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無數為國家抛頭顱、灑熱血,最後英勇獻身的人,後人會永遠的懷念,懷念他們的堅貞不屈,懷念他們的家國情懷,也會懷念他們辭世時留給我們的詩句。
《過零丁洋》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首詩是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三年後就義時留下的絕命詩,文天祥對破碎的河山無比眷戀,對自己未竟的事業有無限的哀傷。人都有一死,為國家捐軀是至高的榮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辭世詩》明 · 于謙成之與敗久相依,豈肯容人辨是非。
奸黨隻知讒得計,忠臣卻視死如歸。
先天預定皆由數,突地加來盡是機。
忍過一時三刻苦,芳名包管古今稀。
土木堡之變,大明帝國面臨覆滅的危險,于謙挺身而出,扶将傾之大廈于為難之間,為大明續命192年。可惜社稷之臣未必得到善終,明英宗複辟,第一個殺死的就是這位挽救國家卻奪取自己帝位的大臣。
這首詩雖然沒有《石灰吟》那麼出名,詩寫的也是平淡,但是這平淡之中,有他笃定的人生觀,做一名忠于國家忠于社稷的忠臣。這也是他洞悉了英宗複辟的意圖時也沒有拼力阻止,接受了自己即将身死就義的原因。不想為自己的生死存亡引起國家的動蕩。忍過一時三刻苦,芳名包管古今稀。
《臨刑口占》明 · 袁崇煥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将,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是很多人争議的英雄,他鎮守遼東,功高蓋世,皇太極繞道蒙古進攻京師之時,是他擊敗皇太極,解救京師之危。也有人說他為一己之私擅殺毛文龍。
但是在他絕命詩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心裡隻有國家社稷的民族英雄,一個即使死去也要替國家守衛遼東邊疆的好男兒。死後不愁無勇将,忠魂依舊守遼東。
《别雲間》明 ·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夏完淳是我最喜歡的少年英雄,15歲随父從軍抗清,17歲就義。我喜歡他的詩詞,僅文學層面,他也是一位天才。假以時日,他也會成為他老師陳子龍一樣文學大師。他的詩詞有時慷慨激昂,有時婉約細膩,可謂才華橫溢。
17歲被俘就義,寫下了“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壯麗詩句。
《絕命詩》清 ·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戊戌變法,清朝自我改良的最後一次機會,開局轟轟烈烈,結局慘淡收場,來的快去的也快。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說過“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慷慨就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壯志未酬時,他們想到的不是個人得失,想到的是家國天下情懷,這就是重于泰山的犧牲。
中華五千年的興衰和困難,造就了無數忠魂義士,在國家危難之時,在民族存亡之際,總有不畏犧牲的人挺身而出,古時如此,現在也是如此,這裡我集句一首向為中華民族崛起的英雄獻上,以表敬佩之情:
山河破碎風飄絮,半世功名守國門。
青山不朽埋白骨,綠水長流吊忠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