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

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22:32:29

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10月25日,即将迎來今年的重陽節今天我就和各位朋友們聊一聊重陽節的相關習俗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還被稱為菊花節、茱萸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我們的節日重陽節)1

重陽節的來曆和習俗簡要介紹

10月25日,即将迎來今年的重陽節。今天我就和各位朋友們聊一聊重陽節的相關習俗。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還被稱為菊花節、茱萸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

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故曰重陽,也叫重九。有的專家考證,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曆代文人墨客吟詠,此後曆朝曆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的起源

有專家認為重陽節的起源與農業生産有關。

農業生産的一般過程包括:春天播種、夏天生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當我們查閱字典,可以發現“秋”字的一種解釋就是指:“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古代中國以農業立國,到了秋季,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秋天,令人興奮與欣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換來了豐收的喜悅。所以有專家提出重陽節實際上是農民慶祝豐收的節日。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

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佩戴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重陽節與三月初三日的“踏春”相似,都是全家外出,在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登高。

重陽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秋天到了,冷空氣南下,雨水減少,天氣晴朗。金秋九月,秋高氣爽,氣溫既不寒冷,也是炎熱,正好适合出遊。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比如唐代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南京地區也有一句俗話叫“春牛首,秋栖霞”,就是指春天要去牛首山踏青,秋天要去栖霞山登高。

吃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糕上還要插五色小彩旗,糕上印兩隻羊,取“重陽”的意思。有的地方在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放兒女額頭上,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還有的地方,祝壽回禮就要送糕,也取了高壽和步步高之意。

女兒節

有些地方重陽節還被稱為女兒節,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還要給女兒、外孫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陽節除了吃重陽糕,有些地區還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節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氣補虛、秋天食用,也有防寒進補的效果。

賞菊

菊花是中國的名花,是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潔、質樸的品格,才有東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中也寫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菊花酒

古時的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花酒,共賞菊花,确實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菊花含有養生成分,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祈福祛災的“吉祥酒”。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于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稱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婦女還有頭上戴菊花的習俗。唐代就已經如此,曆代盛行。古代有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遊藝體育活動

古代,有些遊牧民族保留着重陽節圍獵、射箭、賽馬的活動。由于秋季多風,放風筝也是重陽節重要的活動,放風筝的寓意也在于辟邪驅疫。

如今,我國也将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相關文物介紹

青花萬壽紋尊 康熙

高77厘米 口徑37.5厘米 足徑28厘米

尊的胎體厚重。外壁布滿青花篆體壽字,字體清晰,号稱有“萬壽”。我們來數數,真的有一萬個“壽”字?

口部上沿兩周,每周77字,計144字;口部側沿和圈足外沿每周48字,計96字;器身豎列75行,橫置130排,計9750字,共計整整一萬字,但是有重複字。尊上所書一萬個壽字中,有篆、行、草、隸等書體,每種書體又有變化,例如,篆書就有大篆、小篆、鳥蟲篆等字體,還有的直接以螺旋形線條表現壽字。内壁亦施白釉,沙底。尊雖無款,但是,傳承有序,當時專為慶賀康熙大壽而作。

文/非遺所 杜臻

在這裡小南祝各位觀衆重陽節快樂!

健康長壽!福壽綿長!

長樂安康!家庭幸福美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南京博物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