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強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内心無比強大的人是永遠打不敗的。
莊子《達生》裡講了一個呆若木雞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達生》
有一個叫紀省子的人,為周宣王養鬥雞。養了十天,王問,“雞可以鬥了嗎?”,答曰,“不可以,它還内驕而恃氣。”又過了十天,王又問,“可以鬥了嗎?”,答曰不可,它聽到雞的聲音看到雞的影子就有反應,還有生氣。過了十天,還是答曰不可,它看到鬥雞就怒視相向而有争強好勝之盛氣。十天又過去了,紀省子答道,這回差不多了,别的雞雖然鳴叫,它已經無所反應了,看上去就像隻木雞,精神凝聚,德全神盈,其他的鬥雞見了它都不敢應戰,見到回頭就逃走了。
“呆若木雞”,現在常用來形容一個有些癡傻愚笨,或因恐懼而驚異發愣的樣子,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但這與莊子講的“呆若木雞”原義大相徑庭。
可以說,凡是經過紀省子這個“專家”訓練的鬥雞,雖然表面上呆呆的,像木雞一樣,但絕對是鬥雞中的“戰鬥機”,無雞敢應,不鬥而勝,不由讓人想起老子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勇于不敢則活”,這是道家的哲學,也是道家的智慧。
“呆若木雞”是一個最高級的褒義詞,代表着一種最高境界的修為,即老子講的“無為而無不為”,也可稱為“不勝而勝”。
鬥雞、走狗、賽馬等都是傳統的娛樂項目,鬥雞之風在春秋時期已較為盛行,上至王宮,下至民間,都有鬥雞遊戲,有一定賭博性質,後來多形容纨绔子弟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無所事事。
鬥雞不像鬥狗那麼血腥,又有很強的娛樂精神,但莊子絕對不是給我們傳授娛樂精神的,也不是教人如何訓練鬥雞。莊子講的這個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紀省子把一隻普通的鬥雞訓練成一隻“武林高手”,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在他看來,外在的盛氣淩人、驕橫霸氣、鬥志昂揚、氣勢洶洶等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定力,以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氣魄。
“呆若木雞”的故事告訴我們,戰勝别人是次要的,戰勝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的内在修為遠比外在表現更重要,“德全”才得以“忘形”,人生的圓滿在于内在的豐盈,真正的貧窮在于精神的貧窮。
老子說,“自勝者強”,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呆若木雞,“呆”,這隻是表相而已,這種“呆”是修來的,是不斷戰勝自我,曆經四旬齋戒得來的,除去了外在的“驕氣”、“生氣”、“盛氣”。
從張揚到内斂,從驕盛到靜定,實現了從内到外地“華麗”蛻變,變成了一隻外似木雞而内在“德全”的戰鬥雞了,這個時候沒有其他鬥雞敢與之争鋒了,而是望之皆逃了。
《應帝王》有一則神巫季鹹與聖人壺子鬥法的寓言故事,壺子就是沒有任何外在表相可以“捕捉”的人,以至于靠“看相”而占蔔的季鹹落敗而逃。
紀省子的鬥雞之所以不戰而勝,是因為其雞修煉達到了“德全”的境界,“德全”就是一切順其自然,一切順道而為,一切率性而為,沒有了“彼此勝負”之心,沒有了“高低巧拙”之技,無形勝有形,無招勝有招,天下就沒有了能戰勝它的鬥雞了。外在的“鬥氣”不是取勝之道,一切鬥雞的技巧也變得無足輕重,“夫唯不争,天下莫能與之争”。
這一點在競技領域尤為重要,在實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更為重要,如果患得患失,想三想四,是不可能完全發揮出應有水平的,更不會超常發揮,也不會笑到最後。所以,有時候,定力比實力更重要,心态比技藝更重要。
紀省子訓雞重在養神,養生之主也是養神,養神比養形更重要。
在《養生主》裡,莊子也講了一隻野雞的故事。“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蕲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水澤裡的野雞走幾十步才低頭啄一口食,走幾百步才會喝一口水。就是這樣,它也不願意被養在籠子裡,盡管食水無憂,精神旺盛,但它的野性呢,還能自然自在嗎?野雞盡管要為食水果腹而奔波不停,但它能飛能走,無所不适,百雞争鳴,樂焉其志。養在籠中,還是野雞嗎?徒有其形,而無其神,豈不哀哉?
鬥雞也是如此,技巧與實力是次要的,心理素質與内在定力才是最重要的。一隻“神”氣十足的鬥雞是鬥不敗的,驕氣、生氣、盛氣等都是容易敗洩的,因此,養一隻鬥雞的“神氣”比訓練它的技藝更重要。
人也是如此,真正内心強大的人是永遠打不死的,肉體可以消滅,但精神永遠不倒,就像《老人與海》裡的主角一樣,這才是一個人應有的魂,軍人要有軍魂,國家要有國魂。一個人精神内斂、内在豐盈,即使身處無數逆境,也能安時而處順,無往而不勝。
我們無法改變外在,但可以改變内在,讓我們的心無比強大,這就是得道,心合于道,超越物我,無往不适,這就是“精神生于道”。
如何養神,達到“德全”的最高境界呢?就是莊子講的“解心釋神”,其實,我們的心都是被“知見、情欲、世俗、外物”等等束縛住的,把這些“心結”完全解除了,我們的“天性”、“靈性”、“精氣神”才會顯現出來。
如何“解心”,就是“心齋”與“用心若鏡”。“心齋”,即達到“虛心”狀态,即丢掉成見、偏見,化解“成心”,對待任何情況都不動心,心不為外境所動,心不動則不傷。
“用心若鏡”,也是要我們掃盡心靈的污垢,這些污垢就是貴賤、是非、生死、勝敗等分别之知。外在的變化,是時與命,我們無法改變多少,也不必過分在意,安于命運,不喜不悲,這是現實,更是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