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青島市暫停了買房搖号政策。理由是,該地商品房銷售市場基本穩定,搖号已沒有存在必要。至此,在青島實施了僅半年的搖号政策,告一段落。
屈指數來,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至今,全國已有多地給樓市松了綁:菏澤取消限售、杭州和珠海放松社保、廣州放開對商業服務類物業項目銷售對象的限制、佛山放寬入戶條件、深圳市四大銀行降低首套房貸上浮利率、山東菏澤取消限售政策,合肥悄悄松綁限購……這引發不少人的猜測:樓市調控政策要退出了嗎?房價又要上漲了嗎?
局地調整難成全國風向标
首先要說的是,盡管不少地方似乎在調整樓市政策,但尚未普及全國。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大中城市房價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微漲,但二手房價格持續下降,二線城市一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均與上月持平,三線城市環比漲幅均回落。截至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降至兩年來的最低點。
由此看來,這一輪樓市調控終于初見成效,一些地區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加上當前經濟發展的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經濟運行面臨下行風險,在此形勢下,部分地區的樓市調控政策出現松動,難免讓市場浮想聯翩,國家會不會為了保經濟而放松房地産調控?
我認為,大家不必對此多慮。這一輪所謂“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恐怕不會那麼快地轉向全面放松。而對于局部地區的個别措施,應該具體分析,某些地方的政策變動屬于對之前嚴厲調控矯枉過正的政策進行修正,是讓一些短期的、不合理的行政措施回歸市場,從這個層面來講,還有很多地方應該對現行的調控政策進行修正,比如限價;而像山東菏澤則屬于三四線城市,不是主流,不能成為全國樓市政策變化的風向标;至于安徽合肥,據媒體報道,官方并沒有發布書面文件,僅是口頭(電話)通知,估計是在試探。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房地産綁架實體經濟現狀仍未改變
其次,房地産綁架實體經濟現狀仍未改變。
我認為,關于樓市調控會不會放松、該不該放松的判斷,不應該從個别地方暧昧不清的政策調整來看,而應該從以下幾個現實問題來分析。
要特别弄清楚的是,國家為什麼要調控房地産市場?
過去20多年來,由于一些地區過于依賴土地财政,加之炒房資金大舉湧入,導緻了房價的畸形快速上漲,民衆收入房價比越來越懸殊。不但累積了嚴重的房地産泡沫,為宏觀經濟健康發展蒙上一層陰影,更重要的是,由于樓市的抽血作用,嚴重扭曲了實體經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面對巨大的購房負擔,民衆未能享受到這20年來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根據某智庫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全國35個重點城市房價收入比報告,如果一個家庭(注意不是個人)想在深圳買一套房子,不吃不喝也需要39.64年;在上海,不吃不喝需要27.98年。買房壓力如此之大,何談民衆的幸福感、獲得感?
房價不僅綁架了實體經濟,更是綁架了多數民衆的生活。顯然,決策層早已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始于2016年9月30日的本輪樓市調控已經兩年有餘,其間雖多次出現局部政策微調引發的市場關注,但中央一再強調“房住不炒”,多次釋放堅持樓市調控方向不動搖的信号。
本輪樓市調控的目标遠未達成
再次,必須看到,本輪樓市調控的目标遠未達成。
目前各地樓市銷售及價格總體上隻是增幅放緩,實際還在增長,即使有些地區出現價格回落,也是在長期快速高漲基礎上的有限下滑。但與此同時,實體經濟艱難的現狀并未好轉,就連以往風光無限的互聯網虛拟經濟,近期也出現了裁員潮。
如果此時各地考慮短期經濟增速,打着“因城施策”的大旗,動搖“房住不炒”定位,極有可能再次引發房價非理性上漲,使得近2年多的調控成果功虧一篑,進而引發更多更大的“次生災害”。屆時,實體經濟将更加困難,這顯然是決策層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綜上所述,我認為,無論是房地産市場自身的周期,還是政策周期,抑或是宏觀經濟的大周期,其實都到了一個轉折點。而由于這三大周期的疊加,中國樓市的拐點将至。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樓市的拐點将至
從市場周期來看,自2014年9月底以來的這一輪房價上漲,到了2017年底,市場拐點已經出現了。
一是從價格來看,當前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都在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新房市場由于限價導緻市場失真,二手房價格更具參考性。
二是成交量大幅下滑,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連跌4個月。以傳統樓市旺季的“金九銀十”為例,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個别城市房地産成交量下滑90%,下滑50%的比比皆是,說明市場整體在降溫。
第三,從土地市場來看,土地溢價率相對于2016、2017年大幅下降,很多地方平價賣地都會流拍。根據中指土地數據庫對全國300個重點城市的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流拍住宅用地已超700宗,創中國房地産市場化以來土地流拍之最。
其中一線城市由于房價停止上漲,土地流拍最嚴重。而四五六線城市因為有棚改的後續效應,情況還不是太嚴重。不過,2018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城市及時停止了棚改,這意味着最後一個政策紅利也消失了。
總之,過去不斷支撐大家購房的政策基本上都取消了,房地産政策周期的轉折點出現了。
事情正在起變化
再從經濟大周期來看,由于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當下經濟運行也存在着一定下行風險。
日前,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稱:房子我們真的蓋夠了,空置率很大,現在你買房就是高位接盤。
我認同這一觀點。要知道,居民購房按揭貸款在銀行業務中一直占據很大比重,這一塊業務不但規模大、期限長,而且還款穩定,壞賬率低,屬于優質資産。所以從理論講,銀行一定是希望房價一直漲,然後開發商一直借錢蓋房,客戶一直貸款買房,這樣,銀行不就有源源不斷的穩定利潤了嗎?既然如此,銀行高層為何還要說出上述不但讨人厭,而且違背自己業務利益的話呢?
春江水暖鴨先知。也許,作為整個房地産利益鍊條中連接供需雙方最重要的一環,銀行已經切實感受到了當前房地産市場泡沫引發的風險
總之,“事情正在起變化”,中國房價作為整體而言,不存在又要上漲的基礎,恰恰相反,房地産市場拐點大概率地将至。
□陳思進(資深風險投資人士)
編輯 李冰冰 校對 李世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