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您是果果爸爸嗎?我這裡是xx早教班。”
“您好,請問您需要考慮一下xx保險嗎?”
“您好,您前兩天在我們這邊看的房子考慮的怎麼樣了?”
你肯定接到過類似的電話,然後憑借自己多年的社會經驗,輕易就識别出了其中的虛假成分并且挂斷了電話。
而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你的手機号碼、身份證号、面部識别正在一個信息的海洋裡被随意檢索,任意販賣着。
1
此前,有記者經過暗訪,發現一些QQ群正在明碼标價地販賣着個人信息。
從開房記錄到戶籍信息,甚至連六個月内的打車、外賣記錄都能查個一清二楚。
記者花了88元買了一份同事的戶籍信息,沒想到确實和他本人的信息完全相符。
以“查”為關鍵字在QQ裡搜索相關群組,出現了很多結果。
業務範圍之廣,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查不到的。
在經曆了一次800元查酒店入住信息的詐騙之後,記者又加入了一個名為“社工庫”的QQ群。
在這裡,群成員隻需要輸入“查詢 QQ号”,就能查到相關用戶的微博、手機号、歸屬地等與之綁定的信息。
随着調查的深入,最終,記者花了1100元查到了同事五年内的123條酒店入住登記信息。
但是這并不是這位同事全部的酒店入住信息,對方告訴記者,他們隻負責保真,不能保全。
2
前兩天,王思聰突然發微博怒斥大衆點評,說自己的賬号莫名其妙就被别人改綁了手機号,導緻自己無法登陸。
氣不過的校長還補了一句:
震驚!國家數據安全法實施後市值萬億的美團點評依舊我行我素!
晚些時候,大衆點評的官微在王思聰的微博下面回複,說已經對他的賬号進行了保護性凍結,後期信息會在私信中和他同步。
随後,博主@軒甯軒Sir 演示了整個流程:
隻要獲得手機号和生日,在大衆點評上就可以換綁手機号,然後就能看到各種美團訂餐訂單、買藥訂單、開房訂單、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就在更早幾天前,有博主曝光了微信在後台反複讀取用戶相冊的事情。
情況離譜到,連用戶睡覺的時候它都還在讀取相冊信息!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事情鬧大了,微信出面回應,說是為了便于用戶在微信聊天中按“ ”時可以快速發圖,最新版本中将取消這個系統能力。
你猜大家信不信?
不僅是互聯網巨頭們掌握着大家的信息,黑灰産也在無時無刻不觊觎着你的隐私。
正如本文開頭時那位記者所做的調查一樣,有無數用于非法活動的“信息查檔”聊天群,正在提供有償查詢你的個人隐私。
很早以前有一個笑話:
在哪個平台注冊賬号就起這個平台的名字,比如在騰訊注冊就叫王騰訊,在網易注冊就叫王網易,這樣當你的信息被賣掉之後就知道是誰幹的了。
但是顯然,到了今天,這種“假身份”已經沒什麼作用了,隻需要一個電話号碼,你的真實姓名就已經暴露無遺了。
3
在信息時代,任何數據都是有價值的。
李彥宏早年間一句“中國人願意用隐私交換便捷性,他們沒那麼敏感”已經被錘了無數遍。
雖然人們對他的這句話可能存在些許誤讀,但是話語間那種“資本家”式的高傲已經昭然若揭。
打開短視頻,總會刷到自己喜歡的内容;
剛和朋友讨論了要買羽絨服,某寶就出現了相關的推薦;
甚至是打個網約車,同一條線路,平台也會根據不同的手機型号設定不同價位。
而這些,都與我們“讓渡出去的隐私”有着緊密的關系。
2021年8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通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保護法》明确了:
①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②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③不得進行“大數據殺熟”
④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等設備應設置顯著提示标識
曾經的法律邊緣,不再是法外之地。
《保護法》的第四條還對“個人信息”進行了定義: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别或者可識别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後的信息。
這裡提到的“個人信息”,就是數據。
在這裡老方提醒大家一句,在這個網絡信息快速發達的時代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隐私避免被不法分子拿去做違法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