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罐頭」是一檔(狗子特别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
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一個小時
冥想是近幾年很流行的緩解心理困擾的方法,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跟其他心理療法一樣,「冥想」也可能有「副作用」。
發表于《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新研究顯示,冥想(一種通過有意識地聚焦于當下,緩解心理困擾的方法)和其他心理療法一樣,有一定可能造成不良影響,比如焦慮和抑郁症狀的惡化。
布朗大學領導的這項研究招募了 96 名尋求自我管理焦慮、抑郁和壓力方法的中年女性。在完成為期8周的正念冥想計劃後,參與者回答了與冥想的不良反應相關的問題。
研究發現:
58% 的參與者報告了至少一種與正念冥想相關的不良反應,如過敏反應、噩夢、創傷性經曆的重新體驗、焦慮、過度刺激、不真實感。
37% 的參與者報告了與冥想相關的功能受損(impairment in functioning,如工作和人際交往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6% 的參與者報告有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功能受損。
冥想帶來的不良反應和益處可能同時存在,許多報告了不良反應的參與者,也報告了抑郁狀态的改善。
研究者也提出了建議,幫助人們及時識别和規避冥想的副作用。
研究者表示:「正念冥想的負面影響是存在的,其造成負面影響的可能性與其他心理療法相似。我們希望可以提高冥想的功效,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其傷害。」
在冥想課程中,帶領老師總是問全班「這周有沒有什麼事情,影響了你的冥想練習」,但是參與者往往不願意在公衆場合回答問題,也不願意回答這種開放式問題。
我們建議,冥想的參與者和帶領者保持溝通,在一對一的交流中,逐項檢查冥想對自己有沒有負面影響,例如,是否在冥想後感到焦慮、情緒過于平淡或自我感覺不真實。
參考文獻
————————
Britton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Meditation-Related Adverse Effects in Mindfulness-Based Program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1, DOI:10.1177/216770262199634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