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十八
文丨科技點子王
行程碼到底有多牛,疑似或确診病例隻要從一個人身邊走過,行程碼都能記錄下來。
那麼,行程碼到底為什麼會瞬間成為抗疫黑科技呢?它是怎麼做到全程追蹤的呢?如果一個人要把手機關機、切斷網絡、手機卡也給拔掉了。
那麼行程碼是否還能有效地做到全程追蹤呢?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工作的?
行程碼是口語化的名字,其實它的官方标簽叫做通信大數據行程碼,是由國家通信院和三大基礎電信企業聯合,利用手機做到的一種大數據庫。
這種大數據庫名叫信令數據,也就是說用戶隻要手機不離身,那麼他隻要活動在基站範圍以内,用戶去過哪裡身邊經過了什麼樣的人都會被記錄在冊。
如今,通信大數據行程碼已經為全國16億用戶免費提供查詢服務。用戶隻需要登錄相關程序,就可以憑借自己的信息查詢到本人在查詢日之前的14天所到達過的所有城市的信息。
有人就會疑問了,明明中國人口14億左右,為什麼全國的手機用戶卻有16億呢?
因為現在人們的物質條件已經越來越好,很多用戶已經做到了一個人擁有多台手機的現象。在行程碼查詢方面,截止2020年3月底,我國居民所累計使用到的行程碼查詢量已經突破4.5億次。
從2021年1月8日開始,人們手機上的行程碼與用戶的健康狀況、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就一定會被标注為紅色不再有所關聯。
行程碼的備注,僅隻是作為用戶的出行提示。它實現了全國範圍内一碼通行,截止2021年8月,通信行程碼的查詢服務已使用120億次。行程碼俨然已經成為我國重要防控疫情的手段之一。
在2020年疫情發生的最開始階段,人們到過哪裡、如何登記相關數據,往往都是通過紙張記錄的主觀方式。
人要是在這時候撒謊,都不知道找誰說理去,這對疫情的防控自然不利。
在人流量龐大的高峰期,這種依靠紙張登錄的方式就會暴露出極大的缺點來——效率特别低下。
因此,杭州人民急了,他們首先一步帶領全國人民開始網絡登記(健康碼)。
比如說去過哪裡?有沒有打疫苗?打了幾針...網絡都能記錄,于是全國範圍内又開始火速刷遍健康碼,以此來彰顯自己的登記行程和是否出入中高風險地區,用這來證明自己的健康狀況。
可以說健康碼為行程碼的全面火爆創造了前提,但是健康碼也是有一定缺陷的。因為各省的健康碼并不是統一存在,而是獨立使用。
假設一個人在中高風險地區呆過之後又跑到另一個城市,緊接着又跑到了第3個城市,那麼這位用戶他所使用的健康碼就是三個不一樣的模樣。所以這就顯得雜亂無章,難以确認統一的标準。
所以人們急需在健康碼之後,趕緊得搞一個非常統一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健康狀況。
結合此類問題,于是國家工信部就聯合了三大電信服務商,也就是電信,聯通和移動。
這四方強強聯合,推出了行程查詢服務。截止2020年時,我國所擁有的手機用戶就突破了16億,隻要是手機用戶就能查詢行程碼,可以說行程碼真是更加方便和準确了。
但是查詢行程信息,真的就是在疫情爆發之後才出現的嗎?實際上并不是。
在小聯通時代,人們就可以主觀地去查詢行程。這種服務項目叫做短信定位,因為在我國的北鬥定位系統全面運用之前,我國所使用的定位系統是美國的GPS。
三大運營商當時通過GPS定位,利用衛星導航在滿足用戶定位行程的需求,便可查詢用戶在查詢日之前曾漫遊至哪些地方。
但很可惜,當時人們想要利用短信來查詢行程信息,是需要滿足很多先決條件的。
首先,用戶得自己有這樣的想法,運營商不可單方面在不經過用戶本人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查詢用戶的行程信息。
第二,用戶在使用短信讓運營商幫助自己查詢行程信息時,還需要保持手機長期開機的狀态,而且定位服務不能關,要保證GPS定位系統能夠有條件的查詢。
結合這一段曆史,在行程碼成為抗疫黑科技之後,人們自然也會産生一種新疑問:如果用戶也把手機關機,也把GPS定位服務給關掉的話。那麼行程碼是否還會那麼準确無誤地記錄一個人曾經去過哪裡、身邊遇到過哪些人呢?
是的!它全都會記錄的。
因為手機是獨立存在的一個硬件設施,它在關機或關閉了定位服務之後,依然會默默無聞地繼續運作着。
對于手機制造商來講,他們這樣的設置方式是為了滿足用戶的不時之需。所以每一個手機上都會有一個且唯一的專屬識别碼,叫做IMEI号。
人們想要查詢這個識别碼,隻需要打開手機的撥号頁面,然後再依次輸入星号鍵、井号鍵06和井号鍵。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撥打,隻需要把這些全按出來,就可以獲得本台手機的IMEI号碼。
那麼這個編号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個基站,基站就像是一個圓形的中心點,圓形也就是基站的圓面積。隻要一個人是在基站圓面積的内部,那麼基站就可以通過IMEI号碼獲取到用戶的大數據信息。
現在人人都已經做到了手機不離身,所以用戶不論到哪裡去,身邊遇到了什麼樣的人,這個編号就會把相關的行程信息及時反饋給基站,然後由基站統一交到數據中心管理。
但是在特殊背景之下,國家也僅僅隻是對這種信息中的部分數據提取了行程信息,所以形成了行程碼。但是國家和三大運營商不會利用用戶的其他信息來私自牟取利益,所以不存在任何危險的地方。
行程碼是剛出來的小程序(功能),它的功能性還沒有被優化到完美的狀态。也就是說行程碼有時候也會出錯,也不能夠百分百地記錄用戶的準确行程信息。
例如,一名上海市民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去過浦東,而他的家也一直是在浦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行程碼變紅色了,于是這位網友就非常着急,想問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能夠去出差嗎?
其實,這種地區性漂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用戶有可能是在兩地的交界線附近。由于兩地之間的信号有強有弱,于是用戶的信息很有可能會被信号強的某地區,給搶過去記錄了。
但是用戶遇到這種現象也不需要擔心,一般情況下用戶發現自己的信息偏移到其他地區之後,可以立即撥打電話給運營商申報系統故障,申請修複自己的具體信息。這樣一來,用戶就能通過第三方維護行程信息,還原自己的“清白”。
第二,還有一種情況是自己前往了某地,但是行程卡卻沒有記錄自己到達了某地,這種情況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第1種是像前面那樣,兩地之間的信号強弱的問題,由于自己停留的時間不到4個小時,而且本地的信号又很強,自己到達的目的地信号比較弱,所以行程碼中沒有被系統記錄這一行程。
第2種可能是因為手機剛買,假設用戶某月1号的時候買了新手機,在2号的時候發現身邊出現了一個确診病例,但是3号的時候用戶出示了自己的行程碼,卻發現自己沒有顯示在确診病例周圍地區出現過。
那這種情況就說明,用戶的新手機還沒有将全部的功能都利用好,也沒有辦法完全展示自己的所有行程信息。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為了工作原因或逃避防疫等原因,而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程碼。
于是有不少網友認為,關掉手機或拔掉手機卡就一定能夠更改自己的行程信息,其實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其實,除了這些方式之外還有一些網友竟然會拿其他人的手機冒充自己的行程碼,來蒙混過關。
例如在2021年7月20日,南京市秦淮區一名64歲的毛女士當時就已經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頭疼和咳嗽等不良現象。
但是她并沒有把自己的情況上報給相關組織,而是我行我素的于7月21日從南京居住地來到揚州,并且還在親戚家逗留至7月27日。
後因為工作人員的例行檢查,毛女士最終還是被拉去核酸檢測,而最後的結果顯示毛女士初篩為可疑陽性。
但是她這種拿别人行程碼冒充自己身份信息、隐瞞自己真實身體情況的行為,最後也被判定為是刑事犯罪。
雖然毛女士于7月28日被運送至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治療了,但她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還是被立案偵查了。
其實中國人常說沒做虧心事,何怕鬼敲門呢?萬事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自然也不會害怕行程碼會出賣自己,大家配合國家的嚴肅防疫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的一種義務,不是嗎?
那麼,關于行程碼相關的話題,您還有哪些可以補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疫情##行程碼##健康碼##綠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