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攝影愛好者,想挑選一部适合自己的拍照手機真的好難!市面上有哪些手機?鏡頭參數如何?實際體驗又怎樣?一個個問題真的令人頭秃......
之前留言中有很多朋友想要拍照手機的推薦,但拍人、拍風景、建築還是微距,對手機的要求都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根據各手機的鏡頭素質和實際體驗來分享我覺得還不錯的手機。
以下按價格排序,建議大家參考其他硬件綜合考慮是否購買。從頭到腳都無恰飯,請放心閱讀。
ONE.
ˉ
3999元以下
小結:
這個價位的廣角主攝素質不錯,大多是超廣角 低像素微距或長焦的搭配。這種三攝組合日常拍攝風光、建築都沒問題,但微距或長焦畫質上很勉強,隻能說增加了可玩性,各品牌在濾鏡、攝影功能等其他方面有着自家的特色。
vivo S12
主攝:1.08億像素 1/1.52″傳感器 電子防抖
超廣角:800萬像素
微距:200萬像素
前置攝像頭:4400萬像素超清主攝 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雙色溫四柔光燈
8GB 128GB 參考價:2599元
适合:自拍、夜景、建築、風光、微距
優:一億像素主攝素質不錯,vivo的調教也還可以。前置雙攝特有的兩組柔光燈,這是直戳自拍用戶的心!還有全景HDR 夜景雙算法,讓暗光成像更快更純淨。另外,S12 Pro與S12後置三攝一緻,隻是前攝和其他硬件更好。
缺:超廣角跟微距畫質偏低,可玩性小了更多。
點評:從外觀、内置濾鏡來看,時尚範兒走起。
相關閱讀:《vivo S12 Pro 樣片》
realme真我GT大師探索版
主攝:5000 萬 IMX766 1/1.56″傳感器 光學防抖
超廣角:1600 萬 123°
微距:200萬 4cm最近對焦距離
前置:3200萬索尼超清自拍
8GB 128GB 參考價:2899元
适合:街拍、人像、建築、風光、微距
優:獨特的街頭攝影模式 NOMO CAM 街拍濾鏡,讓人更好的拍下故事。超廣角的像素、廣度也不錯,還有流光、光斑人像模式,氛圍感拉滿。
缺:微距作用不大,跟三千檔其他機型保持一緻。
點評:低調美學、性能均衡,适合文藝範的你。
Redmi K50 Pro
主攝:1 億像素超清 S5KHM2 1/1.52″大底 OIS光學防抖
超廣角:800萬 像素 119° FOV
微距:200萬 像素
防閃爍傳感器
前置 :2000萬
8GB 128GB 參考價:2999元
适合:建築、風光、微距
優:主攝素質一億像素,用的也是大底傳感器,還有光學防抖,硬件上不錯。廣角也有119°的視角,适合拍攝風光建築類題材。
缺:主攝畫質表現沒達到應有水平,可能是對天玑處理器熟悉度不夠。微距素質一般。
點評:未來待優化,更适合看重硬件多過拍照的朋友(2k屏幕、天玑9000、120w快充)。
OPPO Reno7 Pro
主攝:5000萬 1.8光圈IMX766 1/1.56英寸傳感器
廣角:800萬 118.9°視角
微距:200萬
前置:3200萬 IMX709超感光貓眼鏡頭
8GB 256GB 參考價:3699元
适合:自拍、風光、建築、微距
優:前置的貓眼鏡頭在暗光自拍表現更好。主攝雖然跟上一代的Reno6Pro 同配置,但能容納更多内容,畫面更純淨。OPPO也很重視人像拍照,在夜景、逆光、虛化都有算法處理。超廣角的廣度不錯。
缺:超廣角800萬略低,微距仍然可玩性一般。
點評:雖然是新款,但不在意前置和外觀的,可以看看Reno 6 Pro 哦(1600萬超廣角 1300萬長焦 200萬微距鏡頭)。
TWO.
ˉ
3999-5000
小結:
4000檔的手機,才是真的踏入相對專業的“攝影手機”行列。高像素、大底、光學防抖都安排,長焦素質也不敷衍。
OPPO Find X5
主攝:5000萬 光學防抖 1/1.56傳感器
超廣角:5000萬 110° 4cm微距拍攝
長焦:1300萬 5x混合光學變焦
前置:3200萬
8GB 128GB 參考價:3999元
适合:微距、人像、夜景、風景、建築
優:後置三攝都是高素質鏡頭,除去常規的廣角、超廣角,5x變焦拍人像有了更好的空間壓縮感,拍建築局部也能保證畫質。五軸光學防抖,搭配自研馬裡亞納®️ MariSilicon X芯片,能保留更多細節、色彩,在暗光或夜景環境下十分有效。還有跟哈蘇的深度合作,在影像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缺:馬裡亞納芯片調教時間尚短,夜間成品率會有所下降。
點評:OPPO頂級旗艦,沒啥毛病,買它!預算低一點的朋友可以看看Find X3,少了芯片,多了一顆60倍顯微鏡頭。
小米12 Pro
廣角主攝:IMX707丨1/1.28″傳感器 OIS光學防抖
人像主攝:5000萬 f/1.9光圈 等效48mm焦距
超廣角:5000萬 f/2.2光圈 115°超廣視角
前置:3200萬 超清鏡頭
8GB 128 GB 參考價:4699元
适合:人像 風光 建築 人像
優:三顆5000萬攝像頭,都配有夜景模式、萬物追焦影像,這是小米本次升級的最大亮點,意味着成片率會大大提高。而人像鏡頭48mm焦距拍出來的畫面接近人眼所見,配上5000萬像素和1.9光圈拍人是很ok的。
缺:沒有更長焦段的長焦鏡頭,成品率不太穩定。
點評:家有萌娃的,可以下手了。
THREE.
ˉ
5000以上
小結:
都是拍照手機中的全能選手,兩個字——優秀!主要看個人偏好,vivo拍人更好看,華為全焦段計算攝影,iPhone一如既往穩定,三星有難得的十倍光學變焦。
Xiaomi 11 Ultra
主攝:5000萬像素超感光 1/1.12″超大底 f/1.95 大光圈 雙原生ISO Fusion超動态技術
超廣角:4800萬 128°超大廣角
超長焦:4800萬 1/2英寸大底 5倍光學變焦 120倍數碼變焦 OIS光學防抖
8 GB 256 GB 參考價:5499元
适合:人像、夜景、建築、風光
優:這個超大底傳感器真是攝影手機的天花闆,在夜景下的畫面非常純淨。三顆攝像頭的硬件足夠到位,位居某評測機構的拍照排行榜第二名,除了微距都能打!
缺:拍攝速度較慢,大底難調教,邊緣易發虛,白平衡不穩。對拍攝者的耐心和專業度有一定要求。
點評:全焦段 優秀硬件,就差一個能降服它的人!
vivo X70 Pro
廣角:IMX598 4800萬像素 114°超廣角微雲台
主攝:5000萬像素 1/1.3”超大底GN1,f/1.57光圈 OIS防抖
人像攝像頭:1200萬像 等效焦段50mm OIS防抖
潛望式長焦:800萬像素 5倍光學變焦 60倍超級變焦 OIS防抖
8GB 256GB 參考價:5499元
适合:人像、夜景、建築、風光、微距
優:四攝都有防抖,成片率高。主攝光圈很大,結合1/1.3”超大底虛化自然很好看。人像鏡頭也是接近人眼視角的等效50mm焦段,加上蔡司風格濾鏡,拍完妹紙都說絕。還有自主研發的V1影像芯片,保證了夜景和細節上的表現上。5X長焦雖然隻有八百萬,可能因為V1加持,畫質表現出人意料。
缺:在五千多的價位,長焦素質還不夠高,在暗光或放大後不耐打;默認飽和度可能偏高,建議使用蔡司模式,色彩上更耐看;微距銳化過度。
點評:細節跟硬件上誠意滿滿,适合人像跟夜景。
相關閱讀:【第一視角】用 vivo X70 Pro 拍好看的小姐姐
華為P50 Pro
原色攝像頭:5000萬像素彩色 f/1.8光圈 OIS光學防抖
原色攝像頭:4000萬像黑白 f/1.6光圈
超廣角攝像頭:1300萬像素 2.5cm微距 120°f/2.2光圈
長焦攝像頭:6400萬像素 f/3.5光圈 OIS光學防抖
8GB 128GB 參考價:5488元
适合:夜景、風光、建築、人像、微距
優:曝光、色準都很準确,3.5倍長焦雖然短,在計算攝影下拉到10倍數字變焦的畫質都還不錯,可以說是手機最強長焦了。4000萬的黑白攝像頭看似沒用,但對夜景模式下細節的提升有很大幫助,還能幫助色彩還原,真正做到所見即所得。
缺:暗部過分提亮,有時計算攝影的畫面過于銳化和偏灰。沒5G,開售的沒有麒麟芯片版本。
點評:色彩、細節完美,全焦段畫質都不錯,計算攝影V5!
相關閱讀:華為P50 Pro與Mate40 Pro,誰更香?
iPhone 13 Pro
Pro級 1200 萬像素攝像頭系統 (長焦、廣角及超廣角)
長焦:ƒ/2.8 光圈 3 倍光學變焦 光學防抖 77mm焦距
廣角:ƒ/1.5 光圈 光學防抖 26mm焦距
超廣角:ƒ/1.8 光圈和 120° 13mm焦距 微距攝影
6GB 128GB 參考價:7999元
适合:建築、風光、人像、微距、錄像
優:三攝都是Pro級,色彩還原準确,對焦速度快,超廣角還支持微距攝影。3倍光學變焦,等效77mm焦距拍半身像完美。如果隻是為了拍照,Pro Max跟Pro在影像上一模一樣。
缺:像素過低,後期裁剪空間小;夜間鬼影現象;算法問題,對人物面部自動提亮,過度銳化。
點評:參數很重要,但出片率它做到了。
Galaxy S22 Ultra
主攝:1.08億像素 1/1.33寸圖像傳感器 F/1.8 OIS防抖
超廣角:1200萬 F/2.2 雙像素自動對焦
長焦:1000萬 F/2.4 3X光學變焦 OIS防抖
潛望長焦:1000萬 10X光學變焦 OIS防抖 100x混合變焦性能 1/3.52寸圖像傳感器
前置:4000萬像素
12GB 256GB 參考價:9699元
适合:夜景、人像、建築、風光
優:此次三星引入全新的超清玻璃,結合OIS VDIS雙軌圖像穩定,對細節呈現上有了更大保證。還有三倍和十倍的光學變焦,這在今年長焦普遍短缺的情況下怕是難有敵手,十倍以上畫質優于華為P50 Pro。還有空間變焦(Space Zoom)技術,其實就是結合計算去表現更多細節,這一點可以相信三星大廠的能力。白天高光壓制表現不錯,色彩讨喜。
缺:HDR不穩定,飽和度略高,夜間高光壓制弱,影像優化不夠。
點評:一萬塊,除非真愛三星系統和十倍變焦,不然多看看其他機子吧。
相信聰明的朋友已經觀察到,4K以上的手機影像綜合來看更全面,各品牌都是在高端機上下足了功夫。
當然,拍照除了傳感器、像素、鏡頭模組、光學防抖這些硬件參數,也得考慮優化、濾鏡和功能。但如果要買一個手機,還要綜合考量處理器、屏幕、揚聲器、系統、售後等方面,如果覺得哪一款不錯就去實體店裡親自上手感受一下。
最後,一家之言十分有限,如有錯誤歡迎指正。也希望大家踴躍留言,分享自己所用手機的優缺點,給正打算買新手機的朋友更多幫助。
我們的第七屆MPC手機攝影大賽也在火熱進行中,期待大家更多的精彩作品!
想了解更多大賽詳情,可點擊查看:第七屆MPC手機攝影大賽正式開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