,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算力保障。

36氪:實際上,全球高性能GPU市場仍是英偉達的天下,國内新玩家要如何尋找突破機會?

陳維良:與國際巨頭相比,目前國内GPU企業才剛剛開始追趕,行業處于弱小分散的狀态。國産GPU企業需要構建起自己的核心競争力和技術護城河,掌握核心關鍵技術,這其中自主可控的高性能GPU IP是核心。

除此之外,生态也是一個壁壘。沐曦MACAMACA軟件棧通過兼容國際主流GPU生态的方式,解決應用生态的問題,最小化用戶存量應用的遷移成本。

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我們在全自研高性能GPU IP架構上的創新,将進一步提高産品的競争力。生态兼容解決了“阻力”,創新的優秀的産品增加了“動力”,這是新生企業的突破方式。

36氪:目前全球AI的落地并不如行業最初預期那樣發展,這是否會影響到上遊GPU玩家?您認為國内GPU玩家落地最大的難點在哪?

陳維良:不如預期的原因衆多,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原因是生态障礙。AI的訓練和推理主流産品是GPU,基于DSA和ASIC技術路線的AI産品在産品部署上遇到不少挑戰。我們的産品路線是高性能GPU,并且兼容國際主流GPU生态,因此不會遇到上述困難。

36氪創始人吳敏的農貿創業一周年(沐曦創始人陳維良)3

沐曦MXC系列GPU(曦雲)産品概念圖

36氪:人才稀缺仍是當下國産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重要挑戰,盡管近幾年國家設置了集成電路相關專業,但學術邁到産業存在一定的門檻,目前産業人才仍以海外回流為主,您如何看待這一現狀?

陳維良:GPU芯片技術難度高,是一個投入大、周期長的行業,需要企業進行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才有實力造出具有國際競争力的芯片産品。據《中國集成電路産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預測,到2022年前後全行業人才需求将達到74.45萬人左右,目前行業人才仍有20多萬的缺口存在。

就芯片設計企業來說,人才緊缺一個方面是體量,即缺人數;另一個方面是高度,即缺塔尖的人才。企業如果沒有“塔尖”的人才,技術和産品競争力就會有極大限制。而“塔尖”的搭建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澱。

就沐曦來說,公司由出身于本土的集成電路領域資深專業人士創建,研發工程團隊有“塔尖”和完整的建制,能夠快速聚集布局人才。在“塔尖”的帶領下,團隊建設非常堅固,而不是一盤散沙。

人才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我們十分重視人才培養,與國内多家知名高校打通産學研合作渠道,通過企業導師、企校聯合培養、實習基地建設、定期技術交流、定向招聘等多種途徑,加強校企聯動共謀發展。

同時我們采取“雙軌制”,既引進高端人才,搭建海納百川的人才建設平台;也通過企業内部“傳幫帶”的培養模式,多維度營造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形成有梯度的人才隊伍。

總的來說,芯片人才培養需要很長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解決我國芯片行業人才問題,需要企業和整個行業去浮躁,遵循人才發展的自身規律。

至于說,如何銜接學術和産業之間存在的脫節現象?在我看來,學術界通常專注于突破某項難點,解決的是一個“點”上的問題;而産業界的思維不同,需要解決的是一個“面”上的問題,需要把“點”連成線、連成“面”之後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體系,站在用戶的角度解決一系列的難題。

因此,産業界和學術界需要更多的融合,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與産業化經驗相結合,才能提升産品質量,縮短整個集成電路産業與國外的差距。

36氪:站在芯片玩家的角度看,如今半導體資本市場環境有何變化?這對國産GPU行業來說會有何影響?

陳維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需求市場,是集成電路最大的進口國,自給率低,尤其是高端芯片産品。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數據,我國2021年1-12月集成電路的進口數量為6354.81億個,進口總金額達2.79萬億人民币。

近些年,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國内半導體産業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機構更加關注擁有國産替代能力的硬科技企業,更加關注這些企業的全球市場競争力水平,這對國産GPU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這個大的趨勢是沒有改變的,也不會改變,因為随着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字新基建是經濟發展的動力,而芯片是數字新基建的基石。當然資本市場必然會受到行業波動的影響,一二級市場也會互相影響。高性能GPU作為數字基建的算力核心,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戰略角度,都至關重要。

03、自我造血與新産品

36氪:在真正實現大規模落地前,沐曦該如何保持良好的造血能力?

陳維良:高性能GPU産品技術門檻高、周期長,需要長期的投入。沐曦作為國産GPU行業的領軍力量,将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加速高性能GPU産品落地,持續推進應用生态建設,穩紮穩打,不斷聚集越來越多的資源。

36氪:接下來,沐曦産品及研發方面的重點會是什麼?

陳維良:沐曦将在今年和明年分别推出MXN系列GPU(曦思)用于AI推理,MXC系列GPU(曦雲)用于科學計算及AI訓練。接下來,我們還将推出MXG系列(曦彩)用于圖形渲染,逐步打造全棧高性能GPU芯片産品,滿足數據中心對“高性能”、“高能效”及“高通用性”的算力需求。

36氪:在落地方向,公司還有哪些目标和規劃可以和我們分享?

陳維良:“得數據中心者得天下”,沐曦高性能GPU産品均采用完全自主研發的高性能GPU IP,擁有完全自主的指令集和架構,配以兼容主流GPU生态的完整軟件棧(MACAMACA),具備高性能、高效能和高通用性的天然優勢,能夠為客戶構建軟硬件一體的全面生态解決方案,是“雙碳”背景下推動數據中心建設和産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算力基石。

未來我們将抓住市場和政策帶來的機遇,不斷完善産品體系和生态,實現國産高性能GPU芯片的全面突破,赢得數據中心,成為國際一流的GPU芯片企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