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魚會憋死嗎?鲸類為了生存經曆了海洋-陸地-海洋的進化曆程,耗時長達億萬年,并且因為争奪食物,它們重新進化出了流線型的身體、鳍狀肢、鲸脂層增厚、毛發退縮等,讓自己遊得更快,活的更久,像一條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鲸魚會憋死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鲸類為了生存經曆了海洋-陸地-海洋的進化曆程,耗時長達億萬年,并且因為争奪食物,它們重新進化出了流線型的身體、鳍狀肢、鲸脂層增厚、毛發退縮等,讓自己遊得更快,活的更久,像一條魚。
但是,鲸魚已經變不回魚,本來就用肺呼吸的鲸類祖先很難再演化出魚類的鰓以利用溶在水中的氧氣,用鰓呼吸。
它們和哺乳動物一樣用肺呼吸,這就導緻了一個難題——它們得經常浮出海面換氣,而它們睡覺的時候呢?不可能一邊睡覺一邊頻繁浮出海面進行呼吸換氣吧?讓我們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跟随創作人的視角,一探究竟!
鲸類是如何創造憋氣極限的?距今約5500萬年前,鲸類祖先受不了陸地匮乏的食物狀況,重新回到了海洋。為了适應在水中的肺部呼吸,更迅速的換氣,它們将呼吸器官“鼻子”從臉部進化移至頭頂,變成“氣孔”。
而且,為了适應海洋環境,它們的“氣孔”可以自主控制開合,當肌肉放松潛入海中時,氣孔會被肌皮瓣膜覆蓋從而保持關閉狀态,浮出水面時它們才會打開,将積累的廢氣噴出并吸入新鮮空氣。
這和我們人類遊泳需要換氣的原理一緻,也是鲸魚“噴水”現象的由來。它們“噴出來的水柱”其實是它們體内的廢氣呼出遇冷液化成的水珠,隻是因為水珠很多、壓強又大,遠遠看去就像一條水柱。
鲸類換氣極其高效,最大的藍鲸也隻需幾秒鐘,而吸一口新鮮空氣就能供它們在海裡潛行一段時間,例如抹香鲸換氣之後可以“憋氣”2個小時,這足夠它們下潛至2000多米深的海域再浮上來。相比之下,人類在水下“憋氣”最長時間僅僅10幾分鐘,而自由潛水深度最深紀錄僅為170米,與之天差地别。
為什麼鲸類能憋氣這麼久?哺乳動物體内存在着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兩種重要蛋白,前者将大氣中的氧輸送給肌體,後者則貯存氧氣,當肌體需要時再釋放。也就是說,不呼吸時肌紅蛋白也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程度的氧氣,這是哺乳動物在水下“憋氣”遊動的原因所在。
鲸類的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濃度比陸地哺乳動物高很多,而且它們的肌紅蛋白還進化出了适應深潛的特性,比如其表面存在高濃度電荷,會使得肌紅蛋白之間相互排斥,更不容易聚集在一起,從而讓儲氧能力進一步提高,對氧氣的利用率能達到驚人90%。
此外,它們還能通過外圍血管的收縮,保證低氧敏感組織或器官的氧供給,種種加持之下,它們各個都是深潛高手,甚至能夠無懼迅速增高和降低的水壓,浮上浮下。更多詳細請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觀看完整視頻!
那麼,鲸魚在海裡待着的時候都在幹嘛?
鲸類不是魚,它們和哺乳動物一樣需要依靠睡覺和休息恢複體能。根據觀察發現鲸類的睡眠姿态分為兩類,一種是在同伴的陪伴下緩慢地遊動休憩,另一種是呈垂直或水平的姿勢在水面附近漂浮着睡覺。2008年,英日兩國生物學家就曾在南太平洋海域拍攝到30多隻成年抹香鲸圍在海下幾十米深的地方一起垂直漂浮着睡覺的畫面,那種姿勢似乎能夠讓它們進入深睡眠,連船隻從旁邊經過它們都沒有反應。
此後經過一系列研究觀察果然驗證了這一猜想,當它們水平姿勢睡覺或緩慢遊動休憩時,警覺性很高,隻有垂直漂浮睡覺時能夠進入深睡眠,但是那種情況下一定是群居,而非獨處。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鲸類每天隻有大約7%的時間在睡覺,還不到2個小時,而且每次入睡時間僅為10-15分鐘,很短,就像人類的打盹。如此一來,鲸類自然也就不存在窒息的情況,畢竟打個盹就可以到海面上換氣,隻有捕捉食物才會深潛到海底2千米。
總結來看,練就了憋氣神功的鲸類能長時間憋氣,得益于自身的身體構造,其目的也并非是為了在海裡睡大覺,事實上是為了進入“瘋狂的工作模式”深潛到海洋深處,以獲得更深海域的豐富食物。
還有一點是鲸魚對二氧化碳的耐受性也會更高,從鲸類身上我們能看到這麼多奇特知識,而在其他動物身上也藏着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呢?比如同是用肺呼吸的海豚他們的換氣時間要比鲸魚短很多,他們又是如何睡覺的呢?看似從不閉眼睛的魚又是如何睡覺的呢?每天花多長時間睡覺呢?了解更多,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跟随創作人的視角,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的秘密!#西瓜視頻創作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