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鳳來儀
1
金融圈又出八卦新聞了。這次是一個做量化的哥們,在微信群裡大放厥詞被傳開。這哥們覺得自己的一生過得太苦,準備把兒子從小培養成“渣男”。
他說,“我兒子小學的時候,我就給他買了好的手機給他辦的微信,打了不少錢過去,讓他請班上的女學生去吃零食。”丁鵬表示,我自己這一輩子過得辛苦,讓我兒子渣一點吧。
更猛的,是丁總打算帶着孩子一起看小黃片,一起觀摩指導。
這個聊天一被爆出,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因為至少在投資界,丁鵬的名聲還是蠻大的。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寫過一本量化投資的書,這本書還成了不少高校的教材。
我上網搜了下,看了眼他的履曆。
教育經曆:
工作經驗:
妥妥的金融精英,深入搜索,還發現了以前的一些新聞。比如2015年在人民大學舉辦的“漢青研究院金融專業碩士業界導師聘任儀式”上,丁鵬就被聘為導師,說明在量化投資領域,老丁的江湖地位是相當可以的。
但從這些履曆裡,我們看不到老丁吃苦的痕迹。難不成他的“苦”說的是自己到30歲還在讀書,空耗了年輕時的荷爾蒙,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發現自己老了精力不濟了,加上成功人士特有的虛無感,一拍大腿,索性把孩子培養成渣男,多睡姑娘反而更有價值。
2
講真,一個群裡的聊天,按理不該引發很大的風波,如果是個普通老百姓,沒人在乎他說了什麼過頭話。既然能引發風波,那就跟他的身份有關。
為啥投資圈的人這樣會引起風波呢,原因很簡單,你是代大家理财的人啊,如果你的人品受到質疑,大家怎麼能相信你設計的産品,不是坑人割韭菜呢?
丁老師雖然在學術上得到了認可,但在自己操盤的商業上倒未必成功。通過查詢軟件看了下,丁老師擔任法人的三家企業已經全部注銷,看來經營也不是很成功,而他任職的7家公司裡,也有四家已經注銷了。
看來丁老師有點股評家的味道,雖然自己不會掙錢,但可以指導别人如何掙錢這件事來掙錢,而且掙的還不少。
其實金融業說白了,就是那個段子說的:
爸爸讓孩子去把冰箱裡的肉拿出來再放進去,再拿出來再放進去。問孩子,你現在發現了什麼?孩子說,我滿手油。
如果是公募基金那就掙管理費,如果私募基金那就掙管理費加分成(前提是掙錢)。私募基金掙錢嗎?當然掙,但是否是因為水平高掙錢,還是找公募接盤掙錢,這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所以,金融業從業者的道德和人品,才被外界所看重,因為你是在玩别人的錢。由此進一步搜索,我發現去年丁老師參股的興盾資産曾經出過讓投資者血本無歸的事,證券時報還進行了報道。
說一位山東投資者2018年1月斥資100萬購買上海興盾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興盾資産”)發行的私募基金産品——興盾期權套利1号,基金托管方為中泰證券。
2020年8月,該投資者打算贖回該産品時卻遭拒絕,從中泰證券輾轉獲悉,該産品在并未告知他的情況下,已于2019年10月提前清算,淨值歸零,即該投資者100萬本金折損殆盡。
令人不解的是,興盾資産給投資者發送的淨值顯示,截至2019年7月淨值還有1.30元左右。但該産品在随後短短3個月淨值竟然歸零了,設置的止損線完全形同虛設。“我嚴重懷疑這隻私募産品淨值在造假。”上述投資者表示。
據記者了解,購買興盾資産的投資者多分布在山東濟南和泰安地區,不同産品金額可能達到7000萬元。
興盾資産相關方人士短信回應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該産品手續齊全,從發行到備案規範,目前監管部門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正在按相關法規調查落實,對于其他問題他拒絕電話溝通。
不知道這位可憐的投資者,有沒有拿回自己的錢。按照上面的說法,基金公司不欠他一毛錢,金融業要搶起來,真是比任何行業都快得多啊。
當然,目前丁老師已經不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但在出事的時候,他還是。
3
從前述言論來看,丁老師雖然學曆很高,水平很高,但全未脫“動物性生存”的高度啊。
馬斯洛的五個層次需求,說人在解決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後,總是需要一些更高層次需求的,然而馬斯洛估計沒想到,在遙遠的東方還是有些人,哪怕衣食無憂,卻永遠停留在下面兩個層次的需求上了。
而這,恐怕才是大家跌碎眼鏡的原因。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其實是猶豫的,因為一個群裡的東西随意傳到社會,這本身就有些問題。因為這些都涉及一些到現在為止都模糊的概念。
比如群到底是公共地帶還是私域,熟人群和陌生人群有無差别,群聊是否可以不經過同意就任意散發等等問題,都是值得探讨的。好在丁老師在群聊流出後,表示沒啥大不了,大家可以随便議論,我才能安心寫幾句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濃縮成兩個字的話,就是:“呵呵”。
最後給個小小的建議,以後諸位在買金融産品的時候,還是要做好盡調,看看到底是什麼人在鼓搗才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