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雲南綏江7月24日電(陳穎)從雲南省會昆明出發,搭乘飛機到昭通市機場,再驅車250多公裡,穿過近40座隧道後,我們記者組一行便抵達昭通最北端——綏江縣。
綏江,座落在金沙江畔。這裡生活着17萬人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43個村裡曾有33個貧困村,其中24個屬深度貧困村,貧困人口46721人。
去年年底,這個縣成功“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底的41.3%降到1.29%。31個貧困村脫貧,累計脫貧人數45260人。
愚公移山志,精準脫貧式,綏江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戰。
“一遷”:水電移民——舊貌換新顔
依山傍水,雲霧缭繞。
眼前的綏江新城,寬闊的柏油路延伸,整齊的高樓林立,還有幾座懸索大橋橫跨金沙江面,與對岸的四川省宜賓市連接。
移了6萬人,建了這座城。
2011年3月,我國第三大水電站、“西電東送”重要能源項目——位于金沙江下遊江段的向家壩水電站通過核準。它的建設意味着綏江縣城和3個集鎮需要整體搬遷。
1年的時間,重建新縣城和集鎮;2個月的時間,移民搬遷6萬人口;1個月的時間,拆除老縣城,清理庫底……
2012年10月,向家壩水電站如期下閘蓄水發電。綏江百姓也住進了半山腰上的新家。
“你們看,這兩個島之間是原先縣政府的所在地。右邊這片水域下面是先前的老城區中心,左邊那片是醫院、學校等。再那邊就是我原來的家。”綏江縣宣傳部長李平指着水面不同方向介紹道。
金沙江面。水下為綏江老城所在位置。新華網 陳穎 攝
因水而起,移民而興。
新建後的綏江縣城面積達到5.6平方公裡,比老縣城面積擴大了3倍多。3萬多農村人口住進了縣城,從“山裡人”搖身一變為“城裡人”。随着城區的擴大和大量農村人口入住縣城,移民後的綏江全縣,城鎮化率得到大大提高。
綏江新城一瞥。新華網 陳穎 攝
從零規劃、重新建設、舉城搬遷,這是綏江脫貧攻堅戰史上的一個“大手筆”,大大加快了綏江的城鎮化進程。
新建的學校、醫院、住房進一步保障了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同時,在舉縣搬遷、安置的過程中,綏江還累積了許多規劃建設和群衆工作方面的寶貴經驗,為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可靠的基石。
“二搬”:易地扶貧搬遷——不落下一個貧困群衆
來到兆佳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一棟棟高樓錯落有緻,廣場上奔跑嬉鬧的孩子們,拉家常的老人,大家在一起融洽和諧地相處,富有生氣。
兆佳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資料圖
不遠處後山坡上的扶貧工廠車間裡,47歲的黃述瓊正全神貫注地組裝着耳機零件。同時在車間工作的,還有300多名易遷婦女。
“搬進來之前就告訴我們有工廠可以上班。1個月有2000元左右,政府還給我們穩崗補貼1000元,加起來就有3000元左右,比在農村生活時好過得多了。”黃述瓊說。
兆佳壩易遷戶黃述瓊在車間接受媒體采訪。新華網 陳穎攝
兆佳壩易遷安置區聚集了1318戶,共4963名這樣的貧困群衆。他們原來住在偏遠、高寒的山上,常年陰雨。房子是木頭搭的串架。由于山區道路不暢,扶貧幹部每次去,要從早上走到中午,一天之内無法往返。
起初,多數貧困戶“故土難離”觀念重,舍不得離開自己祖輩生活的地方。綏江縣中城鎮黨委書記牛國斌回憶道,“但搬進來之後他們就不想再回去了。”
一對一幫扶,興産業、穩就業、促培訓,綏江努力實現易遷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緻富”。
在兆佳壩,扶貧幹部們人手3本台賬。上面記錄了所有易遷戶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就業務工情況、易遷後原來“三塊地”(包括耕地、林地和宅基地)的使用和産業覆蓋情況,以及政府貼息貸款下入股企業情況。
扶貧幹部展示兆佳壩易地搬遷安置區搬遷戶的三本台賬,分别是《綏江縣兆佳壩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台賬》、《綏江縣易地扶貧搬遷“三塊地”及産業發展工作台賬》及《綏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入企入社台賬》。 新華網 陳穎攝
“搬來的易遷戶,原來耕地、林地、宅基地各有多少畝、種了什麼、還有多大空間讓我們實行竹産業覆蓋?已經務工的,現在哪裡務工、工種是什麼、工資多少?沒有務工的,原因是什麼、想去哪裡務工、想做什麼工種,我們能提供什麼樣的培訓?有沒有辦理政府的産業貸款,是否入股了仔豬場、養牛場、水泥廠等,收益了多少、分紅了多少?……”一提起台賬上的易遷戶信息,牛國斌滔滔不絕。
挪窮窩,拔窮根。易地搬遷讓貧困群衆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連做夢也沒想到,今天能住到這麼好的房子,過上這樣好的日子。”黃述瓊笑着誇贊道。
如今,兆佳壩安置區有了新的名字——“福興社區”,寓意幸福、興旺。
“老百姓從大山裡搬出來,生活相比以前已經幸福多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幫助他們,把日子越過越興旺。”綏江縣委書記楊淞說。
“三興”:鄉村振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綏江縣新灘鎮天寶山,村民們正忙着分揀采摘下來的當地特産李子,一筐筐地運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再銷往全國各地。
綏江新灘鎮鲢魚村村民正将分揀好的當地特色水果李子銷往合作社。新華網 陳穎攝
目前,天寶山石龍、鲢魚兩個村種植李子面積達1.2萬畝。去年産量1.2萬噸,産值5400餘萬元,帶動472戶貧困戶脫貧,戶均收入近3萬元。
由于實施标準化種植模式,堅持産、供、銷一體的具體且行之有效的做法,天寶山當地的特産李子現已逐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半邊紅”。
然而,十年前,萬畝“半邊紅”還隻是一片玉米地。
“最初,老百姓思想比較傳統,認為我們祖祖輩輩種玉米,種出來能填飽肚子,種植李子要賣給誰呢?”現任綏江縣常務副縣長、曾任職新灘鎮黨委書記的楊緒春回憶道。
“石農土地條件太差,連玉米也種不出來,就率先種植了李樹。李子收成了,掙錢了,這邊(鲢魚村)村民看到了,思想也開始變化了,改種李樹了。”
思路一開天地寬。
春天,漫山遍野李樹花開;夏天,家家戶戶忙着采摘。“半邊紅”李子成了群衆增收緻富的支柱産品。
此外,天寶山因地制宜,引進生态水産業,引導村民們養魚。山上種李,水裡養魚,天寶山作出了一篇脫貧緻富的山水文章——變資源為資産,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貧困戶的口袋鼓了,大家的腦袋也活泛多了。如今的天寶山,家家戶戶建新房,還争當“七個一”示範戶——擁有一個整潔美化的院落、一間整潔有序的客廳、一間幹淨清爽的廚房、一間收拾規範的卧室、一個衛生清潔的水廁、一套處理糞污的設施、一項穩定增收的産業。
鲢魚村“七個一”示範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于2018年脫貧。 新華網 陳穎攝
有生态、有産業、有人文、有設施,天寶山計劃接下來發展鄉村旅遊業,為當地民衆增收緻富再開一扇門。
從舉城移民到易地搬遷,從城鎮到鄉村,從産業到就業,綏江脫貧攻堅的每一步都邁得堅定而精準。2018年4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綏江縣退出貧困縣。戴在綏江數萬人頭上的貧困“帽子”,如今終于摘了。
“摘帽不摘責任、政策、幫扶和監管。我們将着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繼續幫助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堅決防止返貧,立志實現長遠脫貧。這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楊淞書記堅定地說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