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肯定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的花呗有10萬額度,突然有一天清零了,他痛哭流涕,說自己被偷了10萬塊錢。看到這裡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笑笑,但這笑有幾分是真笑這個人?還是笑我們自己?笑我們心底也曾有過的這種想法。
60 70年代的父母一輩人,他們那個時代沒有花呗、借呗、各種信用貸,自己掙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一切行為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内。
80 90 後的這一代人,他們因為有花呗,借呗,各種信用貸,在不知不覺地使用中,造成超過自己能力外的各種負債,正悄悄的吞噬掉自己的未來。
1,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
習慣;就是一點一滴,循環往複,無數重複的行為動作養成的,好的習慣,壞的習慣莫不如此。
習慣的力量;把"習慣"比喻為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停步地沖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習慣"是潛意識的活動,就像人體各種軟件的編程,一旦啟動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繹。
你在淘寶上購物,使用支付寶線下消費,你會發現,他默認的是花呗付款,你使用的次數越多,他給你的額度越大。
他的一切目的都是讓你養成一種習慣,讓你不知不覺地使用他,讓你覺得他給你的額度就是你的資産,是你的财富。
2 資本沒有免費的午餐
(資本是逐利的,一旦有适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得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铤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花呗承諾的是這個月借的錢,下個月還就沒有利息,但是超過了利息是多少?
(使用花呗最低還款:如果隻還清最小還款額,未還清全額,那麼剩餘未還款本金從到期還款日次日開始計算循環利息,日利率為0.05%,并記入下月賬單。假設花呗剩餘欠款為1萬元,那麼每天需要還5元的利息)
0.05這個數字欺騙了多少人,0.05乘365才是他的真實面目,18.25%
而銀行的利息是多少,4.35%
農業銀行貸款利息與你申請的貸款類型和個人資質有關,銀行會在基準利率上進行浮動。
利率上浮為正數,下浮為負數,貸款的利息計算方法:
貸款時間在1年内(含1年),貸款利息=貸款金額*4.35%*(1 浮動比例)
中國企業平均利潤,
據第一财經網6月20日報導,CEES調查數據20日在武漢大學首次面向全球發布。數據顯示,中營企業的利潤率為3.9%,國有企業為2.2%,外資企業為2.1%,平均稅後利潤率為3.3%。其中20%的企業利潤為負數。另有學者表示,仍有15%中國企業靠借新債還舊債度日。
簡簡單單,放個高利貸,就打敗了全國99%以上的企業!
3、我們創造财富的能力
除開20%的有錢人,畢竟他們也不需要小額貸。
富裕省份,工資 5000到6000 元
貧窮省份,工資2000到3000 元
(貸款和信用卡的欠款情況,可以推算出8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達到21.98萬元,9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為10.45萬元。2018年統計局給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萬元,也就是說80後的欠款相當于他們7.8年的收入,而90後則需要3.7年的收入才可以還清欠款)
4、花呗對社會的影響
自從支付寶花呗,借呗開始,
全社會各種信用貸橫空出世,我們所知道的互聯網企業,你知道名字的,他肯定就在放貸;
京東,騰訊、百度、360、小米 、淘寶、京東、拼多多,微信、抖音,滴滴、美團等,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應用。甚至是剛拆封的華為、小米、OPPO手機上都有放貸。
線下還有各種帶血的如循環貸,斷頭貸,X貸等等
後言
幫你養成了大手大腳消費的習慣,但是并沒給你賺取同樣金錢的能力,後果就是債務越積越多,最後各個平台借一遍,最後各種拆東牆補西牆,最後透支自己的青春,甚至于毀掉未來。
千萬記得,花呗、借呗上面的數字,都不是你的财富,那是高利貸,能吸血的那種。如果沒必要,請千萬遠離。不要讓自己養成超出自己賺錢能力之外的花錢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