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成本各種計算方法的區别及舉例
K3WISE實際成本包含四種計算方法,分别是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和分類法。品種法可視同為分步法的一種特殊情形,即沒有中間産品,材料一步生産為最終産成品,該文合并到一處講解。
一、 分步法1. 分步法概述
分步法是一種依次計算中間産品成本,最終完成最末級産品成本計算的計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K3WISE的分步法是結轉式成本計算。
舉個栗子,如果最終産品需要經過一級産品、二級産品兩個中間生産環節,每個生産環節都需要發生人工50元,設備折舊80元,其他費用30元,那麼實際成本分步法的成本計算示意如(圖2-1)所示,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都結轉為中間産品作為材料費用。
(圖2-1)
2. 分步法基礎知識
1) 成本對象
品種法和分步法的成本對象,是系統自動生成,無法手工新增。由此,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基礎知識,物料。
2) 物料
品種法和分步法下,我們需要留意“物料屬性”這個字段,如(圖2-2)所示。
(圖2-2)
隻有當物料屬性為“自制”或“配置類”物料,且計價方法不是分批認定法,成本計算方法默認為品種法或分步法,系統自動生成成本對象,如(圖2-3)所示。
(圖2-3)
3. 分步法計算方法及舉例
分步法中,每一自制或配制類物料唯一對應一個成本對象,所有歸集到該成本對象的成本費用均統一進行分配計算,每個相同的産品無差異性。(該文未做特殊說明時,均默認為同一期間同一部門)
看文字說明總是累人的,我們舉個栗子畫個圖看看(例2-1)(圖2-4):
(圖2-4)
分步法成本計算,5号生産的10件A産品和8号生産的1件并無差異性,該計算方法下,會将所有歸集的費用270元,統一分配給11件A産品。由此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該成本計算方法的優勢和不适用的場景。
另,分步法有結轉式和平行式成本計算兩種方式,平行式成本計算本文暫略。
4. 分步法的适用範圍
分步法成本計算适用于産品生産環節較為成熟,産品生産進入量産階段,同一産品材料、人工、其他費用耗用差别不大的場景;該計算方法便捷簡易,對業務單據的規範要求也是最基礎的,就能快速計算出産品成本。
不适用的應用場景:就如上例所示,同一産品,不同批次或不同班組生産的材料、人工費用等差異明顯,或是存在大量返工返修的情形。
二、 分批法1. 分批法概述
分批法是指根據批次不同,同一産品可對應多個成本對象,不同批次分别進行成本計算的一種計算方法。
5. 分批法知識要點
1) 成本對象
與分步法不同,分批法成本對象需要手工新增,或在生産任務單下達時由系統自動生成。生成的成本對象代碼,是由物料代碼 批次構成,如(圖2-5)所示:
(圖2-5)
3) 批号
批号可以在每次錄入單據時手工輸入,但每個新的批号推薦根據批号生成規則,由系統自動生成。批号的管理與維護統一在基礎資料的倉存管理下,如(圖2-6)所示:
(圖2-6)
通過批号管理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批号生成規則,【選項】頁簽控制自動生成批号的應用範圍,如(圖2-7)、(圖2-8)所示:
(圖2-7)
(圖2-8)
4) 物料
同樣物料屬性字段,須為“自制”或“配置類”物料,且計價方法須為分批認定法。
6. 分批法計算方法及舉例
我們還是在例(2-1)基礎上進行分析,假設例(2-1)中A産品采用的是分批法,5号投産的為批次1,8号投産的為批次2,則A産品會分别生成兩個成本對象A-1和A-2,分别進行成本計算,如(圖2-9)所示:
(圖2-9)
由此可見,分批法對于産品的計算更為精确,能夠滿足企業更高的成本計算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實際應用中,分批法多是與分步法同時應用,該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應用不相沖突。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批次,産品入庫單的批号必須與生産任務單、領料單中,成本對象對應的批号一緻。例如某一生産任務單成本對象為A-1,産品為A批号為1,分多次完工入庫,則産品入庫單的批号也須統一為1,不能寫成1.1、1.2、1-1、1-2…,批号1和批号1.1等沒有關聯關系。
7. 訂單成本的應用
訂單成本就是分批計算方法一種特殊的應用,該部分要點請參考文檔《訂單成本應用案例》
三、 分類法分類法是指産品生産的過程中,同時産生了附屬産品,那麼對主産品和附屬産品的成本計算,應用的就是分類法。該部分知識要點請參考文檔《分類法成本計算适用場景及案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