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仔和熊掌和魚
對不起,我就是嘩仔!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嘩仔。
今天我們來聊聊菌膜那些事兒。
很多觀賞魚新手都見過菌膜,就是魚缸裡長出來的一種白色半透明的附着物,粘粘的,通常附着在魚缸裡的塑料管上,或者沉木上。
這個菌膜到底是何方神聖?對觀賞魚有沒有傷害?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它呢?
好了,同學們請躺好,聽嘩仔再來說一段兒!
友情提示:本文适合淡水觀賞魚的玩家,不适合草缸和海水缸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拜托那些靠洗稿為生的僞原創作者給自己留點自尊,最近你們洗稿的速度越來越無恥了,偷嘩仔的文稿,會不孕不育的。
菌膜到底是何方神聖?
菌膜的全稱是“細菌生物膜”,是一種常見的微生物自我保護現象。
除了魚缸裡面會出現菌膜,有水的花瓶裡也有,空調排水管裡面也有。
在魚缸裡,常見出現菌膜的地方有三個:水管内壁和外壁、加熱棒上和沉木上,其實水草上和石頭上也會長菌膜,白棉和玻璃膠上也有可能存在菌膜,反而在魚缸玻璃内壁上長得不多。
不是所有的細菌都可以長出菌膜,能長出菌膜的細菌大多是帶有鞭毛。
菌膜是優勢菌群在環境不舒适的時候滋生出來的具有保護性質的凝膠狀高分子胞外聚合物。
換成一句人話說,菌膜就是細菌吐出來的很粘稠的口水。
對于細菌來說,菌膜有兩個作用。
第一,可以保護自己。當菌膜形成,一些殺菌劑和抗生素在一定濃度下是殺不死菌膜裡的活菌的;
第二,可以幫助細菌捕獲水裡的營養物質。也就是說,它可以幫細菌簽收外賣。
神仙魚
菌膜對觀賞魚有害嗎?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三件事。
第一件事,菌膜裡面有什麼?
菌膜裡面是沒有對觀賞魚有害的物質的。
菌膜裡的活菌大多是有益菌,其中的胞外聚合物也是無害的物質。
第二件事,魚會吃菌膜嗎?
除了部分工具魚,大部分觀賞魚不會主動吃菌膜。
第三件事,菌膜會一直存在嗎?
答案是不會。如果你一直不許管它,幾個月後,你會發現它自己就消失了。
菌膜通常出現在新缸的頭三個月内,過了這個時間段,它就漸漸隐退了。
結論:菌膜無毒,并且大部分魚還不吃,并且它不會長時間存在,所以你不用擔心它傷害魚。不過,如果濾材上長出菌膜并不是一件好事。
金魚
如何讓菌膜消失?雖然菌膜對觀賞魚無害,但是很少有魚友會喜歡自己家的魚缸裡出現這個東西。
畢竟它長得像鼻涕一樣,看起來很惡心,不除了它,心裡總不痛快。特别是那些有潔癖的小夥伴,更是受不了這個東西。
嘩仔推薦三個方法來去除菌膜。
第一,使用工具魚。
沉木上的菌膜和玻璃膠上的菌膜,除了用工具魚,還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處理。
最常用的是清道夫。但是嘩仔不喜歡清道夫,所以向大家推薦大胡子異形魚。
據說金苔鼠也吃這個東西,有沒有用過的小夥伴,給嘩仔反饋一下結果,感謝!
第二,手動去除。
大多數情況下,去除菌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哪裡長菌膜,就刷哪裡。
第三,升溫。
當硝化細菌的數量足夠多時,菌膜就會消失,因為大部分的營養物質會被硝化細菌霸占,菌膜滋生的物質基礎就沒有了。
隻要不超過32度,水溫越高,硝化細菌滋生的速度越快。
提示:每天最多升溫兩度,否則觀賞魚有可能因溫差而生病。
嘩仔的心裡話:很多朋友想知道菌膜裡有沒有硝化細菌。嘩仔認為菌膜裡是有硝化細菌的,但是硝化細菌并不是菌膜的主力,隻占很少一部分。所以,把菌膜去除也不會傷害魚缸的菌群平衡。放心的擦掉菌膜吧!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隻差一個嘩仔的距離。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嘩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嘩仔的觀賞魚圈子已經開通了,喜歡和嘩仔親密互動的魚友,可以點擊下方藍字加入圈子。
加入嘩仔的觀賞魚圈子,點這裡,點這裡,點這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