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23:07:01

文/藍紫青灰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花草蒙拾)1

杜鵑花

南唐成彥雄《杜鵑花》詩:“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杜鵑鳥一名謝豹,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寫道:“吳人謂杜宇為謝豹。杜宇初啼時,漁人得蝦曰謝豹蝦,市中賣筍曰謝豹筍。唐顧況《送張衛尉》詩曰:‘綠樹村中謝豹啼’,若非吳人,殆不知謝豹為何物也。”

至于杜鵑怎麼又名謝豹,唐人撰志怪筆記《樹萱錄》中有一條記載:“昔有人飲于錦城謝氏,其女窺而悅之。其人聞子規啼,心動即謝去。女恨甚,後聞子規啼,則怔忡若豹鳴,使侍女以竹枝驅之,曰:豹,汝尚敢至此啼乎?故名子規為謝豹。”原來是有個謝家姑娘聽到杜鵑啼鳴聲,就想起從前來過的一個客人,便會入魔似怔,發出豹鳴聲,以緻後來杜鵑就又多了一個名字叫謝豹。

一種說法是杜鵑啼到吐血時,會倒懸于樹,自呼“謝豹,謝豹”,上面那個謝家姑娘相思成疾悲鳴若豹的故事,不過是寫書人根據鳥鳴聲附會而來。古人倒是很喜歡謝豹這個很有趣味性的名字,喜愛程度不下于杜宇,宋朝人舒嶽祥有《聞禽獻詠》詩,中間一聯便是:“郭公莓熟郭公語,謝豹花開謝豹啼。”宋朝有個僧人法号慧遠,寫了一首偈子,末一聯是:“謝豹花開雨後春,杜鵑啼破梢頭月。”謝豹是杜鵑花,杜鵑是子規鳥,這一個兜兜轉轉啊,真正是徘徊不去,踯躅往返。

杜鵑一名子規,又一名杜宇。傳說蜀王望帝名杜宇,死後化為杜鵑鳥,叫聲凄慘,至吐血而不歇,血落為花,是為杜鵑。李白詩《宣城見杜鵑花》雲:“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子規和杜鵑,乃是見花如見鳥,見鳥複憶花的化生關系。“杜鵑花落杜鵑啼,晚葉尚開紅踯躅”,杜鵑開花時,子規鳥正啼,估計是這個原因,古人才把二者聯系在了一起。

至于杜鵑啼血,乃是錯覺。杜鵑鳥口腔内為紅膜,鳴啼時鳥喙張開,紅膜明顯,樹下的人遠遠看去,就像是啼出了一嘴的鮮血。

杜鵑又名踯躅花、紅踯躅、山踯躅,又有一種黃杜鵑,名羊踯躅。踯躅二字,意為徘徊不去,“金車玉作輪,踯躅青骢馬”是也。杜鵑花科植物多半有小毒,誤食會腸絞肚疼,在花下颠倒不去,非是為花傾心,乃是毒發。所以杜鵑有踯躅花之名,意在戒備。而黃杜鵑更是大毒,《神農本草經》中就有了記載:“羊踯躅味辛溫,主賊風在皮膚中淫淫痛,溫瘧惡毒諸痹。”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又寫道:“羊踯躅,羊食其葉,踯躅而死,故名。” 在早些時候,羊踯躅是作為藥用植物來記載的。

杜鵑向産南方,西南尤多,華南也有。漢代楊孚撰有《嶺南異物志》,寫“踯躅花”曰:“南中花多紅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為勝。嶺北時有,不如南之繁多也。山谷間悉生。二月發時,照耀如火,月餘不歇。”踯躅花一名映山紅,是有道理的。杜鵑開時滿山如火,崖壁盡紅,宛名光照。又有“照山白”,乃是杜鵑的白花種,從名字就可知盛開之時,何等爛漫。

紅踯躅作為觀賞花卉,在唐代已經很流行了,唐詩中有許多詩作贊美。白居易《題元十八溪居》詩雲:“晚葉尚開紅踯躅,秋芳初結白芙蓉。”遲至明朝,《大理府志》中已經寫“杜鵑花,譜有四十七品”。他們已經把野生的杜鵑花分門别類,取過名,排過座次了。

除紅踯躅、山踯躅,杜鵑又有映山紅、照山紅、滿山紅等名,看似别名俗稱,實則不是同種異名,而是異種本名。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全世界約960種,我國約542種,分9個亞屬,映山紅隻是其中一個亞屬。杜鵑和映山紅的區别,就好比杜鵑和羊踯躅的區别那麼大。

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的知名度極高。還是白居易,曾有詩說:“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有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自此以後,杜鵑便有了“花中西施”這個美名。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花草蒙拾)2

藍紫青灰

藍紫青灰 植物愛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編輯:袁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