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電影結束,滿屏字幕,還是舍不得按掉遙控器。法國版的《觸不可及》就是這樣一部讓人看完之後依舊念念不忘的電影。而它的片尾曲好像并不是意味着電影的結束,反而意味着觀影者思考的開始。
《觸不可及》是一部高分電影,豆瓣評分9.2,并且它的美國翻拍作品也一樣得到了不錯的口碑。但是要說這電影的故事情節,總結出來也不過是影視作品中用慣了的俗氣套路。
一個家财萬貫的貴族,一個生活落魄的黑人,兩人之間發生的碰撞因為身份和社會地位的不同有了相當的趣味性。
但是隻要仔細想想這部電影的大綱,就會發現這不就是惡臭的豪門情緣,老套的流星花園嗎?隻不過是已經被寫爛了的愛情,變成了友情。
但是這部電影還是成功了,它披上了忘年交的外衣,成為了觀衆面前全新的故事。
1、影視作品中的老套路,生活中的不可能《觸不可及》的演員表極其簡單,兩位主演足以撐起這一部120分鐘的電影。
費朗索瓦·克魯塞飾演了一位身體殘疾但是身份尊貴的貴族菲利普,奧馬·希則扮演了一個剛剛刑滿釋放在底層生活的黑人小夥德瑞斯。兩人之間能産生交際的原因很簡單,德瑞斯急需一份工作,而菲利普則需要一位全職保姆。
這樣的情節,是不是讓你覺得似曾相識?
《流星花園》、《繼承者們》、《便利貼女孩》,回顧一下七八年前的偶像劇,清一色都是這樣的配置。一個是養尊處優、出身豪門的貴公子,一個是生活在底層、艱苦卑微的普通人,這種爛俗的劇情已經不再被觀衆認可了。
但是當這樣的套路稍稍換一下細節,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口碑和評分都一騎絕塵的《觸不可及》。
即便是今天,将這樣一部9年前的電影當做新電影看,觀衆的觀影感依舊相當不錯。而再次回顧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情節老套絕不是口碑差的原因。好的電影始終在我們熟悉的橋段中,融入新的元素。我們覺得眼前一亮,但是始終都隻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而《觸不可及》的這個故事對于理性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和現實相差很遠的理想世界,即便這個故事真的是真人真事改編而來。
《觸不可及》的故事情節來自于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04年時這本自傳被拍成紀錄片,随後導演就有了将他改編成為劇情片的想法。
當這樣的真實故事搬到了熒幕上,你敢相信它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就相當于讓你相信童話故事是真的,讓你相信貴族真的會下凡和乞丐做朋友,純屬胡扯就是電影中叙述故事的既視感。
簡單來說,電影中的菲利普就是一個人傻錢多的設定,一個成功人士活成他這樣自卑和無趣真的很讓人懷疑他是怎樣成功的。而另一位主角德瑞斯(以下簡稱小黑)能在蹲過監獄之後運氣爆棚的得到一份普通職業都拿不到的高酬勞工作同樣不可思議。
但是這些和生活相反,一點都不接地氣的設定,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卻逐漸變得理所當人。而觀影者大多都忽略了人物設定,愛上了這兩個莫名碰撞出火花的角色。
2、電影中蘊含的力量《觸不可及》中的角色是塑造的出來的,但是卻是殘缺的。菲利普雖然有着成功的人生,但是卻失去了自由行動的能力。小黑雖然有着自由的靈魂,但是卻被現實生活打擊。在他們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有着屬于自己的難關。
不同于童話故事裡塑造的公主和王子,不論是菲利普還是小黑都是不完美的,他們的處境就像是普通人處處都不如意的人生。但是電影描繪的故事卻給了主人公擺脫困境的結果,給了觀影者在生活中繼續前行的勇氣。
這部電影在告訴我們,就算你沒有好的物質條件,就算你沒有獨特的魅力,甚至你沒有健康的身體,你依然有可能成為自己生命裡的主宰者,依然有可能追求到自己一直奢望的生活。
美版的《觸不可及》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翻拍,但是它的評分和口碑和原版比起來相差甚遠。除了角色的變化之後,美版的故事在結尾處做了一點改動。
原版的菲利普拾起自信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筆友。身體的殘疾,并沒有讓這位和他一直保持聯系的筆友對他産生排斥心理。但是在美版中,菲利普對于筆友的期待以筆友無法接受他殘疾的事實告終。
菲利普對于筆友有着感情的寄托,當結尾并不是觀衆渴求的理想結尾時,同樣也讓觀影者卸下了自己的勇氣。原來即便自己的内心認可了自己,也不一定會走上順利的人生。原來自己努力嘗試,骨氣勇氣做的決定依舊有着大概率失敗的可能。
美版的《觸不可及》隻是做了稍稍的改動,但是觀衆卻覺得故事沒有了原版的美好和動人。
如果一定要說《觸不可及》的成功之處,我想就是在于電影中時時刻刻都在為熒幕前的我們灌輸前行的力量。
3、人與人交往的過程就是互相救贖的過程一個社會的底層人員走到了一個地位尊貴的圈子中,我們以為是一個治愈的故事,但是事實上這卻是一個互相救贖的故事。
小黑的出現,給了菲利普生活的希望。打破了菲利普絲毫沒有波瀾的平靜生活,讓他的日子重新煥發了生機。曾經總是闆着冰塊臉的菲利普開始有了各種情緒,而小黑的出現則是他多年壓抑生活的宣洩口。
一直以來菲利普因為身體的殘疾所以隻能坐輪椅出行,在他需要出遠門的時候,他會貨物一樣被放在保姆車裡。但是小黑的到來,讓他坐上了超跑的副駕駛。對于一個隻有頭能轉動的殘疾人來說,小黑給他帶來的不止是波瀾,更是生活的樂趣。
因為小黑,他有了面對自己現狀的勇氣,有了接受自己的勇氣。
雖然菲利普已經是成功人士的一員,但是生活中的他總是很自卑。與他長久都有着書信來往的一個女人,就是他的軟肋。他不敢告訴這個女人自己的狀況,更沒有勇氣以坐着輪椅的姿态出現在她的面前。
但是在與小黑交往的過程中,菲利普的靈魂得到了自由,他不再是那個坐在輪椅上被現狀打垮的成功人士,而是那個面對愛情也能充滿自信的男人。
怎麼看好像都是小黑讓這位看似已經成功的男人有了生活的動力和目标。但是事實上,菲利普對于小黑的影響才是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遇見菲利普之前,小黑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絕望的人。他隻想要一個失業證明,但是卻陰差陽錯的得到了一個高薪的職業。他不理解一副紅色顔料打翻的畫為什麼可以買到十幾萬的價格,更不理解這些高端人士為什麼能沉浸在犯困的音樂會裡。
對于小黑來說,菲利普的生活索然無味,就好像一群人在裝模作樣的生活。
剛開始小黑甚至把腳霜當成洗發水擠在了菲利普的頭上,這個讓大家都爆笑的情節,其實反映的是小黑的無知,因為他甚至連大字都不識幾個。這樣的他,注定是人生的輸家。
但是和菲利普相處之後,小黑卻改變了很多。他從電影開始那個暴躁的黑人小夥,變成了片尾那個會禮貌提醒别人把車挪走的紳士。離開菲利普的小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成功人生,是菲利普将小黑從社會底層的煉獄中救贖出來。
菲利普和小黑相處的經曆和最後的蛻變,在告訴每一位觀影者交際對于人來說的重要性。好的朋友是玩伴,是知己,更是能讓彼此變得更好的救贖者。
4、比起憐憫,殘疾人更需要的是一視同仁電影《我要得第一》中講述主角是一個因為大腦問題會時不時發出怪聲的人。當教室安靜的時候,他會突然發出怪叫引得同學側面。但是同學們越是另眼看待,他就越緊張,怪叫的頻率也就越高。
當他站在舞台上被校長問到“我們該如何幫助你的時候?”他回答:“我希望大家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在電影《觸不可及》中,主演之一的菲利普也在同樣的處境當中。他的身份和地位讓他不會受到攻擊和嘲笑,但是卻會讓他受到一些不由自主的憐憫。而小黑則是電影中唯一一個願意将他看做是普通人的人。
除了小黑之後,大多數人看到菲利普都會刻意避開殘疾的話題,刻意多照顧他一些。這些人的反應當然是善意的,但是卻在時時刻刻提醒菲利普他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隻是一個不斷被憐憫的人。
在電影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出自小黑之口,他說“沒有手臂,就沒有巧克力”。這是菲利普身體殘疾之後,第一次有人用他身體上的缺陷和他開玩笑。他先是因為小黑的直言不諱愣住,而後則是大笑。
對于菲利普來說,這是他第一次覺得自己被當成是普通人看待。
在小黑眼中他不是一個殘疾老闆,而是一個與常人無異的朋友。他可以放肆的開他的玩笑,可以不用刻意的避開那些所謂的傷感話題。這樣的相處,讓菲利普感到自在也更加自信。
關愛殘疾人好像一直都是大家在倡導的一種價值觀,但是事實上沒有人想要因為自己的缺陷被另眼相看。過度的保護,隻會讓當事人覺得孤獨,因為好像所有人和他的相處都是小心翼翼的。
菲利普在遇見小黑之前,就是這樣的孤獨。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殘疾人也在經曆這樣的孤獨。
或許作為“正常人”的我們才最應該思考,總是用憐憫的目光投向具有缺陷的殘疾人是不是才是一種無異于嘲諷和侮辱的“歧視”,是不是在用善良的名義傷害别人。
或許所有生活在這種目光裡的殘疾人不需要多麼的體貼,僅僅需要一視同仁的眼光。
結語在《觸不可及》的這部電影中,其實飽含了太多人生的道義。電影中有關于社會對于殘疾人的态度,有關于貧富差距的對比,也有關于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
但是整部電影并沒有因為融入了這些看似悲觀的問題成為一部消沉的電影。輕松、喜劇,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營造的氛圍。
菲利普和小黑之間有着太多不能産生交際的隔閡,但是兩人的相處還是成為了觀衆心中覺得理所當然的組合。菲利普渴望解脫,小黑渴望救贖,兩人對于彼此的真心相待才是讓觀衆對于這部電影戀戀不舍的原因。
在回想這部電影的片名時,才恍然大悟它在訴說的道理。那些觸不可及的東西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貴族和貧民之間的地位差距,是成見這座大山變成的隔閡。但是真心的交往,卻是能夠越過這一切距離的橋梁。
這個一誕生就被很多美國人指責的電影是有着很多争議的地方,他不夠現實,不夠公正。他的情節過于老套,過于死闆。但是在這一部落入俗套的電影中,觀影者看到的是喜劇的内核,看到的笑中帶淚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