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雲計算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

雲計算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28 08:18:26

雲計算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雲智慧談科技創新)1

2021年既是數字化的“決戰元年”,也是決定未來五年雲智慧市場地位的一年。

采訪 | 張核 宋家婷

作者 | 張核

編輯 | 宋家婷

2021年12月4日,一年一度的「甲子引力」大會将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重磅開啟!今年,「甲子光年」提出了全新的大會主題——“行至水深處”。

回望已過大半的2021,疫情雖仍在反複,但世界各地已經開始逐漸恢複生機。不同的是,放眼全球,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呈現出更多變的樣貌。

在過去一年裡,我們觀察到互聯網流牛奶和蜜的時代結束了——創新的機會走向市場深水區,數字化的落點步入産業更深處。此時此刻,科技創新更需要“躬身入局、深水笃行”的定力和恒心。

大道緻遠,海納百川。「甲子光年」将持之以恒地緻力于為科技創新服務,傳播那些對中國科技創新有見地的公司、人物和觀點。在此,「甲子光年」對十位企業CEO進行了專訪,在他們眼裡,中國科技産業融合深水區将會有怎樣一番風起雲湧?

本期,甲子光年邀請的嘉賓是雲智慧首席增長官張雅娴。雲智慧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全棧智能業務運維解決方案服務商,已連續四年入選Gartner AIOps報告。AIOps(智能運維)的概念于2016年由Gartner提出,旨在通過AI、大數據技術,減少運維人員低價值、重複性勞動,Gartner認為AIOps是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

在2021年初《甲小姐對話殷晉:數字世界的“物業管理” | 甲子光年》一文中,雲智慧創始人兼CEO殷晉簡單形象地将數字化運維比作數字世界的“物業管理”。彼時,殷晉告訴「甲子光年」,在疫情推動下,數字化“大樓”對于管理服務的需求暴增;時至年末,張雅娴将這一年總結為數字化的“決戰元年”。

1.站在“決戰元年”:賽道更擁擠,市場結構未成熟

「甲子光年」:過去一段時間,科技領域最大的變化是在哪些方面?

張雅娴:疫情之後,科技領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這是全球的共識。2020年,大家從恐慌到逐漸找到“數字化”這條解決路徑。2021年,數字化城市、自動駕駛、5G等新技術以非常快的速度落地,雲智慧内部認為2021年應該是數字化的“決戰元年”。

這背後有兩個原因:第一,市場需求增長非常快,超出了我們原來的預期;第二,科技行業所有賽道都在變得更加“擁擠”,很多競争者蜂擁而至,但市場結構尚未成熟。所以,誰能在面對急劇擴張的市場需求時比競争者更快地抓住機會,誰就有可能占領較高的市場地位。這兩三年間,“決戰”的主要争奪點是市場占有率。我們預計,這場“決戰”可能兩到三年就會有結果。

「甲子光年」:未來公司的市占率主要是依靠KA客戶嗎?怎麼看待中小企業在數字化進程中的角色?

張雅娴:我認為中小企業和KA沒有明顯界限,KA客戶也是從中小企業成長起來的。從雲智慧的角度來說,大型KA客戶仍然是我們的主戰場,比如幾大國家戰略行業,金融、政府、能源、運營商、醫療,這些行業的TOP客戶仍然是我們最主要的客戶群體,他們對于運維的要求已經處于爆發期。舉個例子,一些大企業過去的信息系統已經無法應對現在的數字化應用建設,因此就面臨“升級換代”的需求。雲智慧作為數字時代下的“物業管理”公司,要讓這些“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針對上述KA客戶,我們主要面對兩種需求:替代需求和整合需求。先說替代需求,過去十幾年,很多客戶用的都是美國的老牌監控軟件。但現在,首先有信創的政策推力,其次還有市場客觀原因,比如有些老牌的美國公司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無法提供後續服務了。因此這些KA客戶需要引進國内廠商的産品和服務。

在服務這些客戶的同時,我們也面臨整合需求。比如,過去的系統隻針對單點問題,沒有從數據流程上做到全線打通,但随着業務複雜度提高,運維系統也需要杜絕數據孤島的出現,這就要求運維系統能在一個平台上滿足多種需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全棧能力”。

同時,我們也時刻關注成長性較高的中小企業。從前瞻性的視角來看,現在中小企業極具創新力的業務場景,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未來主要面對的産品需求。比如汽車行業内做自動駕駛的公司,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很可能就是我們的頂級客戶。還有比如互聯網短視頻平台、虛拟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公司,這些公司掌握突破性技術,隻是在商業化方面還沒有大規模落地,未來雲智慧需要為它們保障數字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這些領域對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課題,中小企業代表了這個市場的未來。

2.運維走向深水區:有全棧服務能力的公司更有競争力

「甲子光年」:今年國家對于數據安全的重視度提高,這為行業帶來哪些新機會?

張雅娴:運維其實也屬于安全的分支之一,現在很多客戶已經有了“安全運維一體化”的概念,“運維”和“安全”兩個賽道也正在慢慢融合。對于運維廠商來說,我們能監控到海量數據,基于這些數據,未來或許可以做到預測一些安全事件是否會發生;而對于安全廠商來說,他們現在也希望通過運維數據來補充、支撐安全體系。

但是,運維和安全的融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經曆大量真實項目實踐,現在最大的難點是兩個賽道的從業者都還沒有培養出足夠的、對于另一個行業的know-how。誰先解決了這個問題,誰就有可能先攻破“安全運維”的壁壘。

「甲子光年」:智能運維賽道現在的競争格局如何?什麼樣的産品和公司更有競争力?

張雅娴:智能運維賽道現在主要有三類公司:第一類是以雲智慧為代表的,在運維領域深耕多年的玩家,我們在垂類的專業度上具有優勢;第二類是初創企業,這類公司會以更細的切口進入市場;第三類是綜合類的大規模廠商,我認為這些大廠進入運維賽道是一件好事。首先,大廠進入一個細分賽道,能從側面體現出這個賽道的需求在增加;其次,他們能夠加速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大廠的優勢在于本身技術能力的廣度,但從資源分配角度講,運維不是大廠的主戰場,所以他們的資源投入反而是不足的。

從替代需求的角度出發,僅解決單點問題的産品同質化比較嚴重,所以單點産品的競争力在于服務,尤其是中國客戶對服務的要求會更高。從整合需求的角度出發,有全棧服務能力的公司更有競争力。能做到全棧服務,公司要具備數據能力、還要對客戶的需求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尤其是對不同場景下差異化的産品需求,要有更準确的把握。

另外,智能運維公司本身經曆的項目、沉澱的經驗也是一大優勢。運維的底層技術其實是可标準化的,我們經曆過的項目經驗會固化進産品,因為經曆過多種數據格式、數據結構,因此産品的适配度也會越來越高。

「甲子光年」:資本市場如何看待智能運維賽道?什麼樣的公司更容易被看好?

張雅娴:我認為資本方對于智能運維已經形成了兩個共識:第一,智能運維是數字化背景下必備的配套賽道。第二,智能運維賽道内很有可能會出現體量非常大的、全球通用的軟件公司。智能運維的底層技術、甚至部分場景都是可标準化的,這是資本近兩年看好這個賽道的重要原因。

對于具體公司的判斷,首先,資方比較看重團隊對市場節奏、趨勢的把握。其次,資方看重公司“從項目沉澱産品”的能力,也就是不斷提高産品标準化程度的能力。第三,資方看重公司的運營能力和運營效率。

3.打造更完善的産業生态,數據、算法、算力缺一不可

「甲子光年」:在您的預想中,智能運維賽道未來的産業生态是什麼樣子?

張雅娴:從整個AIOps的生态來看,有三個核心因素能夠促進行業發展:數據、算法、算力。現在,運維數據大多掌握在客戶手裡,行業内還沒有形成很好的大數據生态。算法的生态又可以拆分為三個層面:第一,足夠多的有算法能力的人才;第二,足夠多經過實踐驗證的算法場景;第三,可供訓練的平台和環境,這又與算力有緊密的聯結。

今年8月雲智慧發布的AIOps開源社區,就是為了讓很多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以及已經在這個行業中的開發者能有數據可用。另外,我們已經開放了一部分算法,同時還提供部分算力支持。我們希望社區内能有更多的contributors,貢獻更多的數據、算法,來一起打造智能運維的生态。

此外,行業生态還有“産學研”結合的部分。雲智慧現在跟清華的軟件學院也是戰略合作夥伴,我們還有智能研究院,他們完成的前瞻性研究是我們未來産品研發的重要參考方向。同時,高校、研究機構也會希望得到産業方的輸入,讓他們能直接從需求端出發進行研發,進一步縮短科研成果轉化的時間。

「甲子光年」:公司接下來有哪些新的産品計劃?

張雅娴:第一,最重要的方向是持續疊代已有的産品,繼續優化用戶體驗、提高産品易用性;第二,我們今年新增了咨詢服務,我們希望可以從頂層業務視角出發,幫助客戶梳理全套的運維體系、标準以及建設路徑;第三,雲智慧在做産品SaaS化的實踐,我們認為軟件的未來還是SaaS。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