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1:22:03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1

相信很多近視者都聽過這種說法,并對此感到一絲欣慰。

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混淆了老花(又稱老視)和遠視的概念。它們确實都會讓你看不清近處,但背後的機制并不相同。

我們的眼睛好比一台相機,要想清晰地獲取不同遠近的畫面需要調焦,而人眼調焦主要是靠睫狀肌調節晶狀體的曲率。它們之間由晶狀體懸器相連。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2

正常眼球看遠處和近處時的調焦方式

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處于繃緊狀态,中間的晶狀體較為凸起(曲率大),屈光度大,即偏折光線的能力更強。看遠處時則相反,睫狀肌将晶狀體向四周拉扁,屈光度随曲率變小。兩種調節方式都是為了讓成像焦點準确地落在視網膜上。

當眼睛老化後,晶狀體彈性下降,睫狀肌也收不緊,就會看不清近處物體,即所謂老花。

老花是眼球的調焦能力變弱了,而近視和遠視卻是整個眼球都變形了。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3

正常(上)、近視(左)和遠視(右)的焦點位置

在眼球發育階段,長期看近物會使眼外肌不斷壓迫眼球,将其拉長,由于前後軸過長,遠處物體成像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前,産生近視;遠視則是眼球前後軸過短,近處物體成像焦點落在視網膜後,更經常出現在眼球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身上。

老花眼看近物對焦時,焦點也是落在視網膜後,這确實可以被近視抵消一部分,但随着老花度數因衰老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加,該來的還是會來,到那時就遠近都看不清了。

所以各位還是别指望近視能帶來什麼好處了,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自帶美顔濾鏡了。

為什麼看劇沒字幕會聽不清?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4

看外語片時依賴字幕很正常,但是有不少人發現自己在看母語片時,也會出現聽不清的情況。除了視頻内外的雜音幹擾,麥格克效應(McGurk effect)也得為此負責。

麥格克是一位英國心理學家,他曾做過一個聲音錯覺實驗——讓演員用與聲音不一緻的口型發音,比如用“ba”的口型發出“ga”的音。如果隻聽聲音,絕大多數都能做出準确判斷,但是讓他們一邊看着口型,一邊聽聲音,錯誤率就非常高了,他們聽到的聲音要麼被口型誤導,要麼介于口型和實際發音之間。

這個經典實驗證明了視覺能夠影響聽覺。設置字幕對我們來說是增加了聽聲音的視覺輔助,如果關掉字幕,我們就會開始關注演員的口型,但要是演員說話時不夠字正腔圓,或者後期配音與口型不一緻,那麼看口型反而會把你帶偏。

為什麼生理期還要流血?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5

女性從青春期開始,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會“大出血”,并伴随着種種不适。這時候女生們大概都在暗暗吐槽——為什麼要有月經(生理期)這種“自虐”的生理現象?

生物課上我們都學過月經的成因。子宮在激素的調控下,會周期性地增厚内膜,同時長出新的血管網,為胚胎着床做準備。如果沒有受孕,子宮内膜就會自行脫落,其中的血液也會被排出來。

但這依然不能解決我們的困惑,身體為什麼要每個月都這麼白忙活一場?而且對于我們在野外生活的祖先而言,沾染血腥味不是會引來天敵嗎?

月經在哺乳動物中并不常見,目前隻發現部分靈長類、蝙蝠和象鼩有生理周期,但沒有人類這麼頻繁,而且出血量少得多。貓狗等哺乳動物在發情期未受孕時也會出血,但沒有固定周期,稱不上月經。

出血看起來并不利于生存,為什麼自然選擇還沒有将月經淘汰掉?

你可能聽過經血排毒的說法,過去曾有人用經血澆花,發現花枯死了,然後就得出了經血帶毒的結論。還好他們沒用快樂水澆花,否則今天你可能就喝不到快樂水了。

後來又有研究者提出,經血能抑菌,細菌表示請多用這種營養豐富的抑菌方式。事實是,相比經期前後,經期内的細菌數量反而增加了。

最新的月經演化理論聽起來更有戲劇性——這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的“流血之戰”。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胎盤隻會停留在子宮内膜表面,但人類的卻是侵入式,母親和胎兒之間有直接的血液交換,胎兒便借此調控母體的激素,好從母親那裡獲得盡可能多的營養,這就意味着人類母親懷孕要付出的代價和承當的風險更大。

一方面母體為了限制胎兒的“掠奪”,會增厚子宮内膜。另一方面,為了降低出現“問題寶寶”和子宮感染的風險,内膜以定期脫落的方式來清除那些沒有正常着床的胚胎,而流血隻是其副産物。比起孕期異常付出的代價,掉些血隻能算小損失。(相關視頻見文末)

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地球内部結構的?

輕度近視的人會老花嗎(近視的人老了就不會老花嗎)6

我們在地球上挖的最深坑也隻不過挖了個地球的皮毛。深入不了地下,科學家又怎麼知道地球内部的三明治結構呢?這就跟探案一樣,還是有線索可循的。

相對直接的辦法是采集地層樣本。比如往地下打個長長的管子,采集柱狀的岩芯樣本。通過分析不同層的岩石土壤,科學家可以大緻得出對應深度的礦物構成。但這顯然隻能止步于淺層,連地殼都打不通。

更深入但比較間接的方法是監測地震波。地震波就像地球的脈搏,傳達着來自地球内部的信息。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會有不同的速度,并且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會改變方向。科學家正是通過研究地震波發現了地殼和地幔的邊界——莫霍界面,并推測出地球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此外,地球的磁場和重力場也是輔助推測地球結構的依據。地球磁場的變化,證明其内部存在可移動的永磁體,這很可能是液态物質帶來的效果。考慮到重力的影響,地球内層會比外層壓得更緻密,再參考隕石提供的外來天體信息,并綜合分析地球的理化性質,最終才有了現在這個以鐵鎳為核的地球模型。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