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重點在講述兄弟情。這種兄弟情,還不同于《琅琊榜》靖王、林殊和蔺晨這種帶友情性質的兄弟情,他們之間夾雜了血緣關系或者人倫關系,讓這種情更加親近一些。
劇中的四對好兄弟,因為種種原因,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1、長林王和皇帝
長林王和皇帝“兄弟情”的關鍵字是信任。
先帝靖武王的教導仍在,長林王和皇帝之間做到了信任無間。
北境有異動,長林王認為應該興兵,可是朝内卻有很多不同聲音,而皇帝力排衆議,堅挺長林王。
私下裡,兩個人也像尋常人家的兄弟一樣,長林王的家事,從來不會瞞着皇帝;而皇帝也最是信任和依仗長林王。
長林王是個好哥哥,而皇帝也做到了一個好弟弟的本分。
皇帝在自己臨死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長林王。
皇帝做得非常好。因為他身居高位,卻沒有疑神疑鬼,能夠相信長林王不會擁兵自重;而長林王心懷坦蕩,不管在什麼形勢下,都能守住自己當初的誓言。
要知道, 他們也并非親兄弟。在外人眼裡,長林王隻是先帝收養的掖幽庭罪奴。而他其實上是祁王的孩子,那個比靖王有資格當皇帝的祁王的孩子。
但是他們誰心裡也沒有戾氣,相互陪伴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2、蕭平章和蕭平旌
平章和平旌也不是親兄弟。
平章的父親也曾是個侯爺,可是因為貪欲,斷送了一家人的性命。皇帝和長林王仁慈,留下了孩子,長林王為了讓他能夠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讓他改姓蕭,當成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
後來,平章長大了,長林王把長林世子之位給了他。
要知道,他可是叛臣之後,平旌才是他的親生之子,可是長林王卻說:長林風骨的傳承,不在血脈之間。
後來,平旌知道平章的身世之後,并沒有覺得父王做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反而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大哥。
倆人依然像親兄弟一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隻想把生的機會讓給對方。
不是親兄弟,卻比親兄弟還親,這是在長林王的教導之下,才能擁有的感情。
3、蕭平旌和蕭元時
蕭平旌與蕭元時之間,其實更像長林王蕭庭生和皇帝之間的感情。
兩個人從小玩鬧着長大,因為年齡相差不多,所以沒什麼規矩。
元時聽說蕭平旌回來了,急着跑到皇帝那裡問:為什麼平旌哥哥不來找我玩?
平旌進了宮,然後倆人玩得忘記了身份地位。
再後來,他們都長大了。
元時也成了皇帝,可是他畢竟還是不夠成熟,在荀皇後和荀白水的挑唆下,下了不該下的聖旨,讓平旌陷入兩難境地。
平旌離開金陵之後,元時遇到危險。當平旌了解這一切之後,二話不說就去營救。
元時看到平旌之後,喊得那一句“平旌哥哥”,讓多少人淚目。
平旌對元時是保護,元時對平旌是依賴,經曆過此事的元時終于明白了這一切,他對平旌說:先帝能夠做到的,我也能。
可是有些事,曆史是最好的鏡子。
平旌說,如果你需要,我随時來。
雖然倆人不在一起,但是他們的心卻永遠在一起。
4、蕭元時和蕭元啟
相比蕭平旌,其實蕭元時跟蕭元啟的血脈更近。
因為元啟的爹跟元時的爹是同父同母,也就是說皇帝,是元啟的親大伯。
可是元啟對元時,和平旌對元時卻完全不同。
元時生來就是太子,安享一切尊榮。
而元啟,因為自己的父親曾經犯下大罪被處死,所以隻能成為一個不被重視的皇子。
否則的話,以當今皇帝的睿智,元啟的家族不可能沒落至此。
原生家庭,再加上濮陽纓和墨淄侯的挑撥,元啟逐漸走上了黑化的道路。
隻有長林王的教導,還讓他内心留着那一點點良知。
最後,元啟逼迫元時退位,平旌救了元時之後,元時決定殺了元啟以免後患。
兩個兄弟最終走到了這一步。
對該信任的人信任,對該狠心的人狠心,元時終于明白了為君之道的真正意義。
劇中這四對或多或少有點血緣關系的好兄弟,最後的結局各有不同。有的圓滿、有的遺憾、有的可惜,不管怎麼樣,這四對兄弟情都挺讓我們感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