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5 05:21:38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新學期不吼不叫)1

新學期,為了幫助老師們順利開展工作,不吼不叫也能輕松、高效地帶好班級,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份超詳細、超實用的幼兒規則培養法,覆蓋了幼兒園一日生活和遊戲活動的多種場景,趕緊收藏學習吧!

01

理解規則、制定規則

讓幼兒成為規則的主人

規則存在于一日生活和遊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它與活動開展的效果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非常重要,老師們可以這樣做:

◇ 讓規則具體化、清晰化

學齡前幼兒往往會用直觀、具體的思維理解事物。教師需用幼兒能夠理解的表達方式,讓幼兒先懂得為什麼需要遵守這一規則。

例如:區域活動開始前,告訴幼兒要按照進區卡的數量準确進入,不然會因人數過多發生擁擠、混亂現象;區域活動中,要有秩序,不争搶、不吵鬧,保持活動時的安靜氛圍;愛護區域中的材料,輕拿輕放,不損壞、不破壞;活動結束時要主動收拾、整理區域等。

◇ 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

參與制訂規則不但更有利于幼兒對規則的認識與理解,而且提高了幼兒獨立自主能力,增強了主人翁的意識,有助于幼兒遵守與執行相應規則。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新學期不吼不叫)2

例如: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投放了許多新的操作材料,有些幼兒為了能拿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與同伴發生了争執,影響了小夥伴間的關系。為此,教師可組織幼兒們讨論,自己來制訂符合願望而又不會影響夥伴關系的規則,從活動場地、材料使用方法、入區人數等方面入手,制訂出區域活動規則。由于幼兒是規則的制訂人,因此他們非常樂意去遵守和維護,由此産生的積極作用會非常明顯。

◇ 和幼兒共同确定違規的後果

規則是一種良好的規範和秩序,可以讓幼兒玩轉活動,享受到更多的樂趣。我們應該讓幼兒自己承擔違規的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例如:在玩遊戲時,有些幼兒由于過度興奮,常出現違反遊戲規則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可組織幼兒讨論“如果小朋友在遊戲時不遵守規則,應該怎麼辦?”幼兒們一緻決定,如果誰在遊戲時違規了,那就停止遊戲3次。面對自己定的違規後果,幼兒們違反遊戲規則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02

榜樣示範、及時鼓勵

在活動中将規則内化于心

◇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幼兒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例如:吃午飯時,教師要求幼兒們吃飯保持安靜,不講話。可教師們在進餐的時候卻談論班上的事情,結果幼兒們也跟着說起來,提醒了幾遍都沒用。所以,教師需注意同幼兒一起遵守所有的規則,樹立榜樣,才能産生較好的效果。

◇ 因人而異,及時鼓勵

當幼兒遵守規則時,要及時給予鼓勵,一個擁抱或口頭上的鼓勵,都會使幼兒非常愉快,還可以強化幼兒好的行為。同時,幼兒之間差異很大,氣質、性格、不同的家庭環境的影響,使幼兒的意識、行為都不一樣。我們要細緻觀察、了解每一個幼兒,采取最适合他們的方式。

例如:采用集體評價法,在區域活動中評選最佳區域、操作最認真區、收拾最整齊區等等。通過評選,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遵守規則、有序活動取得的成功喜悅,激勵幼兒增強自信心、自制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也可以采用個别評價法,通過對某一幼兒的好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為其他幼兒學習、模仿提供了榜樣;對于個别規則意識特别差的孩子,可以采用個别談話法幫助他改正缺點,争取進步。

◇ 将規則滲透于活動中

幼兒的關注能力和理解能力受其自身年齡特點的影響,記憶時間比較短,活動前教師的講解隻能給予幼兒直觀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把規則滲透于活動中,深化幼兒對規則的認識。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新學期不吼不叫)3

例如:在美工區“顔色變變變”活動中,教師使用形象明了的步驟分解圖片,讓幼兒獨立看圖片,按照分解的示意自己開展操作活動(例如:先拿出一個調色盤——選擇兩種或多種顔料——将少許顔料點在調色盤上——把選好的幾種顔料攪在一起——觀察圖片 找到答案等),引導幼兒有秩序地參與活動。

03

六類規則全覆蓋

實踐型妙招用起來

◇ 時間規則:互動鐘

“劉老師,不好意思,我們家貝貝今天又起晚了。”

時間概念對幼兒來說非常抽象,什麼點該幹什麼事都是大人來提醒,來園遲到、午休睡不醒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此,教師可以制作一面“互動鐘”,在上面繪制“準時”和“遲到”兩個時間段區域,分别配上相應時間點的活動圖畫和文字。

每天來園後,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根據自己到園的時間操作鐘面,并參照圖畫完成相應的活動。這樣不僅免去了教師枯燥的語言提醒,将原本被動的行為轉換為主動的意願,還能讓幼兒通過比較鐘面上的數字,感知時間的先後順序。

◇ 管理規則:盥洗管理員

“洗手時不要玩水!”

“上廁所要排好隊,一個一個進。”

“衣服紮一半到褲子裡怎麼行?”

教師憑借反複提醒來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往往效果不佳,那是因為幼兒的自控能力弱,對語言指導的關注度低。對此,教師可按學号輪流安排幼兒擔任“盥洗管理員”,督促其他人的行為。例如,提醒同伴洗手時節約用水,檢查同伴的洗手情況和衣褲整理情況等。

“盥洗管理員”是教師的好幫手,尤其對于一些平時與同伴交往少、管理意識弱的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 交往規則:友情轉盤

“這個是我先拿到的。”

“剛才它就放在這裡,沒人玩。”

“我去告訴老師!”

教師良好帶班狀态(新學期不吼不叫)4

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往往較為突出,與同伴發生矛盾時,由于缺少交往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第一時間想到找教師幫忙。針對這一現象,建議教師制作一個“友情轉盤”,在轉盤上劃分若幹個區域,每個區域提供一個解決矛盾的方法并配圖,如“握手言和、去玩另一個遊戲、冷靜一會兒、石頭剪刀布、說‘對不起’、跟夥伴商量”等。

每當與小夥伴之間發生争執時,幼兒可自行轉動轉盤,根據指針指示的方法處理問題。漸漸地,幼兒不僅能掌握轉盤上的方法,還會自己想出許多更好的解決方法。

◇ 學習規則:課程表

“老師,今天我們要學什麼?”

有的孩子總喜歡圍着教師詢問每日活動安排,以至于教師需要反複回答說明。而實際上,很多孩子對參與活動并沒有任何準備,在活動過程中經常心不在焉或做小動作。抓住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論制作“課程表”,用标志、圖案等表示每天要學的本領。“嘴巴”代表要學有關說話的本領,如語言活動、歌唱活動;“手”代表操作類活動,如繪畫、手工等;“耳朵”代表用心聽,如欣賞音樂、聽故事……

此外,可将這張課程表張貼在家園聯系欄中,幼兒可根據幼兒園課程表事先做好相應準備,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家長也可根據課程表,幫助幼兒回顧一天的學習内容。

◇ 生活規則:小組進餐制

“軒軒,胡蘿蔔不能挑出來!”

“誰吃飯還在說話啊?”

每到午餐時間,教師和保育員都非常忙碌,不僅要準備餐點,還要觀察引導幼兒安靜進餐。

此時,不妨嘗試建立以小組為單位的進餐規則,即當同組的所有人吃完飯并整理好餐桌後,才能離開進行自由活動。幼兒之間相互監督、提醒,大家一起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再叽叽喳喳、東張西望、發呆走神,吃飯速度明顯變快,進餐過程井然有序。

◇ 遊戲規則:活動導讀

“老師,這個怎麼玩?”

作為一線教師,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曆,在一遍遍地講解遊戲規則後,還是會有一些幼兒在活動開始後不停地問“老師,這個怎麼玩?”一旦教師未能及時講解,幼兒就可能放棄遊戲或自己随便玩,而如果教師花時間反複答疑,不但自己會精疲力盡,活動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對此,教師們可以借助“活動導讀”來為幼兒提供指導。“活動導讀”是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描述遊戲規則或玩法攻略,當幼兒不清楚怎麼玩時,可以參照上面的說明自覺規範行為,而教師則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幼兒的觀察、指導和反思上。

規則意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孩子的行為有點反複也屬正常,但老師的要求必須始終如一。不管規則怎麼合理,方法怎麼巧妙,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所有的一切都是零。讓孩子在生活和遊戲中逐步建立與完善規則,并認真貫徹執行,才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