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經濟的曆史上,金融危機的爆發點不一樣,傳導的鍊條是不一樣的: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房地産危機,主要是日本的房價泡沫破裂,受到影響的是房地産鍊條上的行業和人員。然後是沿着房地産上下遊延伸,最後傳導至實體經濟,導緻日本經濟“失落二十年”,GDP至今還在原地徘徊不前。
而98年金融危機是從泰铢的固定彙率變浮動彙率開始,所以,最早受沖擊的是跟彙率有關的進出口業。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是從房地産金融衍生品開始,所以次貸危機最早開始失業的是雷曼公司這樣的投行員工。在此,金融危機的爆點不同,使得失業的順序會有明顯的差異。
而我國目前也在發生小範圍的金融危機,就是P2P行業的集中爆雷危機。隻是因為其所有權屬于“民間”,受到傷害的是中小投資者,尚未傳導到銀行部門。但其殺傷力,相對于具體的人而言,已經是“重創”級别。如果處理不當,會引發其他"次生災害"或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綜合來看,銀行的債務危機導緻的金融危機者居多。由于國内外經濟不景氣,大量高負債生産制造企業倒閉,企業員工失業。而當大量企業面臨倒閉潮後,銀行開始收縮業務,并且大幅裁員或者讓其轉崗,銀行員工被裁撤。
金融危機不管是在哪裡起爆,最早失業的是金融業,因為金融危機很容易發展為經濟危機。銀行壞賬增加,個别壞賬率高的銀行或金融機構破産。相對應的是,資産價格爆跌,包括房産、股票、債券等。說白了,金融危機主要還是信用的危機,而不是流動性危機。
由于金融體系出了問題,房地産也會很快受到影響,因為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房地産泡沫危機,還是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金融機構出現危機之後,就減少了對房地産市場提供支持的力度,房地産市場在沒有貸款資金支持,也開始了出現了衰退。于是新房開工量大量減少,開發企業開始大洗牌。相關企業倒閉,行業人員開始失業。
當房地産業形勢不好後,裝修大量減少,裝修、建材、空調家具等行業首當其沖。同時,由于大量人員失業後,大家都開始過起苦日子,縮緊消費開支,娛樂場所開始倒閉,各類出售奢侈品的企業開始裁員,中高檔飯店出現關閉潮,消費全面降級。所以,最不容易倒閉的是一些剛性需求的行業,比如日用品行業。而金融危機來了之後,最後出現問題是關乎民生的剛需行業。
縱觀近代的人類社會的各場金融危機,哪些行業最容易失業真的不太好說,因為要看發生危機的根源何在。有的是進出口企業,有的是房地産以及相關行業,當然更多的是金融業。當這些行業出現大量人員失業潮,慢慢會影響到娛樂和服務業的消費。而當金融危機進一步延伸之後,才會影響到人們的剛性需求領域。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小的是剛需行業,以及國家公務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