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類型也會發生變化。山地垂直地帶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3個規律:
①基帶。山麓地區分布的植被(基帶),與當地的植被分布一緻;
②山腳-山頂。從山腳至山頂,氣溫越來越低,植被越來越稀疏;
③迎風坡、陽坡。迎風坡和陽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樣的海拔時,植被比背風坡和陰坡更加茂盛,即植被帶的分布更低。
如果山脈相對海拔足夠高,那麼在山脈的迎風坡的山腰處,往往降水較多,植被比山麓和山頂更茂盛,即山麓-山腰-山頂的植被呈現出:稀疏-茂盛-稀疏。
圖1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長、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消耗,人均資源量越來越少,同時面臨着嚴峻的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内涵為生态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3個基本原則是:
①公平性原則。同代人、代際之間,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公平;
②持續性原則。經濟活動、社會發展必須在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各個國家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
圖2 可持續發展
圖3 例題
答案:C、D
精講精析:(1)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帶性。①太白山位于秦嶺,北坡為溫帶季風氣候,山麓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山腰應該為針葉林;②從題幹中可知,山坡中部植被茂密,因此山坡中部(山腰)處降水較多;③山腰中部應該是針葉林帶,因此針葉林帶較為繁茂;④樹木大稀大矮的應該為高山灌木。
(2)分析過度捕獵的影響。過度捕獵,會減少山區的生物多樣性,減小山區的環境承載力。人為活動的幹預,也會破壞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
本節例題的解題思路是:①判斷緯度位置和坡向,進而判斷氣候和植被類型;②判斷地形雨的位置(山腰),進而判斷植被的疏密程度;③分析過度捕獵的影響。
一般來說,山脈的迎風坡會擡升暖濕的氣流,成雲緻雨,降水較多,形成地形雨。迎風坡和背風坡的降水和氣溫特點如下:
①迎風坡。攜帶水汽的風(冷濕)遇到山脈的阻擋,被迫擡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0.6℃/100m),水汽冷凝,産生降水;
②背風坡。風越過山頂後(冷幹),開始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氣溫逐漸升高(1℃/100m),因此風越來越溫暖幹燥(暖幹),到達坡腳時,容易帶來森林火災、農作物枯萎。
圖4 地形雨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