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爆料稱“将有一家合資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随後不少業内人士都猜測這個退出的合資品牌可能是近年來在華發展很不順利的長安鈴木。不過,這一消息很快被長安鈴木官方辟謠。而且很快這場撲朔迷離的“退市事件”出現了新的主角——昌河鈴木。
近日,昌河汽車官網發布《關于原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公告》,宣布鈴木汽車正式從昌河鈴木退出。公告稱,中外合資經營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為“昌河鈴木”),經股東各方友好協商,日方股東将所持有的昌河鈴木全部股權轉讓給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為“昌河汽車”),已獲得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并于2018年5月30日完成了股權以及公司名稱的登記變更手續。
消息一經傳出,立即有日媒報道稱,繼解散昌河鈴木後,鈴木汽車已就解除與長安汽車的合資合作關系進行談判。雖然目前這一消息還未得到證實,但鈴木與“昌河”的分手,似乎已經為其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做出了鋪墊。
鈴木為何要退出?
昌河鈴木成立于1995年6月1日,由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昌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日本鈴木株式會社、日本岡谷鋼機株式會社四方共同投資成立的中日合資企業。據悉,在成立之初,北鬥星、利亞納等車型是比較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睐的。
然而近年來,昌河鈴木在新品投放上幾乎處于停滞狀态,市場表現也乏善可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産銷數據顯示,
今年1~4月,昌河鈴木銷量僅為5301輛。而昌河鈴木的“姊妹”長安鈴木銷量表現也同樣慘淡,2017年,長安鈴木的整體銷量僅為8.39萬輛,同比跌幅近50%。長安鈴木今年1~5月累計銷量為2.19萬輛,同比下滑22.47%。
鈴木為何會選擇退出昌河?這其實與其長久以來的小型車戰略有着密切的關系。早年間,鈴木憑借着物美價廉的小型車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然而随着中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的購車偏好也發生了轉變,大空間、多用途的SUV開始成為中國消費者的“心頭好”,随之而來的,小型車的市場開始逐步萎縮。
面對中國市場的這種變化趨勢,鈴木并沒有選擇與時俱進、因地制宜,而是繼續堅持小型車戰略,并且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始終表現得“無動于衷”。
久而久之,鈴木品牌已經無法再跟得上中國市場的變化需求。據了解,2013年北汽集團入股昌河時,曾經與鈴木洽談了近一年的時間,希望鈴木每年能夠投入一到兩款車型至昌河鈴木,然而鈴木表示目前的資源已經承受不起了,導緻昌河鈴木的車型更新陷入了停滞狀态。
為了全力拓展印度市場?
當鈴木宣布要退出昌河鈴木時,不少業内人士表示,這其實并不出乎意料,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步入了追求個性和多元化的時代,如果外資車企無法跟緊變化節奏,那麼已經很難繼續安然地在中國市場上分得一杯羹了。
事實上,這并不是鈴木品牌所面臨的個性化的問題。一位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随着中國的消費升級和自主品牌的不斷向上,如果外資品牌不能順勢而為,繼續采取“不作為、不改變”的方式,那麼最終隻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可以預見的是,外資品牌的在華淘汰賽或将在不久的将來展開。
那麼鈴木是否會退出中國市場呢?
首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必然是各大汽車廠商争奪的必經之地。盡管長安鈴木的銷量不佳,但鈴木一定不會舍得主動放棄這一市場。不過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然進入了“弱肉強食”的狀态,即便企業不願意主動退出,市場也會進行倒逼。
不過根據日本NHK的爆料稱,鈴木汽車即将停止在中國當地進行生産,或将把資源集中于印度市場。據了解,鈴木在印度市場的表現堪稱“霸主”一般的存在,市場份額接近50%。
今年初,鈴木印度公司舉辦了奧拓車系累計銷量突破350萬輛的儀式,據悉奧拓車系是印度市場中累積銷量最多的車型,在印度同級别車型的占有率高達33%。以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鈴木在印度市場可以說是“躺赢”的狀态。
不久前,鈴木與豐田進行合作,雙方将就印度市場的技術研發和車輛生産以及市場拓展進行讨論。
從這個角度來看,退出中國市場,集中在印度市場發力,對于鈴木而言,或許也是一種出路。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鈴木汽車一旦退出中國是很危險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鈴木堅持小型車戰略過于頑固。如果鈴木不加速産品的電動化轉型,那麼它未來的燃油車在世界市場上也将面臨減排壓力。
由此可見,即便鈴木能夠在印度市場上獲得短暫的“躺赢”,但固執己見、不懂得變通的運營思路,最終還是會令其發展走向“死胡同”。
寶能會成為昌河新股東?
在昌河汽車發布公告後,《中國汽車報》記者試圖聯系了昌河汽車品牌公關部的相關人士,對于鈴木的退出會給昌河帶來哪些影響,對方并沒有進行及時回應。據悉,目前鈴木的退出還沒有在終端産生影響,4S店仍然在正常銷售北鬥星和北鬥星X5兩款車型。不過已經有消費者提出了擔憂:鈴木退出後,很擔心售後服務方面會受到影響。
對此,有北汽集團的内部人士稱,北鬥星未來還會繼續銷售。股權變更後,原昌河鈴木還将按照計劃生産産品,但是新産品将不再使用鈴木的商标,預計這個過渡期會持續一年左右。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鈴木退出後,北汽集團或将會引入新的合作夥伴。有媒體報道稱這個新的合作夥伴就是近年來強勢進軍汽車行業的“野蠻人”寶能,據悉,在鈴木撤資昌河時,寶能與昌河迅速組建了工作小組,為接收鈴木的股份做準備。有業内人士認為,寶能的介入,更多的是看重昌河鈴木完成的生産體系和資質。不過目前,這個消息還沒有得到北汽昌河的官方證實。
文:韓忠楠 編輯:呂彩霞
版權聲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