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巧珍會幸福嗎

巧珍會幸福嗎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14 07:36:02

文 | 徐野

路遙說:“悲劇,其開頭往往是喜劇。”

在《人生》這部小說中,他筆下的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就是這樣,剛開始溫馨動人,最後卻慘淡收場。在部小說中,悲劇有很多種,讓我最遺憾的便是她們倆的愛情悲劇。

當高加林進入大城市的美夢破滅,在黃昏時分回到他當時想方設法逃離的土地時,那個深情愛過她的巧珍,那個輕輕在他耳邊哼唱信天遊的巧珍,已經嫁人了,嫁給了一個大字不識的莊稼漢。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由得歎了口氣。

後來我才認識到,即使沒有第三者黃亞萍的出現,高加林與劉巧珍的愛情悲劇也早已注定。這其中有高加林與劉巧珍的個人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

整部小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巧珍對于愛情的态度,她對高加林真摯、癡情、不提任何要求;在追求高加林時又表現出農村女孩難以想象的大膽和奔放。同時,在面對自己愛人時她又常常帶着一種自卑感。

她對待愛情的多重态度讓我疑惑,但細細想來,這其中也是有緣由的。接下來我将從三個方面說說劉巧珍的愛情觀以及這些愛情觀産生的原因。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1

作者路遙

土地造就了善良樸實的巧珍,讓她學會了真誠地對待愛

德順老漢說:“巧珍那可是塊金子哩。”

确實如此,巧珍是一個好姑娘,她樸實、善良,有一顆剔透的心,有一個高尚無私的靈魂。巧珍至始至終真誠而又熱烈地愛着高加林,她的愛不摻雜任何雜質。

“加林哥,我見到你比我爸、我媽還親。”“加林哥,隻要你不嫌棄我,咱們兩個一搭裡過。你在家裡呆着,我會給咱上山勞動!不會叫你受苦的。”

“等咱們結婚了,你7天頭上就歇上一天,我讓你在學校裡一樣,過星期天。”

巧珍的話語中流露着對高加林足夠的愛,足夠的癡情。劉巧珍對高加林的愛,可以說是一種犧牲精神,在她的思想裡,隻要她所愛的高加林過得幸福,她願意為他付出一切,她看不得她的高加林受一點苦。她知道高加林不甘當一個農民,于是鼓勵高加林去城市工作,即使她知道這會讓他們越來越遠。等到高加林在縣城當了通訊幹事很少回家,她也毫無怨言,癡心不改,還給他送錢,幫他照顧父母。

即使後來高加林抛棄了她,她雖然痛苦不堪,但也沒恨高加林負心,也沒罵過高加林一句話。反而讓高加林尋個好對象,叮囑他在外照顧好自己。

在高加林的教師職位被頂替而無奈回到農村時,是巧珍的愛和陪伴化解了他的苦悶,讓他在那段時光裡感受到了生命的氣息。巧珍對加林的真情流露都是發自肺腑的,不帶一絲矯揉的成分,這是一個質樸的鄉村女孩對于所愛之人的内心獨白。

巧珍的淳樸善良,對待愛的真誠讓我有種久違的感動。環境影響人的性格,劉巧珍的這種性格來源于她農民的身份,來源于那片生她養她的土地。

樸實、真誠、樂于付出,是農民的共同性格特征,他們紮根于土地,靠着土地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想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大的收獲,隻能辛勤耕作,抛灑汗水,他們知道沒有付出就沒有好收成。

千百年來,他們的生産生活都緊緊圍繞着自己擁有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最大的關心是收成,最大的期待是能吃飽穿暖。他們生活裡不存在什麼競争,所以他們往往是善良的,鄰裡關系也是和諧的。

巧珍就是這樣一位農民,因此懂得投桃報李,誰對她好她就對誰好,想要得到什麼就會去付出,而且是不留餘地地付出。善良淳樸的性格也讓她對高加林的愛如水晶般剔透,她所有的真情流露都發自肺腑,所以她對高加林說的那些話永遠都那麼讓人動容。

而高加林愛上的城市女孩黃亞萍,更像是一個利己主義者。她也愛高加林,能與高加林一起讨論拜倫的詩,但不曾為愛情犧牲或付出過什麼。後來高加林和她分手,她也沒作出多大的挽留。

作者路遙出生于農村,他始終将自己稱作“農民血統的兒子”,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會一個人回到農村的故鄉,在那裡審視自己。

路遙肯定是偏愛農村的,所以也偏愛了筆下的農村女孩劉巧珍。讓她具有了真誠、善良、勤勞等品質。這些美好品質跟黃亞萍的利己産生了鮮明對比。

作者肯定是想說,并不是誰都擁有巧珍那樣的真誠和善良的,巧珍那樣的性格隻有農村幹淨的山水和土地才能賜予,隻有在農村,人才能活出最幹淨的模樣。而這點成長在城市的黃亞萍是不能比的。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2

《人生》電影片段:高加林與黃亞萍

新時代讓巧珍學會了大膽奔放地去愛

巧珍對高加林的追求可謂主動。巧珍為了讓他注意到自己,今天給勞作的高加林送上幾根地瓜,明天給他捧來一把大甜棗,送完還不忘告訴高加林:“這是我家自留地的”,就這還不夠,她還在後面補充一句,“是我種的。”

巧珍的表白看似含蓄,它不含一個“愛”字,但細細想來,這反而是十分直白的。試想一下,一個女孩三天兩頭給男孩送東西,誰不能體會到這其中蘊含的濃濃情意呢?特别是後面補充的那句“是我種的”,可以看出巧珍生怕高加林不知道她對他的心意,她對他的好。很明顯,她十分迫切地想讓高加林注意到,在他的生命裡有個叫劉巧珍的女孩。

如果說,以上巧珍的表現可能還略微帶有一絲含蓄,但趕集那天她對高加林說的話,則完全是大膽的表白。

“加林哥,隻要你不嫌棄我,咱們兩個一搭裡過。”

即使放到現在,這也完全是赤裸裸的表白,也足夠讓人震撼。女孩都好面子,沒有一個女孩能輕易地說出:“下半輩子我和你一起過”這樣的話。可見巧珍是有多麼勇敢,在那一刻她丢下了所有尊嚴、面子和女孩的矜持,她盡全力争取着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在以往的農村女孩身上,這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起初,巧珍大膽奔放的示愛讓我疑惑,我覺得這不該是一個農村女孩該有的追愛方式。在我眼裡,那個時代的農村女孩是羞于表達自己的,即使是表達,那也應該是含蓄的。然而巧珍的追愛方式卻是另外一個模樣。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3

《人生》電影片段:劉巧珍

其實,巧珍表達愛情的方式之所以與以往的農村女孩不同,很大程度是由于時代的影響。

這裡就不得不提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了。《人生》是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創作的,當時正值改革開發初期,神州大地的面貌煥然一新。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之下,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也接收到了新時代的訊息。

欲望由刺激産生,這些訊息刺激他們抛棄固有觀念,萌生前所未有的想法。從此“自由”、“理想”、“知識”和“價值”等新詞彙在他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巧珍雖然沒有接受過知識教育,但對新時期的事物一定耳濡目染。漸漸地,她身上也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新時期女性的特質,向往自由戀愛,崇拜知識,追逐理想。

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想什麼就會去做什麼,因此巧珍逐漸背棄了因循守舊的鄉村習俗,展現出了一個鄉村女孩超凡脫俗的愛情觀。

所以在巧珍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她追求愛情時的大膽和奔放;她也不像傳統女孩那樣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要執意追求自己喜歡的高加林;她也不理會什麼門當戶對,也不圖功利,盡管身為村裡“财神爺”的女兒,她還是看上了家徒四壁的高加林,因為她“決心選擇一個有文化,而在精神方面很豐富的男人做自己的伴侶。”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4

《人生》電影片段:高加林

“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讓巧珍始終自卑和盲從

盡管巧珍擁有淳樸善良等一切象征美好的品質,對待愛情如火一般熱烈又如水一般溫柔,但對于愛情也有些許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的觀念最終成為她愛情走向悲劇的重要推動力。

巧珍一直為自己沒有文化這件事耿耿于懷,以至于在面對高加林這個文化人時始終有一種自卑感。小說中多處都可以看出巧珍的這種卑微之心。

“她時時刻刻想念着他,又時時避着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勢和說話在他面前顯出什麼不妥當來,惹她心愛的人笑話。”

“你參加工作後,盡管我愛你愛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

張愛玲說“低到塵埃裡,開出一朵花來”。巧珍低到了塵埃裡,但她的愛情并沒有開花結果,反而被無情地抛棄了。

自卑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否定。

巧珍從沒意識到她自己的價值。她羨慕有知識的文化人,高加林有文化,她就羨慕崇拜地不得了,卻從沒想過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文化人,而僅僅是把這個理想寄托在了高加林身上,想着自己喜歡的人有文化自己就光彩,似乎把自己當作了高加林的附屬品。

她眼見自己和心上人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距離越來越大,也沒有為靠近高加林而做出什麼努力。唯一做過的,也隻是學着像城裡人那樣天天刷牙而已。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犧牲自己為他付出,幫高加林照顧父母,省下錢來給高加林送去,卻不知道高加林真正想要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5

《人生》電影片段

巧珍對高加林隻有依賴、付出和盲從。顯然,她沒有獨立的人格,也沒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這是她個人的性格缺陷,也是中國女性的通病。這一通病,究其根源,它來自于中國的傳統觀念。

千百年來,“男尊女卑”思想深深影響着人們。這種思想是怎麼産生的呢?其實在上古時期的母系社會,母親是受到尊敬和崇拜的,當時是“女尊男卑”。後來由于農業的發展,男性體力好,在勞動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男性的地位慢慢變高。到了封建社會,便演變成了“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尊女卑”思想淡化甚至是否定了女性人權、經濟、生育等一切價值,讓女性成為了男性的附屬品。

當時雖然正值改革開放新時期,新時期下人們新思想萌生,農村女性劉巧珍的思想也随之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擁有新鮮的想法,開始大膽熱情地追求自由戀愛。但由于她一直生長在閉塞的黃土高原,又沒有接受過現代知識教育,新時期對她的影響并不徹底。所以在她的思想深處,傳統思想還牢牢地紮根着,其中就包含“男尊女卑”觀念。

因此,她羨慕高加林有文化,但不會想到讓自己變得有文化,隻會把有文化的高加林當成一種向往和精神補充。她的理想隻會局限在有個“合心的家庭”,除此之外也不能想到别的。當發現自己和高加林之間的距離時,自然也想不到用豐富自我來彌補,而隻會妄自菲薄地說:“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了”。

當被高加林抛棄,美好的夢破滅之後,也隻能自暴自棄地嫁給前來說親的馬栓,即使自己并不喜歡他。但這些都是沒辦法的事,巧珍那些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必然會引導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巧珍會幸福嗎(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6

《人生》電影劇照

寫在最後:巧珍的愛情觀,産生于她紮根的黃土地,産生于她所處的那個時代,同時也擺脫不了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她發自内心的真誠和善良能給人一種生命的氣息,她追求愛時的大膽和奔放讓人敬佩,她從骨子裡發出來的自卑感又讓人惋惜。

好的小說就是這樣真實,它不會單單描繪一個人的好,也不僅僅展現一個人的不好,而是會展現出一個人複雜的面,真實的人總是多面的,總是讓人可敬可愛又可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