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小說創作題材相當廣泛,人物形象種類繁多,他常常自稱是生活在京城的鄉下人,因而比較執著于描寫湘西邊地特有的風俗民情、湖光山色,也非常精心地在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淳樸的人文景觀之中用文字打造他理想世界中的人生形态和唯美環境,歌頌愛和美的人生頌歌。
沈從文小說《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衆多海内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邊城》中體現了沈從文小說創作一以貫之的創作審美追求,創作中心是“表現人性”。
湘西鳳凰古城
01淳樸的翠翠身上渲染出來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翠翠是個帶着童稚孩子氣的純情少女,她對愛的渴望不是強烈的追求,而是表現為少女特有的朦胧向往,雖然是山村少女朦胧羞澀的感覺,卻又始終不渝、堅貞不屈。翠翠對愛情的态度展現了純美心靈,也和當時文明都市的所謂時代女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淩子楓改編的電影《邊城》中少女翠翠稚氣未脫的形象
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不經意間喜歡上的是船總順順家的老二傩送,爺爺卻誤以為是老大天保,還鼓勵天保,沒想到兄弟兩人聊天時知道了原來兩個人喜歡的是同一個女孩。天保告訴傩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訴哥哥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後也吃了一驚。
爺爺說的話、傩送唱的歌聲都把翠翠帶到了一個過去的節日裡
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當掌上明珠一般養大的女兒許配給傩送。而傩送甯肯繼承一條破船也想要追求翠翠。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鬥論勝負,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
碧溪邊隻聽過一夜傩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講出實情後便去做生意。幾天後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翠翠在别人幫助下送走了夜裡突然過世的爺爺,一個人在河邊繼續撐渡船,她等待着遠行的傩送的歸來,雖然她心裡也不知道這個人還會不會回來。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過她的愛情故事逐步表現出來的:
02小說着力描寫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俗美和風景美,淡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沖突
《邊城》成書于1931年,那正是沈從文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季節。1931年社會雖然動蕩不安,但總體上還是稍顯和平,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寫了一個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給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條明路。
湘西邊地人們淳樸而善良,帶有田園牧歌般的情調,有人評價說這部作品裡有“濃濃的地方色彩,淡淡的時代投影”。
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沈從文小說中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拘牽的原始古樸的人性,他個人在京城有時還要面對一些人對自己的知識和學問的質疑,就緻力于在作品中營造一種詩意美的氛圍,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從而讴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這也是沈從文作品中一以貫之的美學追求,是他小說創作的一個突出的特色。
作家們喜歡寫自己生長的地方,“生于斯、長于斯”往往帶給寫作者一種鄉愁之外的人生思考。沈從文的回憶系列小說在這方面是成就極高的作品。他的小說《三三》《蕭蕭》《邊城》都是此類作品的代表,體現了沈從文小說的獨特藝術風格。
電影《邊城》的劇照:爺爺和翠翠在一起
03作品獨創了詩化的境地,整個作品虛實結合,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邊城》不以情節取勝,而是獨創了一種詩意化的境地,整個作品在現實之外給讀者一種夢幻般的感覺,雖然讀者知道這種描寫手法帶了很大程度上作者的個人色彩,還是被作家的理想和信念打動,并向往他筆下的湘西世界的風土人情的自然美。
沈從文在寫作上受到屠格涅夫的影響,把人和景物錯綜表現在一起,擅長把個人情緒意蘊和自然景物的交融呈現給讀者,《邊城》就是把人物置于湘西重巒疊嶂的特定環境之中,水邊的世界,人們生活得淳樸而自然。人和自然在這裡似乎是合二為一。
老船夫爺爺和翠翠,祖孫兩人相依為命,翠翠一天天長大,勾起了爺爺的傷心事,他想起了命苦的女兒的愛情悲劇,因為和一個軍人相戀而懷孕,軍人死去後,女兒為了肚子裡的孩子硬撐到生下女兒後不久,也追随死去的愛人走了,留下這個可憐的孤兒,随他一起長大。
也許越是擔心害怕什麼,潛意識裡越是會辦錯事,所以爺爺誤會了天保是傩送,造成了以後一系列的不快,老船夫最後在風雨之夜帶着負疚之心離去了,情節不複雜的故事在作者筆下表現得如同散文一般唯美、哀傷。
可以說作家在這部作品裡注重的是意蘊和情緻,帶着濃重的抒情性和寫意性。讀者閱讀時很難說得清讀的感覺是散文還是小說,在對茶峒的介紹文字裡,對這塊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介紹了曆史、風俗、人情、物産等,輕而易舉就将讀者代入到具有原始美和情感美的境界之中,不能自拔。
閱讀這段文字時,我忽然想起了席慕蓉的詩歌《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怅望
仿佛霧裡的揮手别離
離别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邊城》中的茶峒人情淳樸自然,翠翠就是人性美的化身
總的說來,沈從文小說《邊城》是不得不讀的經典之作,結構疏放、意境優美、色味清淡、意蘊悠長,就好似是遙遠清麗的鄉音回蕩在作者心頭,也影響到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全文完,用頭條搜索可以閱讀《邊城》的相關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