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周乃至後來的封建時代,天下萬物皆為天子所有。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的,所有的人都是天子的。那時候人們的所有生産經營活動,都歸屬于天子,而且這些活動也都是為天子諸侯們所服務的。
《國語》載:“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天子是至尊,以下則有公侯伯子男,而再往下則是底層,主要包括了庶人、工商、皂隸、官宰,其中皂隸和官宰都是服務于諸侯的。唯獨庶人既不能接觸到朝堂之事,又長期朝不保夕,依靠苦力生存,是相對最為悲慘的群體。而還有工商群體呢?他們是如何的群體?
史書載:“工,百工。商,官賈也”,還有“食官,官禀之”,可見工商群體最早可能還是效力于諸侯或者官府的,他們的衣食住行皆由朝堂提供。如此看來,各行各業皆是服務于天子諸侯們的生活享用和戰争需求的,整個生産生活都是完全為天子諸侯們所壟斷的。工商群體也不例外,自古已然。
“工商食官”是一種制度,但也說明工商群體最早不過是天子諸侯們的附庸,這種制度體系也就導緻後來的工商階層,在整個封建時代都處于相對低級的階層,即便是如何的富可敵國,在天子諸侯們眼中也是不值一提。比如在東周王城洛邑的規劃布局中,南方尊位就是王城宮殿區,而北方卑位的則是手工業區,即工商群體居住區。
工商群體大多是具有技藝的工匠,他們承擔着王朝的衆多建設活動。《周禮》有:“匠人營國”,就是說王城之工程皆由作為匠人的工商群體所修築而成。跟庶人大多從事農業活動不同,工商群體所從事的活動,幾乎可說是除了農業以外的所有行業,都邑城郭、社稷宗廟、開山挖路、車服器械,如此等等皆為工商群體所擅長。
《呂氏春秋》載:“農攻粟,工攻器,賈攻貨”,《周禮》還有:“府藏皆有賈人,以知物價”,服務于天子諸侯的工商群體似乎還有某種職能,即是掌握市場物價之事。他們可能不會長期局限在宮城之中,反而是要常常遊走于市場之中,才會為天子諸侯的商業決斷做出正确的建議。齊桓公時代,齊國權相管仲的出身其實就是工商群體,齊國還曾推行“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城市”,顯然也是推行的“工商食官”。
《尚書》載:“允釐百工,庶績鹹熙”,《周禮》載:“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審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可見工商群體在夏商以來即是朝中常客。《左傳》載:“王子朝因舊官百工之喪職秩者,與靈景之族以作亂”,也就是說工商群體在王子朝發動的叛亂中還曾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幫助王子朝驅逐了天子周襄王,引發了一場發自宮廷的動亂。
工商群體們或許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提升自己的地位,他們掌握着先進的業務技能,掌握着市場的物價和商品的流通,可是他們依然不被天子諸侯們所看重,甚至有的時候還被認為是僅僅高于庶人的群體,天子諸侯們對他們是不屑一顧的。這種觀點讓他們始終不滿足于自己的地位,這種觀點或也在他們的内心隐藏了百年甚至千年,直到後來出現了呂不韋。他們發現,原來,工商之人,亦可登堂入室,成為權臣!但千古以來,也就這一位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