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最火的劇集要屬在網飛平台播出的韓劇《鱿魚遊戲》。
《鱿魚遊戲》中的遊戲場面。圖/《鱿魚遊戲》劇照
播出至今,成績亮眼:播放量登頂網飛全球新劇榜;劇中飾演姜曉的演員鄭浩妍,個人社交賬号漲粉800萬;網飛韓國的社交媒體賬号,也把頭像換成了木頭人......
韓國網飛将社交媒體賬号頭像換成了劇中的木頭人。圖/某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但同時也争議性十足:其分鏡頭涉嫌抄襲日劇《要聽神明的話》;導演自诩“無限流”創始人;劇中人物服裝被指抄襲中國演員吳京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老師·好》中飾演的體育老師服裝......
而對于該劇内容,網友也各有看法。好評多集中于劇情刺激,以及對人性的挖掘;相當一部分批評聲音則認為,人物塑造扁平,遊戲過于簡單,男主躺赢,劇情老套,結尾過度煽情。
《鱿魚遊戲》主要講述一群走投無路并急需金錢的人收到神秘邀請,邀請他們共同加入一場遊戲。為了赢取 456 億韓元獎金,背景各異的 456 名參賽者被關在秘密場所進行遊戲。
每一輪遊戲都是韓國人小時候就會玩的傳統遊戲,如一二三木頭人,但闖關失敗的後果則是死亡。
這是經典的“無限流”類型作品的設定。
幾乎所有的“無限流”作品都以複雜的遊戲規則、詭谲多變的場景、充滿奇異想象的視覺風格作為賣點。
而這類作品的成功,是以懸疑、驚悚、刺激的視覺元素為吸引,讓觀衆進入故事的同時,完成對人性的探讨。
在此設定下,說“無限流”作品自帶流量也不為過,《鱿魚遊戲》也是如此。
而且,《鱿魚遊戲》的主創團隊強大,演員陣容豪華。有網友稱其陣容是“頂配中的頂配”。從劇作的完成度來看,表演、節奏、美術、打光、遊戲關卡設計都極為出色,無一不顯示出:這是一部“賣相好”的劇集。
種種元素,已經賺足了眼球。
《鱿魚遊戲》用一次次以生命為代價的殘酷遊戲來凸顯世界的真實:玩家沒有必勝法、沒有大逆轉,隻有一次次徘徊在善惡邊緣的内心糾結;其揭示的是,被玩弄的底層人民,被定價的生命,以及被曲解的公平。
從“皮相”到“内核”,《鱿魚遊戲》都在極力向觀衆展示,這是一部優秀的、能夠揭示“人性深度” 的巨作。但到這裡也隻能評價其“賣相好”。
與《賭博默示錄》《欺詐遊戲》這類珠玉在前的劇作相比,《鱿魚遊戲》顯然在遊戲上弱化了很多,沒有紛繁的遊戲規則和複雜推理過程,人性的展現也因此極為“牽強附會”。
而“無限流”的真正核心,就在于人在極限施壓下的善惡抉擇,這也是“無限流”的迷人之處。
“賣相好”,但智鬥不足,遊戲邏輯薄弱,“人性深度”就會淪為劇本薄弱的“遮羞布”。再加之,男主人物塑造過于單薄,在劇情中看不到成長和變化,結尾處的強行煽情,都影響其風評。
《鱿魚遊戲》也因此成為一部隻是被主創作團隊精緻而标準化打造的“高級快餐”。
雖然“無限流”是韓國影視劇集創作的初次嘗試,但《鱿魚遊戲》的主創團隊仍遵從了固定的工業劇本結構,并将其娴熟運用到創作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加入了韓國特色,形成風格化“韓國劇作”。
因此,《鱿魚遊戲》在“内核”和人物塑造上盡管稍有不足,但仍是将韓國本土文化與“無限流”這一類型相結合,嘗試劇集工業化生産的成功之作。
在此之前,韓劇也曾有“無限流”類型之外的嘗試。從《王國》到《甜蜜家園》,在網飛平台播出後,雖沒有《鱿魚遊戲》的大火之勢,但也是好評如潮。
比如,“喪屍類型”的《甜蜜家園》,就和同期的“無限流”題材日劇《彌留之國的愛麗絲》一樣引人注目。
現在借着全球性平台,韓國本土影視從業者正在一步步實現批量生産,也即是工業化生産這類劇集的能力。
但是,除了《釜山行》作為類型電影較為成功的一次探索外,在劇集方面,可以說,無論是“喪屍”題材還是“無限流”題材,依靠韓國本土生産仍會非常吃力。
因此,《鱿魚遊戲》的大火,對我國影視劇從業者的啟示仍是:如何更好地實現類型劇集工業化生産。
這背後,首先強調的仍是平台的重要性,保持一部劇集的影響力,仍需有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平台保駕護航。
這個平台除了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以外,還要擁有批量生産類型化優質劇集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借助平台優勢,才能擴大影響,實現真正走出去。
新京報評論員 | 丁慧
編輯 | 何睿
實習生 | 韋英姿
校對 |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