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TWS耳機(真無線耳機)麼?丢過沒有?
我每天都會用,并且沒有丢過。但是,那是因為我睡眠不好,幾乎不會戴着耳機睡覺或者睡着。你們就不一定了。
比如我很多同事都有TWS耳機,其中,一半左右都因為上下班通勤(地跌、公交),或者坐飛機、高鐵出差睡着了,醒來之後發現掉了一隻,甚至兩隻都不見了。和在家不同,耳機一旦在戶外丢失,找到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我的一位朋友就因為在一年之中,連續睡丢了3隻AirPods後,從此放棄了使用TWS耳機的念頭,而作回了有線黨。
所以,戴着睡覺不會掉這件事,對于TWS耳機來說,真的很重要。
雙品牌TWS耳機産品線進一步完善
說到TWS耳機,就不能不提行業标杆AirPods。
今年10月,蘋果第二場秋季新品發布會結束後,其官方網站進行了改版,AirPods擁有了獨立的二級頁面,與Mac、iPad、iPhone、Watch四大産品線同級。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自2016年上市至今,AirPods已經成為了蘋果最暢銷的産品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其銷量就達到了9000萬副左右,利潤更是高達150~200億美元。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報道稱,今年第二季度,雖然AirPods依舊是TWS耳機領域的霸主,但其出貨量下降至1500萬副,與去年同期相比差距較大,這也是近幾年來,AirPods的市場份額首次跌破30%。
除了TWS耳機市場本身日趨飽和之外,來自小米、三星等安卓廠商的增長也是重要原因。
也許正因為如此,蘋果今年加大了TWS耳機的研發與更新力度,其中就包括Beats品牌。繼6月推出Studio Buds之後,又于近期發布了Fit Pro。
在正式分享這款産品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目前在售的蘋果 Beats TWS耳機産品線。
從下表可以看到,第二代AirPods在功能上的缺失是比較嚴重的,特别是主動降噪和空間音頻這兩大AirPods的核心賣點。除非你的預算卡死到100塊都不願意多掏,否則還是建議直接買Studio Buds吧。
不過,Studio Buds沒有H1芯片,無法在多個蘋果設備之間自動切換音頻連接,這對于擁有多款蘋果設備,尤其是全家桶用戶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僅推薦單一蘋果設備及安卓用戶購買。
真正的選擇困難症還是集中在Fit Pro、第三代AirPods和AirPods Pro之間。
在我看來,你首先要明确是否需要主動降噪功能,比如每天都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或者經常有坐飛機、高鐵出差的需求,那麼可以優先排除第三代AirPods,因為它并不支持主動降噪,相對更适合長期在安靜環境下使用耳機的用戶。
但有一種情況例外——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人,這樣的用戶并不在少數,我有好幾個同事就是因為覺得入耳式耳機戴着不舒服,或者不适應降噪效果帶來的靜谧感,而一直戴AirPods。
對于Fit Pro和AirPods Pro,從賬面參數來看,前者隻比後者少一個對無線充電功能的支持,雖然這并不重要(我覺得)。在整體使用體驗差距很小的前提下,便宜400元的Fit Pro顯然性價比更高。
當然,兩款産品的目标用戶本身就不同,AirPods Pro無論設計還是調音,面向的還是更廣泛的大衆市場。而Fit Pro造型潮流多彩,調音風格也偏向音樂人,相對更适合比較追求個性,對音樂有明确喜好的用戶。
戴着睡覺不會掉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我不是一個喜歡戴耳機的人,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無論看電影還是聽音樂,我都更習慣外放。這是因為任何耳機戴久了都會不舒服,特别是入耳式耳機,為了密閉和穩定性,往往需要塞進耳朵裡,把耳道撐得滿滿的,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不适感。
實際上,很多人對于靜谧性的要求并不高,比如我,除了坐飛機,平時在辦公室或者家裡,甚至不需要降噪功能,這些場合我更喜歡使用半入耳式耳機。但随之而來的問題是,半入耳式和塞得不那麼緊的耳機,又比較容易脫落丢失,導緻我就算覺得撐,也不敢随意更換小一号的耳塞。
Beats Fit Pro是我最近試戴過的TWS耳機中,佩戴穩定性做得最好的一款,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算用最小号的耳塞,也要超過任何一款同類産品。
這主要是因為它采用了柔韌靈活的耳翼設計,無論你耳朵的形狀和大小是什麼樣的,都可以比較完美的嵌入到耳鈎内,從而大幅提高佩戴的穩定性。
和很多耳翼采用固定形狀,或者柔韌性較差不同,Beats Fit Pro耳翼的構造和選材是基于大量運動相關的用戶測試而反複設計的,靈活性與匹配度極佳。
從我搭配中号耳塞使用的情況來看,不會給人耳道撐,耳鈎有異物的不适感,無論首次佩戴,還是幾個小時使用下來,不至于說無感吧,但幾乎沒有一些入耳式耳塞取下時,耳朵如釋重負的感覺。
這點真的非常重要,因為舒适的佩戴體驗,才會讓人願意去長時間使用。更重要的是,我戴着Beats Fit Pro使勁兒搖頭晃腦,或者躺在沙發上翻來覆去,也沒有一次把它折騰掉,正常睡覺和小憩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如果你曾經有過在佩戴狀态下丢失TWS耳機的經曆,那麼一定能對此感同身受,無法安心入睡,一丢就是幾百甚至上千塊,被這種恐懼支配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使用愉悅度的一種影響。
Beats Fit Pro輕巧的設計(每隻耳塞隻有5.6g),舒适的佩戴體驗,再加上無與倫比的穩定性,以及IPX4的抗汗抗水等級,都讓它成為了一款非常适合全天候使用,且讓人安心的産品。
各方面都保持了Beats的調性與高水準
相比早些時候推出的Studio Buds,Fit Pro最大的升級就是加入了H1芯片,有了它,除了能夠讓Fit Pro在多個蘋果設備之間自動切換音頻連接之外,更重要的是支持了空間音頻中的頭部追蹤功能。
大家都知道,空間音頻是蘋果生态的重要技術之一,它主要由杜比全景聲和頭部追蹤功能組成,支持前者的設備(播放設備和耳機需要同時支持)在播放到杜比全景聲的音源時會自動開啟。而後者則需要耳機的H1芯片,以及iPhone或者iPad中的陀螺儀和加速感應器用于跟蹤用戶頭部和設備的運動,然後對比相關數據,再進行聲場映射,從而模拟出影院般的空間感。
這個功能其實對于聽音樂的價值不是特别大,除非你經常聽交響樂或者音樂會。但是對于喜歡看電影和玩遊戲的人來說,體驗就大不相同了。試想一下你在家裡的電視上看電影,和在支持杜比全景聲的影院的差距吧。
H1芯片的另一大價值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可以讓耳機在多個蘋果設備之間,自動切換音頻連接,而不需要每次都手動操作。比如我是一個蘋果全家桶用戶,每天都會在iPhone、iPad和Mac之間來回切換。
之前體驗Studio Buds時,就因為它不支持該功能,覺得非常不方便,很難作主力機。H1芯片的加入,直接讓Fit Pro在使用體驗和便利性上,達到了和AirPods系列相同的水平。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Fit Pro搭配安卓手機使用時,大多數功能與體驗與搭配蘋果設備是一樣的,包括空間音頻(不支持頭部追蹤)、一鍵配對、耳塞貼合度測試等等。但是,音頻共享、免提“嘿Siri”、查找等功能,就不支持了。當然,這也是因為它們基本都是蘋果生态的功能,如果和其他TWS耳機相比,Fit Pro的使用體驗并沒有任何缺失。
至于音質、降噪、續航等方面,Fit Pro都保持了Beats耳機一貫的高水準,隻是由于并非這次Fit Pro的核心亮點,這裡就不在一一贅述。
幾天使用下來,Fit Pro首次讓我耳朵上的AirPods Pro感到了壓力,因為它除了不支持無線充電之外,其他方面的功能和體驗,幾乎與AirPods Pro一緻。所以即便是蘋果全家桶用戶,也不用擔心之前Studio Buds因為沒有H1芯片,而留下的遺憾。
實際上,Beats在被蘋果收購後,新品的推出速度有所減緩,特别是在近兩年異常火爆的TWS耳機市場,此前就隻有Studio Buds這一款産品在銷售。反倒是AirPods産品線,日漸壯大,市售機型已經達到了4款,甚至在官網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Fit Pro的發布,不僅是對Beats現有産品線的有力補充,也是對整個蘋果TWS耳機家族的細分。從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到,除了不推薦大家再購買的第二代AirPods和頭戴式的AirPods Max,其他4款産品的價格,基本上是每兩三百元一個檔次,且賣點款款鮮明。
很顯然,相對AirPods Pro,Fit Pro更個性的外觀,更穩定的佩戴感,以及更低廉的售價,都讓它頗具性價比。尤其是對于喜歡音樂的人來說,Beats的調校也是一脈相傳,Fit Pro大概率會成為蘋果收購Beats以來的首個爆款,強烈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