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的寓意是什麼?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廣大市民要持續保持個人防護意識,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風,不紮堆、不聚集”請問其中“紮堆”一詞的來源和含義是怎樣的?謝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聚的寓意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廣大市民要持續保持個人防護意識,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風,不紮堆、不聚集。”請問其中“紮堆”一詞的來源和含義是怎樣的?謝謝!
江蘇讀者沈顔
沈顔讀者:
“紮堆”一詞來自北京話。《北京話詞典》(中華書局,2013年版)及《北京話兒化詞典》(語文出版社,1990年版)中有“紮堆”一詞。在北京話裡,“紮堆”也說成“紮堆子”。
“紮堆”已經進入普通話,故《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大詞典》及《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等工具書中收錄了“紮堆”一詞。“紮堆”在口語中讀成兒化詞,所以書面上常寫成“紮堆兒”。
“紮堆”是動詞,有兩個意思:
1.指“人湊在一處,聚在一塊兒”。例如:
(1)公園裡,有一些老人紮堆打牌。
(2)疫情期間,别紮堆聊天兒。
(3)應遵循分時、錯峰、單向就餐的原則,避免紮堆就餐、面對面就餐和交談。
(4)學校按照不紮堆、不聚集的疫情防控原則和要求,有序發放校服。
(5)倡導讀者不聚集、不紮堆,參加一個安全便利、内容豐富的閱讀盛宴。
2.指“事物在某個時段集中出現”。例如:
(6)春節是賀歲片紮堆上映的時間。
(7)幾種時令水果現在紮堆上市,很好買。
(8)多座城市各種配套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紮堆發布。
(9)近幾年出現了若幹省份紮堆舉行公務員考試的情況,這也被稱為“聯考”。
您提到的“勤洗手、常通風,不紮堆、不聚集”,其中的“不紮堆”是說“人員不要聚攏到一處”。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