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複辟,第二次成為了皇帝。與此同時,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鎮殺掉了名臣于謙。認真的說,于謙屬于名臣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稱與王陽明、張居正等人并駕齊驅。于謙被殺以後,安葬在杭州西湖。因此,又成為了西湖三傑之一,另外兩人是嶽飛和張煌言。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朱祁鎮複辟以後,為何一定要殺掉忠臣于謙呢?
首先,我們聊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于謙屬于明朝高級文臣之一,但是在朱祁鎮第一次在位期間,受到了打壓和排擠。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落大舉南下。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自率領20多萬明朝精銳力量禦駕親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土木堡大戰中,明朝20多萬北伐大軍全軍覆沒,連朱祁鎮本人也被俘虜。随着皇帝被俘,面對瓦剌軍隊的進攻,明朝方面方寸大亂。
很多官員建議遷都南京,躲避瓦剌軍隊的進攻。徐有貞就是極力主張南遷的代表人物,至于于謙,則是标準的主戰派。徐有貞和于謙的恩恩怨怨,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在後來的京師保衛戰勝利以後,徐有貞成為了明朝官場上的笑話,一直被排斥。石亨屬于打仗非常猛的将領之一,在土木堡大戰之後,于謙擔任了兵部尚書,負責明朝的軍事工作,自然是石亨的頂頭上司。石亨與于謙出現了一系列的矛盾。由于明朝皇帝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钰上台,成為了明朝曆史上的明代宗。
雖然瓦剌軍隊氣勢洶洶,但瓦剌軍隊擅長在草原野戰,根本沒有多少攻城的技術。在土木堡大戰中,明朝軍隊散落了大量的火器,瓦剌軍隊幾乎沒有收攏。由此可見,瓦剌軍隊并不擅長使用火器。在于謙的主持下,明朝集結了山東、河南等地的各路二線軍隊,展開了著名的京師保衛戰。最終,幾輪鏖戰以後,瓦剌軍隊撤退,明朝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于謙進入了一生中的輝煌時刻。
随着瓦剌軍隊的撤退,明代宗朱祁钰的地位開始逐步穩固起來。雖然一直有關于建議,與瓦剌進行談判,接回被俘的朱祁鎮,但朱祁钰并不想接回自己的哥哥。請大家聯想一下宋朝的靖康之恥,宋徽宗、宋欽宗被俘之後,宋高宗并不想接回自己的哥哥和父親。因為一旦接回來,自己的地位如何自處呢?朱祁钰和朱祁鎮的尴尬關系,幾乎就是宋高宗與宋欽宗的翻版。因此,朱祁钰派遣官員與瓦剌的幾次談判,基本上都是走過場,根本沒有實際作用。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瓦剌竟然把朱祁鎮送回了明朝,情況更加尴尬。自己已經坐穩的皇位,朱祁钰當然不肯再讓出來。朱祁钰命令把朱祁鎮圈進在南宮,不準與任何人接觸。在南宮的幾年時間裡,朱祁鎮的日子确實不好過。不過,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在景泰朝并不吃香的人,開始聯合在一起,準備幹一件大事,那就是擁戴太上皇朱祁鎮複辟。這樣一來,自己就成為了從龍功臣。時間到了1457年,當時,朱祁钰已經是病體纏身,而且幾乎病入膏肓。機會終于來了,正月十七,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聯合擁戴太上皇朱祁鎮複辟,朱祁鎮第二次登基稱帝。
這一事件被稱為了奪門之變,在這次政變中,石亨、徐有貞、曹吉祥,逐步形成了明朝政壇上的三巨頭。徐有貞屬于文官,石亨屬于武官,曹吉祥則是太監,正好出現了鐵三角聯合的模式。處于對于謙的痛恨,三個人都要求朱祁鎮殺掉于謙。其實,朱祁鎮很矛盾,于謙是朝廷的功臣,成功保住了京城,這是于謙不可磨滅的業績。
與此同時,于謙也是擁戴朱祁钰上台的主要官員之一。這讓朱祁鎮很矛盾,對于于謙,朱祁鎮起初并不想殺,但是徐有貞和石亨等人強烈要求,朱祁鎮不得不讓步。雖然朱祁鎮是皇帝,可是自己畢竟剛剛複位,地位并不穩固。更何況自己能夠複位,确實依賴了徐有貞、石亨等人。面對幾個人的聯合要求,朱祁鎮也沒有辦法。
最後,朱祁鎮命令斬殺于謙。但幾天之後,朱祁鎮就後悔了。于謙被殺以後,最後安葬到了杭州西湖。正好,能夠與嶽飛将軍為鄰。後來,張煌言也安葬到了西湖。對于張煌言,很多人比較陌生,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天道好輪回,于謙被殺的幾年以後,石亨和曹吉祥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先後被殺。至于徐有貞,則是被趕回了老家。認真的說,在明朝的文臣中,于謙即使不算第一,也是前幾名,能夠與王陽明、張居正等人并駕齊驅。如果沒有于謙的堅持和努力,明朝很有可能喪失整個北部地區,重現南北朝對峙或者宋遼對峙的局面,這會影響各方面的發展。
朱祁鎮前後兩次在位,從朱祁鎮的執政水平來看,并不是傳說中的昏君,當然也不如之前的那些明君們,屬于守成之主。明朝從朱祁鎮在位時期開始逐步進入下坡路,由于土木堡大戰中,明朝的武官勳貴們幾乎損失殆盡,明朝的朝政嚴重失衡。文官集團開始一家獨大,完全壓制了武官集團。為了壓制文官集團,明朝皇帝有意無意的擴大了宦官集團的權力。到了明朝統治的中後期,司禮監和内閣已經成為了兩大中樞機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